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寶寶思維能力的方法】
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
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
我們常說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
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
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培養孩子廣闊、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對開拓孩子的智慧極為重要。
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
兒童思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動作思維階段、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和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動作思維階段,桌上放著一個蘋果,寶寶矮小夠不著,怎麼辦呢?這時候寶寶發現他旁邊有凳子,於是把凳子搬過來,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蘋果拿到手 。
孩子學會借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是從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理解的。
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
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後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瞭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係。
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
這也是為什麼用數字加減,孩子反應不過來,但是用實物舉例子,就容易理解。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驗,豐富孩子的辭彙,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在孩子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係,和孩子玩圖片分類和比較遊戲,讓孩子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和現象等。
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並沒有好處。
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六到十一歲是培養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時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一隻狗有4條腿,兩隻狗有8條腿,三隻狗有多少條腿?像這些問題,就是屬於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題。
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成的答案提高寶寶思維能力的方法。
推陳出新訓練法。
拿出一支鉛筆,問寶寶:“鉛筆可以用來做什麼啊?”除了寫字、畫畫,鉛筆還有什麼用途呢?推陳出新法就是看到、聽到或者接觸到一件事情、一種事物時,應當盡可能賦予它們的新的性質,擺脫舊有方法束縛,運用新觀點、新方法、新結論,反映出獨創性。
家長們會驚奇地發現,雖然寶寶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他的發散思維能力是一般大人比不上的。
聚合抽象訓練法。
撲克牌有4個類型的牌,點數4有黑桃,紅桃,梅花和方塊。
讓寶寶從四張不同花色的牌中找出他們的共同點。
這就是對寶寶聚合抽象的簡單訓練。
跟寶寶一起玩拼圖。
將一堆十分混亂、毫無頭緒的圖塊,拼組成固定的、一塊都不能錯的美麗圖案,確實是一項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相當的耐心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相互無關的畫片中,尋找能夠連接的結合點,對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是非常好的鍛煉活動。
把所有感知到的物件依據一定的標準“聚合”起來,顯示出它們的共性和本質,這能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
這個訓練方法首先要對感知材料形成總體輪廓認識,從感覺上發現十分突出的特點;其次要從感覺到共性問題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進而抽象出本質特徵;再次,要對抽象出來的事物本質進行概括性描述,最後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理性成果。
循序漸進訓練法。
準備一次野炊,讓寶寶參與到野炊的準備活動中來。
問寶寶:“明天去哪里野炊?”“某某公園”“怎麼去?”“爸爸開車去。”
“要帶什麼東西?”這個訓練法對寶寶的思維很有裨益,能增強寶寶的分析思維能力和預見能力,能夠保證寶寶事先對某個設想進行嚴密的思考,在思維上借助於邏輯推理的形式,把結果推導出來。
生疑提問訓練法。
鼓勵寶寶多問為什麼。
“什麼蝴蝶會飛?”“因為有翅膀。”
“為什麼雞有翅膀,它不會飛?”每當觀察到一件事物或現象時,無論是初次還是多次接觸,都要問“為什麼”,並且養成習慣;其次,每當遇到工作中的問題時,盡可能地尋求自身運動的規律性,或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變換觀察同一問題,以免被知覺假像所迷惑。
引用: http://www.pcbaby.com.cn/qzbd/zqjy/1103/993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