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痰飲大小總論合參】
痰飲大小總論合參
人稟二氣以生,有清有濁,陽之清者,為元氣,陽之濁者,即為火,陰之清者,為津液,陰之濁者,即為痰,故痰者,乃血氣津液不清,熏蒸結聚而成。
一有此生,便有此氣血津濃,有此氣血津液,便有此痰火,乃清濁邪正之氣,變化必然之理,但不可使清濁混淆,邪害正氣耳。
《經》曰: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又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甚則飲發。
《內經》論痰皆因濕土為害。
《內經》有飲字而無痰字,至仲景始立五飲之名,而痰飲居其一。
然脾為生痰之源。
夫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惟脾虛不能致精於肺,下輸水道,則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鬲淤而成痰。
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
雖然人但知痰之標在於脾,而不知痰之本更在腎。
蓋痰者,水也。
有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是無火之痰,痰清而稀;陰虛火動,火結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濁。
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
析而言之,痰有五,飲亦有五,而治法因之以變,在脾經者名曰濕痰,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
在肺經者名曰燥痰,脈澀面白,氣上喘促,洒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
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燥怒,其痰青而多泡。
在心經者,名曰熱痰,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
在腎經者,名曰寒痰,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
若其人索盛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心下冷極,名曰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名曰懸飲,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名曰溢飲。
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曰支飲,膈滿嘔吐,喘 寒熱,腰背痛,目淚出。
其人振振惡寒,身 惕者,名曰伏飲更有一種,非痰非飲,時吐白沫,不甚稠枯,此氣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東加益智仁以攝之。
嗟乎!五痰五飲,證各不同,稍或不詳,妄投藥劑,非徒無益,而反害之。
至如脾肺二家之痰,尤不可混,脾為濕土,喜溫燥而惡寒潤,故二術星夏為要藥,肺為燥金,喜涼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困,每見世俗惡半夏之燥,一見有痰,便以貝母代之。
若是脾痰則胃氣易傷,飲食愈減矣。
即使肺痰,亦毋過於涼潤,以傷中州,稍用脾藥,以生肺金,方為善治,蓋即肺中之濁痰,亦以脾中之濕為母,故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然天下無逆流之水,由乎風也。
人身無倒上之痰,由乎氣也。
故善痰治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更不治痰而補脾,脾得健運,而痰自化矣。
痰在人身,非血非氣,生於脾土,謂之津液,周流運用,血氣由之,如道路然,而不可無者,但濕盛過多,加以外感,固滯於中,或煽以相火上攻心臆,斯為患耳。
凡有怪症、莫不由茲,故丹溪有十病九痰之論,但治其痰之所因,使津液各歸其經,而非痰矣。
故曰痰者,津液之病名也。
苟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氣血濁則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變為痰,痰之本水也。
原於腎,痰之動濕也。
主於脾,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用者,所以實脾燥濕,治其標也。
然以之而治濕痰、寒痰、痰飲、痰涎則是矣。
若夫痰因火上,肺氣不清,咳嗽時作,及老痰,鬱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鬱,故其津液之隨氣而升者,為火熏蒸,凝濁鬱結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鬱,而其原則火邪也,病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非中焦脾胃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之比也,故湯藥難治,亦非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所能治也。
惟在開其鬱,降其火,清潤肺金而消化之,緩以圖治,庶可取效,故曰熱痰者,痰困火盛也。
痰即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痰隨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橫行,變生諸症,不可紀極,火借氣於五臟,痰借液於五味,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氣能發火,火能役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順其氣也。
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在臟腑,或在經絡,所以為病之多也。
若夫寒痰、濕痰、熱痰則易治。
至於風痰、燥痰、老痰則難治也。
膠結多年,如樹之有蘿,屋之有塵,石之有苔,托附相安,驅導涌滌,徒傷他臟,此則閉拒不納耳。
分而治焉,寒則溫之,濕則燥之,熱則清之,風則散之,燥則潤之,老則軟之,總而治焉,用人參、甘草以補脾;半夏、白朮以燥濕;陳皮、青皮以降氣;茯苓、澤瀉以滲水,是舉其綱也。
如寒痰加以附子、薑桂;濕痰加以蒼朮、濃朴;食積痰加以曲 、山楂;熱痰加以芩、連、梔子;風痰加以南星、皂角;燥痰加以栝蔞、杏仁;鬱痰加以枳殼、香附;老痰加以海石、芒硝,是張其目也。
雖然,痰症又有挾虛者,不可不加以補藥而運之,則愈虛,而津液愈凝,即藥力而無正氣以助之。
則獨力難行矣。
故挾氣虛者,加以四君,血虛加以四物,脾虛治以六君,腎虛治以八味、六味,分其表裡上下,審其寒熱虛實,未有不中病情者。
若徒以燥濕消痰為事,血液潛耗,胃脘干枯,藥助病邪,展轉深涸,以無傷性命之輕症,受成隔噎不可救之沉 矣。
津液受病化為痰飲,或吐咯上出,或凝滯胸膈,或留聚腸胃,或流注經絡四肢,遍身上下,無處不到,其為病也,為喘咳,惡心嘔吐,痞膈壅塞,關格異病,泄瀉眩暈,嘈雜怔忡,驚悸顛狂,寒熱癰腫,或胸間轆轆有聲,或背心一點洋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然更有新久輕重之殊,新而輕者,形色清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黏,咳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
然痰生於脾胃,故治宜實脾燥濕,但隨氣而升,故尤宜順氣,氣升屬火,故順氣在於降火,熱痰清之,濕痰煥之,風痰散之,鬱痰開之,硬痰軟之,食積痰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更宜固中氣以運之。
若徒加攻削則胃氣愈虛,而痰愈多。
況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
老人不宜速降其火,虛人不宜盡去其痰,攻之太甚則病轉劇而致危殆。
丹溪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
然痰在皮裡膜外,則遍體游行,腫而色白,滯而不痛,宜導達疏利。
痰因火走則體多小塊,色紅痛甚,流走無定,宜解毒清火為主。
痰膠固稠濁,及脈浮者,俱用吐法。
眼胞及眼下如煙煤者痰也。
氣虛不能攝涎,其痰不甚稠黏者,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中焦有痰則飲食雖少,胃氣亦賴所養,卒不便虛,故病有痰者,必淹延久而不思食,胃亦不虛,若攻之盡則虛矣。
內傷中氣虛者,必用參術,佐以薑汁以傳送陣下,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瀉亦不能去。
風痰多見奇症,溫痰多見倦怠軟弱,熱痰挾風外症為多,痰在腸胃間可下而愈,在經絡中非吐不可,吐中便有發散之義,黃芩治熱痰,假其下火也。
竹瀝滑痰,菲薑汁不能行經絡,五倍子能治老痰。
凡用吐藥,宜升提其氣便吐也。
如防風、山梔、川芎、桔梗、牙茶、生薑、齏汁之類,或用瓜蒂散,蒼朮治痰成窠囊,一邊行者極妙,痰挾瘀血則遂成窠囊。
眩運嘈雜乃火動其痰,用二陳東加山梔子、苓連之類。
噫氣吞酸,此食鬱有熱,火氣上動,以黃芩為君,南星、半夏為臣,橘紅為使,熱多加青黛。
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
痰在皮裡膜外,非薑汁、竹瀝不能通。
白芥子亦能散皮裡膜外之痰氣,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痰結核在咽喉中,不能出入,用化痰藥,加鹹潤軟堅之味,如栝蔞、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佐朴硝薑汁蜜和丸噙服之。
海粉即海石,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軟,頑痰能消,可入丸散,不可入煎藥。
小胃丹治膈上痰熱,能損胃氣。
凡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易生而多。
天花粉大能降膈上熱痰,痰在膈間,使人顛狂,或健忘,或風痰,皆用竹瀝,亦能養血,與荊、瀝用,功治稍重,能食者,用此二味效速穩當。
韭汁治血滯不行,中焦有飲,自然汁飲二三盞,必胸中煩燥不寧而後愈。
節齋論痰,而首揭痰之本於腎,可為發前人所未發,惜乎啟其端而未竟其說,其所制之方,皆治標之藥,而其中寒涼之品甚多,多致損胃,惟仲景先生云:虛氣有痰,用腎氣丸補而逐之。
吳茭出又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
此二公者,真開後學之蒙 ,濟無窮之夭在,蓋痰者,病名也。
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為痰,則水沸為痰,但當分有火無火之異耳。
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逆流泛濫而為痰,是無火者也。
故用八味丸以補腎火。
(張)常用加牛膝、五味子更效。
陰虛火動則水沸騰動於腎者,猶尤火之於海,龍興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疾風豪雨,水隨波涌而為痰,是有火者也。
故用六味丸以補水配火,(張)常用加牛膝、麥冬、五味子更妙,此不治痰之標,而治痰之本也。
故善於治腎虛者,先以六味八味壯水之主,益火之原,復以四君子,或六君子,補脾以制水。
於脾虛者,既投以補中,理中實脾,復以六味八味,制水以益母,使子母互相濟養,而治痰之道盡矣。
龐安常有言,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而生痰,不生血者,此當以潤劑,如門冬、地黃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則痰自清矣。
投以二陳立見危殆,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原出而不納則積,積而不散則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然蒙筌謂地黃泥膈生痰,為痰門禁藥,以薑汁炒之。
嗟乎!若以薑汁炒之,則變為辛燥,地黃無用矣。
蓋地黃正取其濡潤,能入腎經。
若雜於脾胃藥中,則土惡濕,安得不泥膈生痰?八味六味丸中諸品,皆少陰經的藥,群隊相引,直入下焦,名曰水泛為痰之聖藥,空腹服之,壓以美膳,不留胃中,此仲景制方立法之妙。
(張)按:臟腑津液受病為痰,隨氣升降,理之常也。
若在皮裡膜外,及四肢關節曲折之地,而臟腑之痰何能流注其所,此即本處津液,遇冷遇熱,即凝結成痰而為病,斷非別部之津液受病成痰,舍其本位而移於他部者,況氣本無形,故能無微不達,而液隨氣運,亦可籍氣周流。
若至津液受病成痰,則變為有形而凝滯,焉能隨氣流通於至微至密之所耶? 六味地黃湯、八味地黃湯 並見癆瘵門。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