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諸氣經義邪氣十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2:4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諸氣經義邪氣十三

 

 

●刺節真邪論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癢,或痺,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

 

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

 

虛邪之中人也,洒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

 

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痺。

 

搏於筋,則為筋攣。

 

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

 

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

 

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

 

留而不去,則為痺。

 

衛氣不行,則為不仁。

 

餘義詳本經。

 

●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帝曰:虛實何如?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

 

餘藏皆如此。

 

●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小鍼解曰: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

 

濁氣在中者,言水穀皆入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腸胃,故曰濁氣在中也。

 

清濕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14:4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