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97|回復: 2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時伏氣外感篇】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 23:0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時伏氣外感篇

 

篇名 三時伏氣外感篇


作者 葉桂


朝代 清


分類 溫病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89%E6%99%82%E4%BC%8F%E6%B0%A3%E5%A4%96%E6%84%9F%E7%AF%87/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500 銀幣 +10 金幣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09:36 | 只看該作者

春溫一證,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內伏,藏於少陰,入春發於少陽,以春木內應肝膽也。


寒邪深伏,已經化熱,昔賢以黃芩湯為主方,苦寒直清裏熱。


熱伏於陰,苦味堅陰,乃正治也。知溫邪忌散,不與暴感門同法。


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裏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清裏熱。


況熱乃無形之氣,時醫多用消滯,攻治有形,胃汁先涸,陰液劫盡者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0:07 | 只看該作者

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經》謂「春氣病在頭」,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傷。


此手太陰氣分先病,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血分亦傷。


蓋足經順傳,如太陽傳陽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傳心包絡,人多不知者。


俗醫見身熱欬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荊、防、柴、葛,加入枳、樸、杏、蘇、菔子、楂、麥、橘皮之屬,輒云解肌消食。


有見痰喘,便用大黃礞石滾痰丸,大便數行,上熱愈結。


幼稚穀少胃薄,表裏苦辛化燥,胃汁已傷,復用大黃大苦沉降丸藥,致脾胃陽和傷極,陡變驚癇,莫救者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1:02 | 只看該作者

自注:風溫肺病,治在上焦。


夫春溫忌汗,初病投劑,宜用辛涼,若雜入消導發散,不但與肺病無涉,劫盡胃汁,肺乏津液上供,頭目清竅,徒為熱氣薰蒸,鼻乾如煤,目瞑或上竄無淚,或熱深肢厥,狂躁溺澀,胸高氣促,皆是肺氣不宣化之徵。


斯時若以肺藥少加一味清降,使藥力不致直趨腸中,而上痹可開,諸竅自爽,無如市醫僉云結胸,皆用連、蔞、柴、枳苦寒直降,致閉塞愈甚,告斃者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1:33 | 只看該作者

又此證初因發熱喘嗽,首用辛涼清肅上焦,如薄荷、連翹、牛蒡、象貝、桑葉、沙參、梔皮、蔞皮、花粉。


若色蒼,熱勝煩渴,用石膏、竹葉辛寒清散,痧疹亦當宗此。


若日數漸多,邪不得解,芩、連、涼膈亦可用。


至熱邪逆傳膻中,神昏目瞑,鼻竅無涕洟,諸竅欲閉,其勢危急,必用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


病減後餘熱,只甘寒清養胃陰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1:55 | 只看該作者

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溫邪,繼為冷束,欬嗽痰喘最多,辛解涼溫,只用一劑,大忌絕穀。


若甚者宜晝夜豎抱勿倒,三四日。


夫輕為欬,重為喘,喘急則鼻掀胸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4:29 | 只看該作者

自注:春溫皆冬季伏邪,詳於大方諸書,幼科亦有伏邪,治從大方。


然暴感為多,如頭痛惡寒發熱,喘促鼻塞聲重,脈浮無汗,原可表散,春令溫舒,辛溫宜少用,陽經表藥,最忌混亂。


至若身熱欬喘有痰之證,只宜肺藥清解,瀉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屬,消食藥只宜一二味;


若二便俱通者,消食少用,須辨表裡上中下何者為急施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5:06 | 只看該作者

又春季溫暖,風溫極多,溫變熱最速,若發散風寒消食,劫傷津液,變證尤速。


初起欬嗽喘促,通行用:薄荷、連翹、象貝、牛蒡、花粉、桔梗、沙參、木通、枳殼、橘紅。


表解熱不清用:黃芩、連翹、桑皮、花粉、地骨皮、川貝、知母、山梔。


備用方:黃芩湯、蔥豉湯、涼膈散、清心涼膈散、葦莖湯、瀉白散、葶藶大棗湯、白虎湯、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竹葉石膏湯、喻氏清燥救肺湯。


裡熱不清,朝上涼,晚暮熱,即當清解血分,久則滋清養陰。


若熱陷神昏,痰升喘促,急用牛黃丸之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5:31 | 只看該作者

風溫乃肺先受邪,遂逆傳心包,治在上焦,不與清胃攻下同法,幼科不知,初投發散消食,不應,改用柴、芩、瓜蔞、枳實、黃連,再下奪,不應,多致危殆,皆因不明手經之病耳。


若寒痰阻閉,亦有喘急胸高,不可與前法,用三白吐之,或妙香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6:37 | 只看該作者

夏為熱病,然夏至已前,時令未為大熱,《經》以先夏至病溫,後夏至病暑。


溫邪前已申明,暑熱一證,醫者易眩。


夏暑發自陽明,古人以白虎湯為主方。


後賢劉河間創議迥出諸家,謂溫熱時邪,當分三焦投藥,以苦辛寒為主,若拘六經分證,仍是傷寒治法,致誤多矣。


蓋傷寒外受之寒,必先從汗解,辛溫散邪是矣。


口鼻吸入之寒,即為中寒陰病,治當溫裏,分三陰見證施治。


若夫暑病,專方甚少,皆因前人略於暑,詳於寒耳。


考古如《金匱》暑暍痙之因,而潔古以動靜分中暑中熱,各具至理,茲不概述。


論幼科病暑熱,夾雜別病有諸,而時下不外發散消導,加入香薷一味,或六一散一服。


考本草香薷辛溫發汗,能泄宿水。


夏熱氣閉無汗,渴飲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洩氣,大順散取義若此。


長夏溼令,暑必兼溼,暑傷氣分,溼亦傷氣,汗則耗氣傷陽,胃汁大受劫爍,變病由此甚多,發泄司令,裏真自虛。


張鳳逵云:「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


可稱要言不煩矣。

然幼科因暑熱蔓延,變生他病,茲摘其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7:02 | 只看該作者

暑邪必挾溼,狀如外感風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


香薷辛溫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


宣通上焦,如杏仁、連翹、薄荷、竹葉。


暑熱深入,伏熱煩渴,白虎湯、六一散。


暑病頭脹如蒙,皆熱盛上熾,白虎、竹葉,酒溼食滯者,加辛溫通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7:30 | 只看該作者

夏令受熱,昏迷若驚,此為暑厥,即熱氣閉塞孔竅所致,其邪入絡,與中絡同法,牛黃丸、至寶丹芳香利竅可效。


神甦以後,用清涼血分,如連翹心、竹葉心、元參、細生地、鮮生地、二冬之屬。


此證初起,大忌風藥。

初病暑熱傷氣,竹葉石膏湯或清肺輕劑。


大凡熱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齒燥,二便不通,或瀉不爽為是,大忌誤認傷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8:01 | 只看該作者

右暑厥。


幼兒斷乳納食,值夏月脾胃主氣,易於肚膨泄瀉,足心熱,形體日瘦,或煩渴善食,漸成五疳積聚,當審體之強弱,病之新久,有餘者疏胃清熱,食入糞色白,或不化,健脾佐消導清熱;

 

若溼熱內鬱,蟲積腹痛,導滯驅蟲,微下之;


緩調用肥兒丸之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8:29 | 只看該作者

右熱疳。


夏季秋熱,小兒泄瀉,或初愈未愈,滿口皆生疳蝕,嘗有阻塞咽候致危者,此皆在裏溼盛生熱,熱氣蒸灼,津液不生,溼熱偏傷氣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滲,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輕揚滲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9:40 | 只看該作者

右口疳。


夏季溼熱鬱蒸,脾胃氣弱,水穀之氣不運,溼著內蘊為熱,漸至浮腫腹脹,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溼久漬,逆行犯肺,必生欬嗽喘促,甚則坐不得臥,俯不得仰,危期速矣。


大凡喘必生脹,脹必生喘,方書以先喘後脹治在肺,先脹後喘治在脾,亦定論也。


《金匱》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以分表裏之治,河間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積逐水,皆有奧義,學者不可不潛心體認,難以概述。


閱近代世俗論水溼喘脹之證,以《內經》開鬼門取汗為表治,分利小便潔淨府為裏治;


《經》旨《病能篇》謂: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以健脾燥溼為穩治。


治之不效,技窮束手矣。


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通表利小便,乃宣經氣利腑氣,是陽病治法;


暖水臟溫脾胃,補土以驅水,是陰病治法。


治肺痹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


若陰陽表裏乖違,臟真日漓,陰陽不運,亦必作脹,治以通陽,乃可奏績,如局方禹餘糧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腸胃窒塞,必用下奪。


然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擅投硝、黃、枳、朴擾動陰血。


若太陰脾臟飲溼阻氣,溫之補之不應,欲用下法,少少甘遂為丸可也。


其治實證,選用方法備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19:58 | 只看該作者

喘脹備用方:葶藶大棗湯、瀉白散、大順散、牡蠣澤瀉散、五苓散、越婢湯、甘遂半夏湯、控涎丹、五子五皮湯、子和桂苓湯、禹功丸、茯苓防己湯、中滿分消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0:27 | 只看該作者

吐瀉一證,幼兒脾胃受傷,陡變驚搐最多。


若是不正穢氣觸入,或口食生冷,套用正氣散、六和湯、五積散之類;


正氣受傷,肢冷呃忒,嘔吐自利,即用錢氏益黃散,有痰用星附六君子湯、理中湯等;

倘熱氣深伏,煩渴引飲,嘔逆者連香飲,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

熱閉神昏,用至寶丹;寒閉,用來復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1:07 | 只看該作者

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溼,著於脾胃,令人泄瀉,其寒溼積聚,未能遽化熱氣,必用辛溫香竄之氣,古方中消瓜果之積,以丁香、肉桂,或用麝香,今七香餅治瀉,亦祖此意;


其平胃散、胃苓湯亦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1:52 | 只看該作者

瘧之為病,因暑而發者居多,方書雖有痰食寒熱瘴癘之互異,幼稚之瘧,多因脾胃受病。


然氣怯神昏,初病驚癇厥逆為多,在夏秋之時,斷不可認為驚癇,大方瘧證,須分十二經,與欬證相等,若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參,或香薷、葛根之屬,不知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汁,致變屢矣。


幼稚純陽,暑為熱氣,證必熱多煩渴,邪自肺受者,桂枝白虎湯二進必愈。


其冷食不運,有足太陰脾病見證,初用正氣,或用辛溫如草果、生薑、半夏之屬。


方書謂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


瘧久色奪,唇白汗多餒弱,必用四獸飲。


陰虛內熱,必用鱉甲、首烏、知母,便漸溏者忌用。


久瘧營傷寒勝,加桂、薑。


擬初中末瘧門用藥於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2:21 | 只看該作者

初病暑風溼熱瘧藥:


脘痞悶:枳殼、桔梗、杏仁、厚樸、瓜蔞皮、山梔、香豉。


頭痛宜辛涼輕劑:連翹、薄荷、赤芍、羚羊角、蔓荊子、滑石。


重則用石膏,口渴用花粉,煩渴用竹葉石膏湯熱甚則用黃芩、黃連、山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1:29 , Processed in 0.1093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