【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1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內在動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1:0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內在動機

 

IntrinsicMotiv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內在動機指個體內發的動機;

 

個體在某種活動過程中獲得滿足與喜悅感後,這種喜悅與滿足感會促使個體繼續或加強此種活動進行的內在動力,例如當個人解數學題時,發現出解題的方式,因會解題而產生滿意和喜悅感,將更具有促使他繼續解數學題的動力。

 

內在動機是內發的,不是外誘的。

 

布魯納(J.S.Bruner)在教學理論中特別強調內在動機對教學及學習的影響;

 

他認為內在動機包括好奇心、成就動機、認同感及互惠感。

 

1.好奇心:是個人一種心理滿足的感覺,是內在動機的原型。

 

因此教師教學時應設計活潑而新奇課程,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成就動機:是與外界互動時,個人內在所具有的適切感、能力、才幹、精熟或技巧等表現的心理需求。

 

此種動機強調個人的責任感,自動自發的學習態度,以及獨立自主及行動後所產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形成是個人在自由意願下操縱外在環境,從中獲得內心的喜悅,而非來自社會讚賞及外在的增強。

 

教師教學時應隨時滿足學生成就感,以建立自信,促進學習效果。

 

3.認同感:是個人以別人為楷模或模仿對象的傾向;

 

兒童時期是以父母或老師為認同楷模,學習語言,並且內攝父母及師長的價值意識,成為自我維持的內在規範。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供自由空間讓學生思考,以內化其價值意識,促進學習及認知。

 

4.互惠感:是人與生俱來的與別人交往溝通的心理傾向;

 

互惠感促進學生與人合作及溝通能力。

 

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合作及互動的學習關係,以增進其學習效果。

 

布魯納主張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內在動機。

 

教師在引導學生的認知活動時,應使學生免於受到外在酬賞和獎賞的直接控制。

 

學習的過程,應由外在力量轉向內在獎賞,使學生養成自動自發的態度。

 

學習是自我導向的,而非以別人為主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2 03: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