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生兒安排舒適的臥室環境】
剛剛離開母體的新生兒,就像剛出土的幼苗一樣,非常嬌嫩,對外界環境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在出生後的7天內更為重要。
因此,給新生兒安排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是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母嬰要同室。
新生兒的臥室應當和母親在一起,要做到母嬰同室,這樣便於母親能隨時看到他(她)、照顧他(她),為按需哺乳提供有利條件。
如有條件的話,盡可能將新生兒的臥室安排在朝南的房間,因為這樣的房間陽光充足,打開窗戶就可直接曬到太陽,吸收到陽光中的紫外線,起到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作用。
新生兒的房間光線要明亮,以便於觀察新生兒的變化,如黃疸是否出現、皮膚有無感染等情況。
還可促使新生兒很快地分辨白天與夜晚的不同,對養成新生兒有規律的睡眠起到一定的作用。
清潔且溫度適中。
新生兒臥室的舒適、清潔非常重要,不僅可減少生病,而且可促進生長發育。
新生兒的房間一定要空氣新鮮,根據季節不同,每天要定時開窗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無異味。
但應避免風直接吹新生兒。
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必須使環境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才能保證新生兒的正常體溫。
一般足月新生兒的室內溫度在18℃-22℃、早產兒的室內溫度應在22℃-26℃之間,濕度保持在60%-70%,為保持一定的濕度,可在房間內放一盆水或在火爐上燒上一壺水,讓散發的蒸汽來保持室內的濕度。
新生兒的臥室要特別注意環境衛生,經常整理打掃,在打掃時應用濕法打掃,如用濕布擦拭傢俱、地面用半濕半乾的拖把清掃,也可先將地面灑水後再清掃、床鋪的清潔衛生最好是將床單拿下來在陽臺或衛生間中輕輕抖動,以清除乾淨,避免使床鋪上的塵埃碎屑漂浮在空氣中,刺激新生兒的口、鼻咽部黏膜及皮膚,引起不適。
甚至也是傳播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卵的途徑之一。
新生兒的房間儘量少住人,也應避免人來人往,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室內佈置注意事項。
新生兒的臥室內儘量少放傢俱,以便於對新生兒的觀察和護理,同時,也方便室內的清潔衛生打掃。
新生兒的床應儘量靠近母親的床,新生兒床的高度最好是新生兒躺在床上時能很方便的看到母親的臉,而母親也能很容易看到新生兒的活動情況,以增強母嬰之間的目光交流。
母親可一很方便地經常拍拍新生兒,使之做到母嬰之間的皮膚接觸。
在房間四周的牆壁上,張貼一些色彩鮮豔的圖畫,最好是一些活潑可愛的兒童人物畫、小動物畫,可給新生兒一個良好的視覺刺激。
房間內可放置一台放錄音(象)機,經常播放一些柔和、悅耳的音樂,以促進新生兒的聽覺發育。
在新生兒床的上方,約15-20釐米的高度處,懸掛一些色彩鮮豔並可發出聲響的玩具,在新生兒清醒狀態下,輕輕搖動玩具,他會不自主地隨玩具的搖動而轉動眼睛去看,這樣既訓練了視覺又訓練了聽覺,對新生兒大腦的潛能開發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引用: 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