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緊張、壓力太大 耳中風元兇】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常焦慮、緊張、壓力過大,小心耳中風上身。
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宏信表示,雖然冬天氣溫降低,可能提高一點耳中風風險,不過耳中風真正主因還是來自壓力,龐大的壓力,加上睡眠不足,身體常處於疲勞狀態,血管就容易收縮,若為年長者,血管老化,更容易阻塞,耳中風風險也更高,當壓力得到紓解,血管就比較不會過度收縮,血管阻塞的機率就會慢慢下降。
因此,唯有排除壓力,放鬆心情,才是治療耳中風的根本之道。
李宏信醫師解釋,就如同腦中風一般,耳中風也會因血管病變傷害內耳組織,症狀輕微者,可能出現暈眩或耳鳴,病情嚴重者,可能重聽,甚至可能影響身體的平衡感。
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內耳由蝸牛體與半規管所組成,蝸牛體主管聽覺,當血管一旦發生病變,就有可能產生耳鳴現象,年紀越大,耳鳴現象就會越嚴重。
若出現了重聽症狀而不予治療,患者可能就此失去聽力,可能會耳聾或失聰。
李宏信醫師解釋半規管構造,半規管為三條管狀器官所組成,這三條管狀器官相互垂直,方向也不一樣,如果血管病變影響了半規管功能,患者可能會頭暈目眩,若嚴重的話,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像嘔吐、身體失去平衡等症狀,有的耳中風患者連起床都沒有辦法,有眩暈症狀的患者常常苦不堪言,因為發病常沒有任何徵兆,如果患者在過馬路或駕駛汽、機車時發病,後果不堪設想。
李宏信醫師建議,除了調整生活步調,減輕壓力以外,耳中風高危險群或耳中風患者也可以盡量補充維生素B群,尤其是活性B1更有幫助。
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內耳中風的原則有三大項:
第一,可以使用清血藥物,以打通內耳血路。
第二,利用神經活化營養劑使受損的內耳神經再度恢復功能。
第三,想辦法阻止血管過度收縮,免得內耳因為缺血而營養失調。
患者也要注意身體保養,若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也必須加以治療,避免耳中風惡化或再度復發。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台灣新生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