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論歷史年表】
台大物理系 Pinghan
“String theory has been described as part of the physics of the 21st century that fell by accident into the 20th century” said Edward Witten.
1921 克魯札--克萊因(Kaluza-Klein)
1926,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同事克魯札(Theodore Kaluza)率先發表一篇論文,之後波爾(Niels Bohr)的同事克來因(Oscar Klein)加以改進,形成了所謂的克魯札--克萊因理論(Kaluza-Klein theory),這是個五次元的理論,試圖結合馬克思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的電磁學方程式,和愛因斯坦重力方程式,可說是超弦理論的先聲。
在這個理論中,克魯札、克萊因兩人將原本愛因斯坦重力方程式中4×4度規(metric)矩陣,進一步擴充成5×5矩陣,至於多出來的空間,剛好可擺上馬克思威爾的電磁學方程式.。
僅僅多加一個次元,就巧妙的結合重力與光,就連當時的愛因斯坦也不免大為震驚。
然而,第五度空間是如此的小,甚至可能僅僅藏於普朗克尺度(Planck length)之下,換句話說,只有10-33公分。
若要探測此尺度,所需的普朗克能量(Planck energy),相當於1020億電子伏特(1019 billion electron volts),遠遠超過在人類往後數百年間在加速器中所能產生的能量。
過去一般的物理學家對於高次元的理論有先天上的偏見,對於無法在近期內做實驗觀測的理論不抱太多興趣。
另一方面,當時量子理論的誕生,引發世界的潮流,克魯札--克萊因理論的五次元理論終於胎死腹中。
1970 弦的誕生
1968,當時還在魏斯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一名義大利的物理學家維那亞多(Gabriel Veneziano)試圖瞭解強作用力時發表了一篇文章,用數學式來表示瑞吉軌道[1](Regge trajectory))。
他意外發現十九世紀的數學家尤拉(Leonhard Euler)所完成的尤拉貝他函數(Euler beta function),幾乎符合所有基本粒子強交互作用所需要的特質。
一年後,另外一群以芝加哥大學的南部(Yoichiro Nambu)和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的後藤Tetsuo Goto為首的物理學家注意到,根據這個方程式,粒子可視為具有某特定的空間延伸量——也就是可以為一段線段,或一段弦。
根據維那亞多模型(Veneziano-Nambu model),這些弦由兩個反方向的作用力保持微妙的平衡,一是張力,使弦的兩端拉近,另一為使弦兩端分離的加速力。
弦就好像飛機的螺旋槳,隨時隨地都在轉動,所謂的離心力使得弦的兩端向外拉,而弦本身內收的張力,恰好與之平衡,此一內收的張力非常強勁,每根弦上約十三噸左右。
這種將次原子粒子描繪成像弦一般的構想,對理論物理而言是極端新奇的。
以前,粒子理論學家一直將基本粒子視為沒有大小,不佔空間的點,儘管如此,將粒子延伸於空間中,確實有幾個長處,
第一、它合理地解釋了瑞吉軌道;
第二:弦的假說為夸克拘禁(quark confinement)現象提供了一套可以接受的模型,圓滿地解釋了為什麼科學家從來不曾在加速器上看到夸克,而只看到夸克組合而成的較大粒子。
一時之間,弦模型吸引了各方的矚目,至少是好一陣子。
然而,最後物理學家終於明白,那些研究沒有一篇符合事實。
因為物理學家發現:
處在基態的弦不只是無質量,事實上還應該具有「虛質量」(質量平方為負數)才對。
具有虛質量的超光子(tachyons),可以跑得比光速還快,雖然這仍符合相對論的說法,附加的結果卻很不受歡迎,例如時光的倒流、違反因果律等等。
此外還有多維數的問題,基於某些數學上的原因,弦論必須有二十六維才行,即使對慣於玩弄古怪假說空間的理論物理學家而言,也會對二十六維的宇宙感到難以捉摸。
另一方面,量子色動力學QCD的問世,也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完整而成功地解釋強交互作用,成就了弦論的初衷。
一時之間,弦論失去了戰場,被物理學家再次冰凍起來。
1971 超對稱理論(Supersymmetry)
最早的超對稱理論是由威斯(Julius Wess)和蘇米諾(Bruno Zumino)所提出。
之後,越來越多的各種超對稱理論被相繼提出。
在超對稱理論裡的所有粒子都有超伴子(super partners),稱為超粒子(sparticles)。
每一種玻色子有一個費米伴子(fermionic partner),而每一種費米子也有一個玻色伴子(bosonic partner)。
在克魯札--克萊因理論蟄伏了近六十年,物理學家又多認識了兩種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
物理學家希望將四種力統一起來,在搜尋了各種統一的可能途徑後,這個理論又被人重新提出,物理學家開始克服對高次元空間的歧視偏見,將希望寄託在更高的次元當中,並且嘗試將超對稱併入。
1974 重力子(Graviton)
一開始,弦論只能用來描述包括膠子的玻色子,而且也很快地被夸克模型所取代,但是它的內涵卻仍被繼續發展。
在1970,史瓦茲(John Schwarz )和他的同事南夫(Andre Neveu)發現可以描述費米子的弦論。
1974,就在量子色動力學(QCD,quantum chromodynamics)能夠將強子描述得很完備的同時,Schwarz和其他同事,發現弦論與重力之間的關係。
這個描述費米子的弦論令人困惑的是,它產生了一些實驗上發現不到的粒子,它在數學上自動地引進一種無質量、自旋2的粒子。
但實驗上卻沒有任何強子可以符合這個數學架構,同時理論學家也在思考,如何擺脫這個不希望產生的粒子。
後來,他們瞭解到這是對重力子(gravitons)的描述。
重力子是想像中描述量子重力場論的媒介,由於這個特性,弦論當仁不讓的成為量子重力理論的候選人。
1976 超重力(Supergravity)
1976年,紐約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的費禮曼(Daniel Freedman),斐拉(Sergio Ferrara)和馮紐文惠仁(Peter van Nieuwenhuizen)寫下他們超對稱重力理論的版本。
然而,物理學家逐漸看到此理論的問題,經過密集的尋找,並沒有在實驗室裡發現超粒子。
物理學家也無法順利的將SUGRA重整化,
1980 超弦(Superstrings)
第一個超弦理論模型在1980由史瓦茲和格林(Michael Green)所發展,處理在十維空間裡的開弦振盪,彼此間能夠連結或斷裂。
它並不是Nambu模型的縮小版,事實上,它更近一步,包括了所有已知的粒子和場,和所有費米子和玻色子的對稱和超對稱關係。
1984 The Big Year——第一次革命
在1984,史瓦茲和格林發現存在著一種對稱,SO(32),可消除所有的畸變和無限大。
他們找到了萬有理論的候選人,這使得其他物理學家再一次開始注意起弦論。
同時,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成立了一個小組。
格羅斯(David Gross)和三名他的同事(Emil Martinec、Jeffrey Harvey和Ryan Rohm,人稱「弦樂四重奏」)試圖再一次回到環圈的想法,利用不同的數學方式寫下。
他們的成果豐碩,涉及到費米子在十維空間振動,但是玻色子的振動仍由當初南部的第一個弦論版本所描述著,而且必須發生在二十六次元的空間內。
格羅斯和他的同事發現一個利用單環圈混和兩種振動的方法,十維振動用一種方式繞著環圈,二十六維振動用另一種方式繞著環圈。
這個版本的弦論被稱為混合弦(或譯雜弦,heterotic string)。
1991 第二次革命(The Duality Revolution)
在第二次革命前,共有五種不同的弦論版本,它們分別是E8 ×E8 heterotic,SO(32) heterotic,SO(32) Type I,Type II 和Type IIB。
雖然弦論的成功,給萬有理論帶來一線暑光,但依然有著幾個重要疑問︰
第一,我們無法用傳統方式去證明弦論的對錯,人造的加速器無論無何都無法達到弦論所需的能量,我們需要新的技術和方法。
第二,為什麼會有五個弦論的版本?
如果它真是我們所期待的萬有理論,五個不同的理論似乎太多了點。
第三,如果超對稱允許十一維,為什麼超弦只有十維?
最後,如果我們可以將點狀粒子當作弦的振動,那麼似乎沒有理由不能是由二維的膜,三維的方塊,或是更高維的物理的振動。
到了九零年代,物理學家開始了解到各版本間的對偶性(duality)。
最重要的突破是在1995年,由當時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維敦(Edward Witten)所完成,他將迄今所知的各種對偶性統一在十一維的M理論[2]之下。
1996 黑洞的熵
1974年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霍金(Stephen W. Hawking)認為黑洞並非完全的黑而是會有輻射能量的放射,由這個角度,黑洞必須擁有熵。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史卓明勒(Strominger)和法發(Cumrun Vafa)發現由M理論所計算出的黑洞的熵符合霍金所預測的值。
最近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本克(Thomas Banks)和雪克(Stephen H. Shenker)、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的璽斯勒(Willy Fishler)和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薩斯坎(Leonard Susskind)的矩陣理論指出我們的時空幾何可能是非交換的,即XY不等於YX。
這顯示著我們時空的結構可能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
--------------------------------------------------------------------------------
[1]重子有一種特性,就是其角動量對質量平方作圖,會得到一條相當直的線,這些曲線就稱為瑞吉軌道,以紀念其發明人瑞吉(Tullio Regge)
[2] M-theory, M表示mother, mystery, membrane,視你所看的角度而定,這是由維敦所命名。
筆者在此喜歡稱M-theory為膜理論,讀者可以想像一個二維的膜的振動,取代一維的弦的振動。
引用:http://home.educities.edu.tw/listeve/Htm/physics/phys-field-string-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