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五刑」指墨、劓、剕(或臏)、宮、大辟五種刑罰,據〔白虎通義.五刑篇〕,簡述如次:1.刑為德之輔:「聖人治天下,必有刑罰何?
所以佐德助治,順天之度也。
……設刑罰者,明有所懼也。」
儒家治國主「德主刑輔」之說,德為施政之本,而刑為輔助工具。
而德教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主,故曰:「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
2.五刑的由來:「刑所以五何?
法五行也。」
大辟法水之滅火,宮者法土之雍水,臏者法金之刻木,劓者法木之穿土,墨者法火之勝金。
五刑依五行相剋之理而作,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
金能刻木,故剕以去其骨節;
木能剋土,故劓去鼻;
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
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
3.五刑的實施:「五帝畫像,三王明刑。」
五帝時代,以德治國,故無肉刑而採象刑,所謂象刑就是使犯者著特殊服飾,以代五刑之執行。
如「犯墨者蒙巾,犯劓者以赭著其衣,犯臏者以墨蒙其臏處而畫之,犯宮者履雜屝,犯大辟者布衣無領。」
而至堯舜以後,因德衰故三王制肉刑,依刑罰之輕重而分,大辟為上刑,剕、宮為中刑,劓、墨為下刑。
至於五刑的執行方式:「墨者,墨其額也,即在臉上刺字;
劓者,劓(音一ˋ,即畫去)其鼻也;
腓者,脫其臏也,即斷足;
宮者,女子淫執置宮中,不得出也,丈夫淫,割去其勢也;
大辟者,謂死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