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7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營運大論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17:4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五營運大論篇

 

五營運大論篇

 

《五營運大論》曰:臣覽《太使天元冊》文,丹天下之氣,經於牛女戊分。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戊土屬乾,己土屬巽,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其五天之象,所經星宿分野,獨富五運之干位,不及六氣之支位者,蓋干之與支,根本之與枝葉。

 

《經》言:干支在其中矣。

 

故其化皆干與支同屬者,運位齊化是根本與枝葉同化者也。

 

夫五氣之至,各有五色,經於分野,氣太過則先天而至,氣不及則後天而至,嘗以寅卯前後之,自然可見。

 

故曰: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陰,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右厥陰右陽明。

 

所謂面北而命其位,其見也。

 

(面向北而言也。

 

上,南也。

 

下,北也。

 

左,西也。

 

右,東也)。

 

何謂下?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

 

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主歲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

 

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

 

上。

 

天位也。

 

下,地位也。

 

面南,左東也,右西也。

 

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上下相構,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木火相臨,金木相臨,水木相臨,火土相臨,土金相臨,為相得也。

 

水土相臨,土水相臨,水火相臨,火金相臨,金木相臨,為不相得也。

 

上臨下為順,下臨上為逆,亦鬱抑而病生,土臨相火君火之類者也)。

 

氣相得而病者,何也?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六位相臨,假令土臨火,火臨木,木臨水,水臨金,金臨土,皆為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父子之義,子為下,父為上,以子臨父,不亦逆乎?)動靜何如?(言天地之行左右也)。

 

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上,天也,下,地也。

 

周天,謂天周地五行之位也。

 

天垂六氣,地布五行,天順地而左回,地承天而右轉,木運之後,天氣當余,余氣不加於君火,卻退一步加臨相火之上,是以每五歲已,退一位而右遷,故曰左右周天,余而復會,會,遇也,合也。

 

言天地之道,常五歲畢,則以余氣遷加,復與五行座位再相會合而為歲法也。

 

周天謂天周地位,非周天之六氣也)。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洒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

 

虛者,所以列應天地之精氣也。

 

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

 

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觀五星之東轉,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

 

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

 

(言人之所居,可謂下矣。

 

征其至理,則是太虛之中一物耳。

 

《易》曰:坤濃載物,德合無疆,此之謂也)。

 

大氣舉之也。

 

(大氣,謂造化之氣,任持太虛者也。

 

所以太虛不屈,地久天長者,蓋有造化之氣任持之也。

 

氣化而變,不任持之,則太虛之器亦敗壞矣。

 

凡有形,處地之上者,皆有生化之氣任持之也。

 

然氣有大小不同,壞有遲速之異,及至氣不任持,則大小之壞一也)。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

 

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游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化生也。

 

(地體之中,凡有六入:一曰燥,二曰暑,三曰風,四曰濕,五曰寒,六曰火,受燥故干性生焉,受暑故蒸性生焉,受風故動性生焉,受濕故潤性生焉,受寒故堅性生焉,受火故溫性生焉,此天之六氣也)。

 

故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六氣之用,此言天右旋於外,而寒暑六入以舉其地,地受天六入以為五行,左轉化生入物於天之中也。

 

天地萬物之上下,左右陰陽之道路者,天右旋六節之位也。

 

上下,謂在上者司天之位,在下者在泉之位。

 

左右,謂在上之左右,即司天左間右間之位。

 

在下之左右,即在泉左間右間之位也。

 

故天之三陰三陽於其六位,右旋如己亥歲,上見厥陰而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至子午歲,上見少陰,而左間太陰,右間厥陰,逐歲之上旋降於右也。

 

面北命其位,言其見也。

 

謂司天之位在南而面北,命其左右,則西南為左間之位,東南為右間之位,而言其所見之陰陽也。

 

面南命其位言其見者,謂地之位,在北而面南,命其左右。

 

則東北為左間之位,西北為右間之位。

 

而言其聽見之陰陽也。

 

自天地萬物之上下,至此獨論天右旋之氣也。

 

上下相構,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者,言天之右旋迭地方位,而其氣於地方位氣相構相臨,其構同類,相生之氣則和,不同類相制之氣則病也。

 

或氣雖同類,相得亦病者,惟相火臨於君火也,為不當位故也。

 

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病近者速者是也。

 

動靜何知者?帝謂天動能臨於地,地靜不能臨天,而難上下相構,寒暑相臨之語。

 

伯言: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則知天常於上,自右降東南而旋回以臨地,地常於下,自左升東北而循顯明木君相土金水之位,循環臨天而皆動也。

 

故左右臨動,各皆周天,遇則復相會也。

 

應地者靜,天地之體,動靜雖殊,而起用之變化,在地則五行麗地,而載生成之形,類運於內,在天則七曜緯虛而列,應天之精,氣運於外,其形類與精氣之相隨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同乎一氣而不殊,故但仰觀七曜之象,周旋雖遠,可知其動也)。

 

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行形於診也。

 

《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

 

此之謂也。

 

(言天地平氣及勝復,皆以形證觀察,不以診知也)。

 

間氣何如?(惟間氣偏治一位,固可隨其所在,期與尺寸左右也)。

 

隨氣所在,期與左右。

 

(與左右尺寸四部分位承之,以知應與不應,過與不及也)。

 

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謂當沉不沉,當浮不浮,當澀不澀,當鉤不鉤,當弦不弦,當大不大之類也)。

 

不當其位者病,(見於他位也)。

 

迭移其位者病,(謂左見右脈,右見左脈)。

 

失守其位者危,(已見於他鄉,本宮見賊殺之氣,故病危)。

 

尺寸反者死。

 

(子午卯酉四歲有之。

 

反,謂歲當陰在寸而脈反見於尺;歲當陽在尺而脈反見於寸,尺寸俱乃謂反也。

 

若尺獨然,或寸獨然,是不應氣,非反也)。

 

陰陽交者死。

 

(寅、申、己、亥、丑、未、辰、戌八年有之,交,謂歲當陰,在右脈反見左;歲當陽,在左脈反見右。

 

左右交見,是謂交。

 

若左獨然,或右獨然,是不應氣,非交也)。

 

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此言天地之氣,可隨其所在期之於尺寸左右也。

 

蓋五運以甲乙土運為尊,六氣以少陰君火為尊,故甲乙土運為南政,乃南面而行令,其余四令為北政,以臣事之,則面北而受令者也。

 

又以少陰為君主,反脈司天在泉,而尺寸不應者,皆以少陰而論之,其脈主於沉也。

 

是以期之之法,陽之所在。

 

其脈應不沉,陰之所在,其脈不應,北政之歲,人氣面北而寸北尺南,地左間之氣在右寸,右間之氣在左寸,天左間之氣在左尺,右間之氣在右尺。

 

所以少陰在泉,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寸之脈俱不應。

 

厥陰在泉,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而少陰在左,其右寸之脈不應太陰。

 

太陰在泉,則左間少陽右間少陰,而少陰在右,其左右之脈不應。

 

故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者此也。

 

少陰司天,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尺之脈俱不應。

 

厥陰司天,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而少陰在左,則左尺之脈不應。

 

太陰司天,則左間少陽,右間少陰,而少陰在右,其右尺之脈不應,故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上,則尺不應者此也。

 

南政之歲,人氣而南而寸南尺北,天左間之氣在右寸,右間之氣在左寸、地左間之氣在左尺。

 

右間之氣在右尺,所以少陰司天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寸之脈俱不應。

 

厥陰司天,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而少陰在左,其右寸之脈不應。

 

太陰司天,則左間少陽,右間少陰,而少陰在右,其左寸之脈不應。

 

故曰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者此也。

 

少陰在泉,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尺之脈俱不應。

 

厥陰在泉,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而少陰在左,其左尺之脈不應。

 

太陰在泉、則左間少陽,右間少陰,而少陰在右,其右尺之脈不應也。

 

故曰南政之歲,三陰在泉,則尺不應者此也。

 

從其氣則和者,陰陽各當尺寸本位也。

 

違其氣則病者,即所謂陰陽或不當其位,或迭移其位,或失守其位,或尺寸反,或陰陽交也。

 

南北二政,內行運法,甲乙為南政,余四運為北政。

 

南政同天在泉,皆行土運,其余北政,皆以在泉行運,如此政巳亥,厥陰司天則行在泉少陽火運。

 

又如寅卯,少陽司天則行,在泉厥陰木運,余仿此。

 

惟有北政辰戌年,太陽司天當行,在泉太陰土運,緣北政以臣,不敢行君之令,故行金運,是土之子,以足木火金水四運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21:33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