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潮】 英語翻譯:tidalcomponent,partialtide
【辭書名稱】測繪學辭典
引發潮汐之力量,可分為天文性及氣象性者,以調和分析法將潮汐觀測資料分離所得之各分量,即為分潮。
亦稱潮因子。
主要分潮有:(一)屬月球因素者M2:假月之半日週期分潮,在赤道面上圓形軌道運動。
N2,L2:M2之調變型,使假月在赤道面上圓形軌道調變為橢圓形。
r2,λ2,μ2,S2:M2之調變型,體認實際真月軌道為非橢圓形,而呈梨形,因太陽在新月階段較之滿月階段對其作更大之吸引。
此處S2不代表平太陽之主要半日週期分潮。
K2:M2之調變型,將軌道由赤道面轉換至真月之平均面上。
K1,O1:假月之日週期分潮,在真月之平均面上有固定之圓形軌道。
J1,M1,Q1:K1及O1之調變型,體認實際真月軌道並非圓形,而為橢圓形。
M1為兩種分潮之和,不易分離。
Mf,Mm:長週期月球性分潮,其週期分別約為14天及一個月,潮幅極小,常受氣象及淺水因素之掩隱。
(二)屬太陽因素者:S2:平太陽之半日週期分潮,在赤道面上呈圓形軌道運動。
T2:S2之調變型,體認實際太陽軌道為橢圓形。
另一項協同T2運動之分潮,因極為輕微而未加命名,可略而不計。
K2:S2之調變型,體認實際太陽軌道係在黃道面上,另一項協動之分潮因極為輕微而未加命名,可不計及。
此處K2與月球之K2具相同速度,而兩者相合。
K1,P1:假太陽之日週期分潮,在黃道面上呈圓形軌道,此處K1與月球之K1具相同速度,而兩者相合。
Ssa,Sa:長週期太陽分潮,其週期分別為六個月及一年,其潮幅極小,實際上常無法將之與因強風及季風對平均海面造成之變動加以區別。
(三)屬淺水因素者M4:M2之第二調和因子,速度加倍。
MS4:M2及S2產生之四分週期分潮,其速度等於兩者之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