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方脈自汗盜汗合參】
方脈自汗盜汗合參
自汗屬氣虛,陽虛血虛濕痰,宜人參黃 ,少佐桂枝,陽虛制附子亦可少用,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涼膈散主之。
自汗盜汗,並忌生薑,以其開腠理也。
盜汗屬血虛陰虛,小兒不須治,當歸大黃湯甚效,但藥性寒而人虛者,兼用黃 、甘草補氣之味,麻黃根治盜汗甚捷,蓋其性能行周身之表,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盜汗發熱,因陰虛者四物加黃柏,兼氣虛加參 白朮。
盜汗者表裡汗出,非任自汗而自出也,多因心虛所致,宜斂心氣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之升降,其汗自止。
《經》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驚惶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然肥人多自汗,以其多氣虛也。
瘦人多盜汗,以其多陰虛有火也。
但臟腑盡有津液,一經勞倦所傷,皆足以致汗出,然血之與汗,異名同類,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隨時升降,所在之處而生津;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泄而為汗,是汗盡由心出也。
醒而出汗曰自汗,屬陽虛。
睡而出汗曰盜汗,屬陰虛。
汗者心之陽,寢者腎之陰,一則陽虛不能固表,一則陰虛不能閉臟也。
有胃腑旁達於外為手足汗者,有胃熱熏蒸頭顱自汗而屬實者,故外感初症多自汗。
海藏曰:與寒脈散三黃丸,三日病已,蓋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腎水上行,乘心之虛,心火上炎而入肺,欺其不勝皮毛以是而開,為汗出也。
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則腎水退舍而還本臟,玄府固閉而汗自己矣。
此可以證初起實熱為汗之一見,然非概可以有餘之法治不足也。
《經》曰:心之液為汗。
東垣曰:坤土主濕,在人為脾胃,夫人之汗,猶天地之陰氣,為霧為雨也。
《內經》獨主於心,東垣又指脾胃而言,蓋心屬火主熱,脾胃為土主濕,濕熱相搏,為汗明矣。
如天氣下降,地濕上升,乃成霖雨。
又如甑中燒酒,非湯火熏淘,則不能成涓滴也。
然人身清陽之氣上行達表,實腠理而固皮毛,謂之衛氣,衛氣象天,天包地外,一氣統攝,猶衛氣包護一身。
《經》云,陽密乃固,陽密者即腠理密也。
此氣主於肺,而本於胃,故胃充則衛實。
自汗、盜汗之症,為病雖一,其源不同。
自汗者乃陽虛氣虛有濕,蓋陽氣虛則不能衛護肌表,故醒時津律然而汗出。
盜汗者,乃陰虛血虛有火也,陰血虛,則不能榮養於中,故睡裡湊湊然而汗出也,腎多主之,以其閉藏之令失守也。
然自汗陽虛,古今之定論,但真陰衰弱,亦令自汗,蓋陰虛則火動乘於陰位,陰精被火煎熬而出,猶干竹而以火燃之,亦有油也,不可概用參術黃與桂枝斂之,但補其陰,則火自潛伏而汗自止矣。
當兼以脈候辨之。
方書多言血與汗異名而同類,丹溪因之,遂有在內為血,在外為汗之論,似乎血即是汗,汗即是血矣。
奚知血與汗之由來,有不可以同類並言者,《經》云:心主血,血生於心;又云:腎主五液,人心為汗;又云:汗者,心之液,此言汗為心之液,而非曰心之血。
血生於心,統於脾,藏於肝,其源則自水穀之精氣,受於中焦,變化取汁,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以奉生身者也。
若夫汗則為人身之津液,因腠理疏豁,皮毛不能外護,暑濕熱之邪干之,則津液而為汗,是汗乃身之陽氣所化,故《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此可以氣言,而不可以血類也。
且夏天毫竅不密,湯水入胃,汗即流溢,津液外耗,小便短少,冬天腠裡閉密,汗不外溢,小便頻多,此更可見汗屬津液,而非可血類也更明矣。
況人之一身有涕、淚、涎睡、便溺,皆屬一水之化,而發於九竅之中。
故鼻之所出曰涕,目之所出曰淚、口之所出曰唾、曰涎,二陰之所出曰便溺,而皮膚之所泄則曰汗,汗若可以血類之,則涕淚涎唾便溺,亦可以血言之矣。
但心為君主,汗為心液,汗多之害,與亡血之害不甚遠耳,非若便溺之無大關害也。
夫自汗屬陽虛有濕,盜汗屬陰虛有火,古哲之定論,然《經》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但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故火盛則陽衰,陽衰則衛虛,其所虛之衛行陰,當瞑目之時,正氣無力,以固其表,故腠理開,津液泄而為汗,迨寤則目張,其行陰之氣復還於表而汗止矣。
謂之盜汗,《經》名寢汗也。
自汗盜汗,雖分陰虛陽虛,然悉屬於衛,且衛氣者,實由穀氣之所由化,肺臟之所分布,即天真之陽,必得是而後充大,無是則衰微,變症百出,豈止汗乎。
汗由血化,血自氣生,在內為血,在外為汗,然汗者心之液也,而腎又主五液,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
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而自能出也,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睡則汗出,醒則倏收。
《經》曰:津脫者,腠裡開,汗大泄也。
然二者之汗,各有冷熱之分,因寒氣乘陽氣而發者,所出之汗必冷,因熱氣乘陰虛而發者,所出之汗必熱,雖然,亦有熱火過極,亢則害承乃制,反兼勝已之化,而為冷者有之,此又不可不察也。
較而論之,則自汗為甚,蓋盜汗真元猶未盡虛,自汗則真元耗散,腠裡皆開,肺失統氣之權,不能固表,故毫竅疏豁,任其潰泄,勢必陽亡陰竭而後己,故自汗陽虛,治當補氣,以衛外,盜汗陰虛,治當滋陰以榮內,一以溫熱補益,一以清涼滋補,總不外收斂固密為主。
至若肺虛未固其皮毛,脾虛者收其中氣,心虛者益其血脈,肝虛者禁其疏泄,腎虛者。
助其封藏,更當觀五臟,宜溫宜補,或潤或燥,不得膠乎一定也。
仲景曰: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重虛其表,陽虛極矣。
甚為寒中,有服止汗固表藥不應,愈斂愈出,止當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心無所養,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也,宜大補黃 湯,加酸棗仁也。
有微熱者加石斛。
凡治自汗,既用人參、黃 ,當必少佐桂枝、防風,以助其達表之力。
陽虛甚者,更必少加附子,以翼參 之助。
內傷虛損,總用補中益氣湯,少加麻黃根制附子為佐助,但升柴須少用,而必蜜炙以抑其升發暴悍之性,又欲其引參 至表,復不可缺。
食滯中宮,熱氣聚胃而上炎,則頭汗出,然在病後產後,悉屬陽虛,誤治必死。
當心汗出,名心汗,乃思慮傷脾,以生脈散或補心丹治之。
至陰之處,或兩腿挾中,行走勞動,汗出腥穢,此下焦濕熱不行也,以滲濕熱為主。
遇飲食湯飯,鼻上多汗,此肺虛乘熱也,宜益肺涼血。
兩脅之下動輒有汗,此肝虛乘熱也,宜補肝養血。
飲食汗出如洗,日久心虛液耗,令人消渴偏風,宜及早治之。
脾經濕熱,淫於四肢,使手足心常有汗,宜抑陽流濕。
平人半身出汗,夏月半身有汗,此皆氣血不足所致,夭之兆也。
凡衄血吐血,頭額汗多,而身上無汗,為陽亡陰竭,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汗出發潤,如油之黏,如珠之綴,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即三陽絕汗也,不治。
脈不為汗衰者,死。
額汗如雨,喘促弄色,四肢厥冷,湯藥俱嘔者,死。
大如貫珠,轉出不流者,六陽氣絕也死。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