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2-10-13 23:54 編輯
【新生兒溶血病的症狀】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數,Rh血型 不合者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統等少見。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兒溶血。
目前人類已發現的20個血型系統,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的以ABO系統最多,次為RH系統。
據統計,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幾率會出現母嬰血型不合。
新生兒溶血病有哪些症狀?
患新生兒溶血症的寶寶會出現各種症狀,主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
症狀輕的進展緩慢,全身狀況影響小;
嚴重的病情進展快,出現嗜睡、厭食,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
黃疸:大多數新生兒出生後都會有黃疸的表現,但當黃疸出現過早、發展過快,或血中膽紅素水準過高時,就要注意有發生溶血症的可能 。
溶血症嬰兒的黃疸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2天出現。
貧血:
由於紅細胞破壞,患溶血症的寶寶都有輕重不等的貧血。
肝脾腫大:
重症溶血時,出現胎兒水腫並可有明顯肝脾增大,這種症狀多見於Rh溶血病。
膽紅素腦病:
血中膽紅素水準過高時會損傷腦細胞,引起膽紅素腦病,這是溶血病最嚴重的合併症。
一般發生在分娩後2~7天,表現為黃疸加重,患兒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餵養困難、雙眼凝視、驚厥等。
如不及時治療,可致死亡或有運動功能障礙、智慧落後等後遺症。
發熱:
發熱可能是小兒溶血後機體的一種反應,也可能是較嚴重膽紅素腦病時。
熱度也許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後者而發生的,說明病情已比較嚴重。
(節選)。
引用: 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1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