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5-8 23:52 編輯
【學習老子道德經三十九章心得】
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故致數車無車.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這個獲取純正人或事物的代稱: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時間獲取純正用澄澈,場所獲取純正用付出,主宰者獲取純正用應驗,糧食獲取純正用窮盡,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的東西獲取純正而滋長,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獲取純正發展時間裡合規矩的。
天無以清,將恐裂;
時間沒有用澄澈,快要大概、可能分開;
地無以寧,將恐發;
場所沒有用安定,快要大概付出;
神無以靈,將恐歇;
主宰者沒有用應驗,快要大概停止。
谷無以盈,將恐竭;
糧食沒有用充滿,快要大概盡、窮盡;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沒有當用成長、滋長,快要大概消失或消逝;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沒有用守正道的或效忠的,快要大概失敗或受挫。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以地位高的人把地位低下當作根源或本原,超過一般標準的把位居低處當作根據。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事情用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本身稱呼孤、寡、非中空,這個他把地位低下當作根源或本原不是嗎?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獲得多少交通工具沒有交通工具。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非想要好像一種美石,坦白率真好像石頭。
聽老師解解惑之後記錄如下: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這個獲取純正而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時間獲取純正而澄澈,場所獲取純正而安定,主宰者獲取純正而應驗,糧食獲取純正而充滿,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的東西獲取純正而滋長,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獲取純正發展時間裡合規矩的。
天無以清,將恐裂; 時間沒有用澄澈,快要可能分開破損。
地無以寧,將恐發;
場所沒有用安定,快要大概付出。
神無以靈,將恐歇;
主宰者沒有用應驗,快要大概停止。
谷無以盈,將恐竭;
糧食沒有用充滿,快要大概盡、窮盡。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沒有用成長、滋長,快要大概消失或消逝。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沒有用守正道的或效忠的,快要大概失敗或受挫。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以地位高的人把地位低下當作根源或本原,超過一般標準的把位居低處當作根據。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事情用達官領袖貴人或才能出眾者本身稱呼孤、寡、非貫穿而過,這個他把地位低下當作根源或本原不是嗎?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獲得責備交通工具沒有交通工具。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非想要好像色澤晶瑩剔透的一種美石,降低得到好像石頭。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這篇文章重點圍繞“一”字進行正反兩種角度闡述其作用,雖然其作用能產生好與壞的結果,但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並不是要說明如何去獲得“純正”,而是要告訴我們在得到“純正”之後要如何去做,曾記得老師在三十五章說過“樂與餌,過客止.”喜好運用此術能得到許多種類奢侈慾望或是解決方法能力,但行為曾經發生或已經完成從事某種活動或得到具有某項特長時則應該要停頓或結束此願望需求,這篇文章的本意與三十五章有很相似的觀點,即一個人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具備有真才實學,而且要知道禮義廉恥的道理,不能靠吹噓而浪得虛名,而且人應該時刻保持上進不止的心,固步自封就會停止不前,猶如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