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六 痿痺門 痿(痿厥)22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2 00:3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六 痿痺門 痿(痿厥)223

 

 

素問云: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

 

著則生痿 也。

 

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

 

上則下脈虛。

 

虛則生脈痿。

 

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

 

肝氣熱,則膽泄口苦。

 

筋膜乾。

 

筋膜乾則筋急而攣。

 

發為筋痿。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

 

肌肉不仁。

 

發為肉痿。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

 

骨枯而髓減。

 

發為骨痿。

 

戴人雲。

 

痿之為狀。

 

兩足痿弱不能行,皆由腎水不能勝心火。

 

心火上爍肺金。

 

肺受火製。

 

六葉皆焦。

 

皮毛虛弱。

 

急而薄者,則生痿 。

 

者。

 

足不能伸而行步 然也。

 

腎乃肺金之子。

 

今腎水衰少。

 

隨火上炎。

 

腎水既衰,則骨髓衰竭。

 

由使內太過所致。

 

直斷曰。

 

痿病無寒,故痿之作也。

 

五六七月,皆其時也,故病痿之人,其脈浮軟。

 

今之行藥者。

 

凡見腳膝痿弱難於行步,或一足不伸。

 

便作寒濕香港腳治之。

 

驟用烏、附、乳、沒、威靈仙之類。

 

燔針艾火。

 

湯蒸袋蒸。

 

痿弱轉加。

 

如此而死。

 

豈非夭乎。

 

夫治痿與治痺頗異。

 

風寒濕痺。

 

猶可蒸湯灸燔。

 

時或一效。

 

惟痿用之轉甚者。

 

何也?蓋痿以肺熱葉焦而成。

 

以此傳於五臟。

 

豈有寒者歟。

 

若痿作寒治。

 

是殺之也。

 

夫痿病不死。

 

死者皆藥之誤也。

 

石頑曰:痿証臟腑病因。

 

雖曰不一。

 

大都起於陽明濕熱。

 

內蘊不清,則肺受熱乘而日槁。

 

脾受濕淫而日溢。

 

遂成上枯下濕之候。

 

舉世靡不以腎虛為事。

 

陽明濕熱。

 

從無齒及之者,或雲。

 

痿病既屬濕熱。

 

何古方多用附子辛熱而愈者。

 

殊不知濕熱沉滯既久。

 

非借辛熱之力,不能開通經隧。

 

原非為腎臟虛寒而設。

 

若真陽未衰。

 

概行溫補,而不知清熱滲濕。

 

寧無反助濕熱之患耶。

 

凡人自覺兩足熱如火炙。

 

自足踝下上沖膝腿,且痿弱軟痛。

 

能行而不能久立。

 

脈濡而數。

 

乃陰虛而挾濕熱也。

 

虎潛丸。

 

不應。

 

少加附子。

 

骨痿不能起於床者。

 

金剛丸。

 

經言骨痿者。

 

生於大熱也。

 

有所遠行勞倦。

 

逢大熱而渴。

 

渴則陽氣內伐。

 

內伐則熱舍於腎。

 

腎者水臟也。

 

今水不勝火。

 

則骨枯而水虛。

 

足不任身。

 

發為骨痿,此濕熱成痿。

 

多發於夏。

 

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

 

東垣獨得其秘,而用清燥之劑。

 

主以清暑益氣湯。

 

屬濕痰者。

 

手足軟弱。

 

脈沉滑。

 

兼腰膝麻木。

 

或腫。

 

二陳湯加二朮、羌活、黃柏、竹瀝、薑汁。

 

黑瘦人脈澀弱,或左脈大而無力。

 

行步艱難。

 

或兼盜汗陰虛等証者。

 

是血虛有火。

 

四物加牛膝、肉桂、黃柏、蒼朮。

 

陰血衰弱,不能養筋。

 

筋緩不能自收持,故痿弱無力。

 

補血榮筋丸。

 

氣虛痿弱無力。

 

四君子加蒼朮、黃柏、肉桂、黃耆。

 

肥白人脈沉緩,或滑。

 

惡心。

 

胸膈不利。

 

屬氣虛有痰。

 

六君子加蒼朮、黃柏、竹瀝、薑汁。

 

兼食積,即氣口弦滑。

 

腹脹惡食。

 

是食積妨礙。

 

脾氣不得運於四肢。

 

導痰東加楂、曲、木瓜、防己。

 

挾死血者。

 

脈沉澀或弦,而按之則芤。

 

為惡血流於腰膝,或因產後,或跌撲傷損而得者。

 

不可作虛治。

 

痿厥 足痿弱不收為痿厥。

 

有二。

 

一屬腎與膀胱。

 

經云:恐懼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酸痿厥。

 

精時自下。

 

是腎傷精脫也。

 

都氣丸。

 

審系陽虛。

 

用八味丸。

 

又云:三陽為病發寒熱。

 

下為癰腫。

 

及為痿厥 。

 

是膀胱在下發病也。

 

五苓散。

 

一屬脾濕傷腎。

 

經云:凡治痿厥發逆。

 

肥貴人膏粱之疾也。

 

腎著東加萆 。

 

又云:秋傷於濕。

 

上逆而咳。

 

發為痿厥。

 

小青龍湯去麻黃加羌浩。

 

腎虛之人。

 

六七月之間。

 

濕令大行。

 

濕熱相合。

 

痿厥之病大作。

 

脈沉濡而數。

 

小水赤澀,或作腫痛。

 

腰以下痿軟不能動。

 

行走不正。

 

兩足欹側。

 

清燥湯。

 

伸不能屈。

 

屈不能伸。

 

腰膝腿腳腫痛。

 

行步艱難。

 

安腎丸。

 

目中流火。

 

視物昏花。

 

耳鳴耳聾。

 

困倦乏力。

 

寢汗憎風。

 

行步不正。

 

兩腳欹側。

 

臥而多驚。

 

腰膝無力。

 

腰以下消瘦。

 

加味虎潛丸。

 

凡老人痿厥。

 

累用虎潛丸不愈,即於本方加附子立愈。

 

蓋附子有反佐之力也。

 

又有腳膝痿弱。

 

下尻臀皆冷。

 

陰汗臊臭。

 

精滑不固。

 

脈沉數有力。

 

此為膏粱濃味所致。

 

火鬱於內。

 

逼陽向外,即陽盛拒陰。

 

滋腎丸苦寒下之。

 

肥盛蒼黑人。

 

足膝痿,皆屬濕熱。

 

潛行散、二妙散。

 

誤用溫補必殆。

 

子和云:風痺痿厥四証。

 

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為辨。

 

一概作風冷治之。

 

下虛補之,此所以曠日彌年而不愈者也。

 

夫四末之疾。

 

動而或勁者為風。

 

不仁或痛者為痺。

 

弱而不用者為痿。

 

逆而寒熱者為厥,其狀未嘗同也,故其本源又復大異。

 

風者必風熱相兼。

 

痺者必風寒濕相合。

 

痿者必火乘金。

 

厥者或寒或熱,皆從下起。

 

今治之者。

 

不察其源。

 

見於手足 曳。

 

便謂之風。

 

左傳雖謂風淫末疾。

 

不知風暑燥濕火寒六氣,皆能為四末之疾也。

 

祝仲寧治一人。

 

病腰膝痺痛,皆以為寒。

 

率用烏、附、蛇酒藥。

 

盛暑猶著綿,如是者三載。

 

祝診之。

 

曰,此濕熱相搏而成。

 

經所謂諸痿生於肺熱也,即令褫其綿。

 

與清燥湯飲之。

 

曰:疾已深。

 

又為熱藥所誤。

 

非百帖不效。

 

服三月餘而痊。

 

李士材治兵尊高玄圃。

 

患兩足酸軟。

 

神氣不足。

 

向服安神壯骨之藥不效。

 

改服滋腎牛膝、薏苡、二妙散之屬。

 

又不效。

 

純用血藥。

 

脾胃不實。

 

診之。

 

脈皆沖和。

 

按之亦不甚虛。

 

惟脾部重取之。

 

澀而無力,此土虛下陷,不能製水,則濕氣墜於下焦,故膝脛為患耳。

 

進補中益氣倍用升、柴。

 

數日即愈。

 

夫脾虛下陷之証。

 

若誤用牛膝等下行之劑,則愈陷,此前藥之所以無功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7: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