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附骨疽五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3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附骨疽五十五

 

 

●附骨疽一證,近俗呼為貼骨癰,凡疽毒最深而結聚於骨際者,皆可謂之附骨疽,然尤惟兩股間肉厚處乃多此證。

 

蓋此證之因,有勞傷筋骨而殘損其脈者,有恃酒力房而困爍其陰者,有憂思鬱怒而留結其氣者,有風邪寒濕而湊滯其經者。

 

凡人於環跳穴處無故酸痛,久而不愈者,便是此證之兆,速當因證調治,不可遲也。

 

蓋其初起,不過少陽經一點逆滯,逆而不散,則以漸而壅,壅則腫,腫則潰,至其延漫,則三陰三陽無不連及,而全腿俱潰。

 

然此證無非元氣大虧,不能運行,故致留滯不散,而後至決裂,誠危證也。

 

若潰後脈和,雖見困弱之甚,只以大補氣血為主,皆可保全。

 

若潰後脈反洪芤而煩躁不寧,發熱口渴,則必不可治。

 

至若治此之法,凡以勞傷筋骨而致者,宜大營煎兼大防風湯治之。

 

若酒色傷陰者,宜八味丸,六味丸,或右歸丸,兼大防風湯主之。

 

若憂思鬱怒結氣者,宜瘡科流氣飲,或五香連翹湯,兼大防風湯主之。

 

若風寒外襲者,宜五積散兼大防風湯主之。

 

大抵此證初起,即宜用大營煎溫補氣血,或兼仙方活命飲通行毒氣。

 

有火者,宜速用連翹歸尾煎以解散其毒,仍宜速用隔蒜灸或豆豉餅尋頭灸之,以速散其毒,最為捷法。

 

其有濕熱痰飲等證,當並求後法以治之,庶免大害也。

 

若環跳久痛不已,或見臀股微腫,度其已成,勢不能散,只宜速用托補,專固根本,使其速起速潰,則根本既實,雖凶亦無大害,必且易潰易斂而易愈也。

 

若脈見滑數,按之軟熟,膿已成也,速宜鍼之,無使久留,以防深蝕之患。

 

其有不明利害,苟圖目前,或用剋伐消散,再傷元氣,或用寒涼敷藥,以遏其毒氣,必致日延日甚,而元氣日敗,則一潰不可收拾矣。

 

考諸方書,俱未詳及此證,故悉其所因,并附治按於後。

 

●立齋曰:附骨疽有因露臥,風寒深襲於骨者,有因形氣損傷不能起發者,有因剋伐之劑虧損元氣,不能發出者,有因外敷寒藥,血氣凝結於內者。

 

●凡此皆宜灸熨患處,解散毒氣,補接元氣,溫補脾胃為主。

 

若飲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飲解毒散鬱,隨用六君子湯補托營氣。

 

若體倦食少,但用煎湯培養諸臟,使邪不得勝正。

 

若膿已成,即鍼之,使毒氣不得內侵,帶生用鍼亦無妨。

 

如用火鍼,亦不痛,且使易斂。

 

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氣,熨法能助陽氣,行壅滯,此雖不見於方書,予常用之大效。

 

其功不能盡述,惟氣血虛脫者不應。

 

●又曰:大抵此證雖云腫有淺深,感有輕重,其所受皆因真氣虛弱,邪氣得以深襲。

 

若真氣壯實,邪氣焉能為患也?故附骨癰疽及鶴膝風證,惟腎虛者多患之。

 

前人用附子者,以溫補腎氣,而又能行藥勢,散寒邪也。

 

亦有體虛之人,秋夏露臥,為冷氣所襲,寒邪伏結,多成此證,不能轉動,乍寒乍熱而無汗,按之痛應骨者是也。

 

若經久不消,極陰生陽,寒化為熱而潰也。

 

若被賊風所傷,患處不甚熱而洒淅惡寒,不時汗出,熨之痛止少者,須大防風湯及火龍膏治之。

 

若失治,則為彎曲偏枯,有堅硬如石者,謂之石疽。

 

若熱緩,積日不潰,肉色赤紫,皮肉俱爛,名緩疽,其始末皆宜服前湯,欲其驅散寒邪以補虛托裏也。

 

又曰:此證亦有產後惡血未盡,臍腹刺痛,或流於四肢,或注於股內,疼痛如錐,或兩股腫痛。

 

此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蓄經絡而然,宜沒藥丸治之。

 

亦有經血不行,流注四肢或股內,疼痛如錐,或因水濕所觸,經水不行而腫痛者,宜當歸丸治之。

 

凡惡血停滯,為患匪輕,治之稍緩,則流注為骨疽,多致不救。

 

●一婦人膝腫痛,遇寒痛益甚,月餘不愈,諸藥不應,脈弦緊,此寒邪深伏於內也,用大防風湯及火龍膏治之而消。

 

一男子腿根近環跳穴患痛徹骨,外皮如故,脈數而帶滑,此附骨疽膿將成也。

 

用托裏藥六劑,腫起作痛,脈滑數,其膿已成,鍼之,出碗許,更加補劑,月餘而瘳。

 

一男子患附骨疽,腫硬發熱,骨痛筋攣,脈數而沉,用當歸拈痛湯而愈。

 

一男子腿內患癰,漫腫作痛,四肢厥逆,咽喉閉塞,發寒熱,諸治不效,乃邪鬱經絡而然也。

 

用五香連翹湯一劑,諸證少退,又服之,大便行二次,諸證悉退而愈。

 

一男子先腿痛,後四肢皆痛,游走不定,至夜益甚,服除濕敗毒之劑不應,其脈滑而澀。

 

此濕痰濁血為患,以二陳湯加蒼朮,羌活,桃仁,紅花,牛膝,草烏治之而愈。

 

凡濕痰濕熱,或死血流注關節,非辛溫之劑開發腠理,流通隧道,使氣行血和,焉能得愈。

 

王時亨室,產後腰間腫痛,兩腿尤甚,此由瘀血滯於經絡而然也,不早治必作骨疽,遂與桃仁湯,二劑稍愈,更以沒藥丸,數服而痊。

 

薛按。

 

●魏生者,年三十餘,素多勞碌,忽患環跳酸痛,數月後,大股漸腫,延予視之。

 

曰:此附骨疽也,速當治之。

 

與以活命飲二劑,未及奏效而腫益甚,因慌張亂投,或清火,或解毒,遂致嘔惡發熱,飲食不進,其勢甚危,然後懇求相救。

 

遂以參耆內托散大加炮薑,數劑而嘔止食進,其腫軟熟,知其膿成,速令鍼之,鍼處出膿不多,復以九味異功煎與之,遂得大潰,且瓣瓣出膿,潰者五六處,而腿肉盡去,止剩皮骨矣。

 

潰後復嘔惡發熱不食,遂以十全大補湯及九味異功煎相間與之,然後熱漸退,食漸進,稍有生色。

 

然足筋短縮,但可豎膝仰臥,左右挨緊,毫不能動,動則痛極,自分已成癈物。

 

此後凡用十全大補湯八十餘劑,人參三斤,而腿肉漸生,筋舒如故,復成一精壯男子,此全得救本之功也。

 

一男子陳姓者,年近三旬,素不節慾,忽見環跳酸痛,月餘不愈。

 

予曰:此最可畏,恐生癰毒之患。

 

彼不信,又謀之一庸醫,反被其詬,曰:此等胡說,真可笑也。

 

筋骨之痛亦常事耳,不過風熱使然,何言癰毒?遂用散風清火等藥,至半年後,果見微腫,復來求治。

 

予曰:速用托補以救根本,尚不遲也。

 

彼又不信而謀之瘍醫,曰:豈有腫瘍未潰而遽可溫補耶?復用清火消毒之劑。

 

及其大潰而危,再延余視,則脈證俱敗,方信予言而痛悔前失,已無及矣。

 

一膏梁子茅姓者,年未三旬,素以酒色為事,亦患此證。

 

早令服藥,執拗不從,及其腫而膿成,令速鍼之,亦畏痛不從,而偏聽庸流,敷以苦寒解毒之藥。

 

不知膿既已成,尤不可解,但有愈久愈深,直待自潰而元氣盡去,不可收拾矣。

 

新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22:20 , Processed in 0.1406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