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溫補按則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溫補按則十九

 

 

●留都鄭中翰,仲夏患發背已半月,瘡頭十餘枚,皆如粟許,漫腫堅硬,根如大盤,背重如負石,即隔蒜灸五十餘壯,其背頓輕。

 

彼因輕愈,不守禁忌,三日後大作,瘡不起發,但苦作痛,用活命飲四劑,勢少退,用香砂六君子湯四劑,飲食少進。

 

待恃知醫,自用敗毒藥二劑,飲食益少,口流涎沫,若不自知,此脾虛之甚也。

 

每用托裏藥,加參,耆各三錢,彼密自揀去大半,後雖用大補藥加薑,桂亦不應。

 

遂令其子以參,耆各一斤,歸,朮各半斤,乾薑,桂,附各一兩,煎膏一罐,三日飲盡,涎頓止,腐頓潰,食頓進。

 

再用托裏健脾藥,腐肉自脫而愈。

 

下俱薛按。

 

●張侍御患背瘡三枚,皆如粟,彼以為小毒,服清熱化痰藥,外用涼藥敷貼,數日尚不起,色黯不焮,胸中氣不得出入,勢甚可畏,連用活命飲二劑,氣雖利,膿清稀,瘡不起。

 

欲用補劑,彼泥於素有痰火,不受參,朮之補。

 

因其固執,遂陽以敗毒之劑與視之,而陰以參,耆,歸,朮各五錢,薑,桂各二錢,服二劑,背覺熱,腐肉得潰,方信余言,始明用大補藥乃愈。

 

●南都聶姓者,時六月患發背,腐肉已去,瘡口尺許,色赤焮腫,發熱不食,欲嘔不嘔,服十宣散等藥,自為不起,請余決之。

 

其脈輕診則浮而數,重診則弱而澀,此潰後之正脈。

 

然瘡口開張,血氣虛也;欲嘔不嘔,脾胃虛也;色赤焮腫,虛火之象也,尚可治。

 

遂與十全大補湯加酒炒黃檗,知母,五味,麥門,及飲童便,飲食頓進,肌肉頓生,服至八劑,瘡口收如粟許。

 

又惑於人言,謂餘毒未盡,乃服消毒藥二劑,復發熱昏憒,急進前藥,又二十餘劑乃愈。

 

後兩月,因作善事,一晝夜不睡,以致勞倦發熱,似睡不睡,與前湯二劑,更加發熱,飲食不進,惟飲熱湯,後以前藥加附子一錢,二劑復愈。

 

●高秋官貞甫,孟秋發背,色黯而硬,不痛不起,脈沉而細,四肢逆冷。

 

急用大艾隔蒜灸三十餘壯,不痛;遂用艾如粟大者著肉灸七壯,乃始知痛。

 

與六君子湯二劑,每劑入附子二錢,不應;後劑又加肉桂二錢,始應而愈。

 

●一男子腫一塊,日久不潰,按之微痛,脈微而澀,此形證俱虛也。

 

經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當補不當瀉。

 

予以人參養營湯治之,彼不信,乃服流氣飲,虛證悉至,方服前湯,月餘少愈。

 

但腫處尚硬,以艾葉炒熱熨患處,至十餘日膿成,以火鍼刺之,更灸以豆豉餅,又服十全大補湯百劑而愈。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22:46 , Processed in 0.1406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