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祭】 Misalisin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節慶名。
為臺灣原住民阿美族重要祭典名稱。
阿美族(Ami)是臺灣原住民九大族中人口最多者(約十三萬人),分佈範圍以台東縱谷為主。
北擴及至花蓮奇萊草原,南至屏東恆春半島,形成狹長地帶。
其風土習俗亦不盡相同。
因此分為:一、南勢阿美(北區族群;
包括花蓮市,新城市,吉安鄉、豐濱、壽豐等鄉區)。
二:秀姑巒阿美及海岸阿美(中區族群;
包括北自豐濱、到鳳林鎮,南至玉里、成功等鎮)。
三:卑南阿美及恆春阿美(南區族群;
自富里、成功等鄉鎮延至恆春半島)。
阿美族群極重視祭典歌舞,其歌舞之豐富為各族群之冠。
昔日耕種小米時代,一年當中即舉行各種祭典儀式;
主要有「狩獵祭」、「播種祭」、「除祓祭」、乞雨祭」……「入倉祭」等。
後來漢化極速,農耕改為水田稻米耕作,祭典活動也僅留綜合形式的豐年祭(MisaLisin)。
主旨在慶祝稻米豐收,感謝袓靈,祈諸神之保佑,故又稱謂「感恩祭」。
每年各地區收割後於七、八月中擇日舉行該祭典。
早期祭祀活動長達十天至十五天,今已簡略改為三天或六天;
各地區不盡相同。
豐年祭各地區的稱謂亦不一致,北區阿美族群稱為馬拉力基(MaLalikid),即歌舞活動之意。
中區族群稱為儀利信(Ilisin),指舉行祭儀的事情。
南區則稱謂吉露馬安(KiLuma□an),為團聚之意。
日據時代(臺灣殖民地時代)稱為「月見祭」(Zukimisai),滿月時舉行活動,有賞月之意,為收獲祭(siukakusai)。
儀式過程分為迎靈祭,宴靈祭和送靈祭三個程序。
豐年祭使用之歌舞男女有別,統稱為馬利庫達(MaLikuda)。
早期該歌舞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行之,僅能使用於豐年祭典儀式中。
因此早期歌曲雖有三十餘首,但疏於使用而失傳,今僅餘十餘首;
第一天迎靈祭舞隊僅男性參加,女性居於助興地位。
第二天宴靈祭活動女性始可加入歌舞。
阿美族雖為母系社會,但祭祀活動是由男性主導。
舞隊依年齡階級組織形式、依序排列;
老年組位於內圈,青年組在外圈,各組依出生日期別依序排成開口圓弧形。
女性加入行列時皆排在最後。
豐年祭使用之舞步著重足部強拍的重踏步,隊形大部分向反時針方向進行。
相隔兩人雙臂側開交叉牽手,(部份歌曲亦採用左右鄰伴相牽手)隨足部動作做臂部自然前上舉振或下擺彎腰。
使用基本之步法有:一、4/4拍節奏,第1-2拍左足左斜前小躍一步,第3-4拍右足重踏於左足旁。
第5-8拍右足後小躍踏兩次,每次左足隨之輕踏於旁。
二、第1-2拍右足右斜前輕輕踏出一步,左足輕踏步於右足側方,第3-4拍左足左斜後踏一步,右足隨之踏於左足側方旁。
上體與手臂亦隨步法而上擺下彎,其他尚有左足踏出一步,右足重踏二次再換足依同法重踏二次。
此外亦有反時針方向做交換跳步者,進行舞蹈時常由頭目或長老領唱。
歌詞也會出現「哈嘿──」,一領一應,一唱一答,極富變化。
其間更有明顯的轉調唱法,是其他族群中不易見到的現象。
豐年祭衣飾各地不太相同,色彩較其他族群豐富複雜,共同佩物如:佩袋(護身符有避邪之意),頭飾(識別年齡階級,象徵男子權威)、羽毛冠(頭目或幹部級者飾物,代表領導有方,智慧出眾之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