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那德】 PaLêNaTê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鄂溫克族民間舞蹈。
流傳於內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族聚居區。
《巴勒那德》鄂溫克語,漢譯為《跳虎》。
據傳,有一狩獵隊出獵時遇到了老虎,按當時迷信的做法,須留一人供虎吞食,其他人方能脫險。
於是,全體擲帽於地,就近隱蔽,視虎叼走誰的帽子,誰就當留。
狩獵隊內有一奸詐之徒,將一少年帽子藏匿起來,謊稱虎已叼去。
無奈,少年被留,惶恐地爬到樹上。
虎步履艱難而至,見少年在樹上,便以前爪攀樹,似有所求,並無傷害之意。
少年發現虎身上扎入了利刺,便為其抽出。
虎轉身離去,霎時叼回一袋珠寶擲於少年,遂遠去。
少年因禍得福,攜珠寶平安回家。
奸徒得知亦往,欲得虎口之財,反被虎吞食。
《跳虎》這個舞蹈由此產生。
最初旨在勸善懲惡,今作自娛。
由五名婦女(中、老年為多)表演,一人扮獵物站中間,四人扮虎分站四角。
扮虎者雙膝半蹲,上身前傾,雙手橫扶大腿,兩足齊肩寬,同起同落用力跳躍、跺地,並發出有節奏的吼么!
吼么!
扮獵物者,則在原地轉圈、跳躍、躲閃,直至其中一虎將扮獵物者頭戴的帽子或頭巾叼走,表示獵物已被捕獲,舞蹈就此結束。
舞蹈幽默風趣,具有原始狩獵生活的濃郁色彩。
無樂器伴奏,以表演者喊叫的呼聲為節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