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山草部知母三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5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山草部知母三九

 

 

味苦,寒,陰也。

 

其性沉中有浮,浮則入手太陰,手少陰,沉則入足陽明,足厥陰,足少陰也。

 

故其在上,則能清肺止渴,卻頭痛,潤心肺,解虛煩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

 

在中則能退胃火,平消癉。

 

在下則能利小水,潤大便,去膀胱肝腎濕熱,腰腳腫痛,并治勞瘵內熱,退陰火,解熱淋崩濁。

 

古書言知母佐黃檗,滋陰降火,有金水相生之義,蓋謂黃檗能制膀胱命門陰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腎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陰,是即所謂滋陰也,故潔古,東垣皆以為滋陰降火之要藥。

 

繼自丹溪而後,則皆用以為補陰,誠大謬矣。

 

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無生氣,用以清火則可,用以補陰則何補之有?第其陰柔巽順,似乎有德,倘元氣既虧,猶欲藉此以望補益,是亦猶小人在朝,而國家元氣日受其削,有陰移焉而莫之覺者,是不可不見之真而辨之早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6 06:20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