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灸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2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灸瘰

 

 

●法:取肩尖肘尖骨縫交接處各一穴,即手陽明經肩?,曲池二穴也,各灸七壯,在左灸左,在右灸右,左右俱病者俱灸之。

 

余常用之甚效,薛氏以曲池云肘?,似亦未的也。

 

又,<薛氏經驗方>云:治瘰?已成未成,已潰未潰者,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起則肘骨尖自見,即是灸處,灸以三四十壯為度,更服益氣養營湯,灸三次,瘡自除。

 

如患三四年不愈者,辰時灸至申時,三灸即愈,更服補劑。

 

按此法乃單灸曲池,以多為貴也。

 

然但用前法,則已妙矣,倘有未應者,又當以此法治之。

 

又曰:此治瘰?之秘法,凡男子婦人,若因恚怒傷肝,氣血壅遏而不愈者,宜灸此穴,以疏通經絡。

 

如取此穴,當以指甲掐兩肘兩肩四所,患處覺有酸麻,方是其穴。

 

●又法:灸瘰?未成膿者,用大蒜切片三錢厚安患處,用艾壯於蒜上灸之,每三五壯即換蒜再灸,每日灸十數蒜片以拔鬱毒。

 

如破久不合,更用江西豆豉為末,以唾津和作餅,如前灸之以助陽氣,內服補藥,外貼琥珀膏或太乙膏,瘡口自合。

 

●又或瘡口已破,核不腐則瘡口不能斂,或貼琥珀膏不應,須用鍼頭散傳之以去腐肉,再以如神散傅之,更服益氣養營湯。

 

若氣血虛者,先服益氣養營湯,待血氣稍充方用鍼頭散,仍服前湯。

 

●一男子患而腫硬久不消,亦不作膿,服散堅敗毒藥不應,令灸肩尖肘尖二穴,更服益氣養營湯,月餘而愈。

 

一婦人久潰發熱,月經每過期且少,用逍遙散兼前湯兩月餘,氣血復瘡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鍼頭散,更灸前穴而痊。

 

常治二三年不愈者,連灸三次,兼用托裏藥必愈。

 

一婦人因怒結核腫痛,察其氣血俱實,先以必效散下之,更以益氣養營湯三十餘劑而消。

 

常治此證虛者,先用益氣養營湯,待其氣血稍充,乃用必效散取去其毒,仍進前藥,無不效者。

 

田氏婦年逾三十,瘰?已潰不愈,與八珍湯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貝母五十餘劑,形氣漸轉,更與必效散二服,瘡口遂合,惟氣血未平,再與前藥三十餘劑而愈。

 

後田生執此方,不問虛實概以治人,殊不知散中斑蝥性毒,雖治瘰?多服則損元氣。

 

若氣血實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補劑或可愈,若虛而用下藥,或用追蝕藥,瘀肉雖去而瘡口不合,反致難治。

 

俱薛按 ●治瘰?痰核方凡瘰?初起未甚者,即宜服此,或加夏枯草更佳。

 

●用忍冬花,蒲公英各四五錢,以水二碗同煎湯,朝夕代茶飲之,十餘日漸消。

 

然此藥但可治標,若欲除根,必須灸肩?曲池二穴。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22:29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