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真言論篇】
金匱真言論篇
《金匱真言論》曰:春氣者病在頭,(肝之應也。)
夏氣者病在臟,(心之應也。)
秋氣者病在肩背,(肺之應也。)
冬氣者病在四肢。
(四肢氣少,寒毒善傷,隨所受邪,則為病處。)
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冬則精氣伏藏,陽不妄升,故春無溫病也。)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日主陽盛,故曰陽中之陽。
黃昏陰盔,故曰陽中之陰。
陽氣主晝,故平旦至黃昏,皆為天之陽,而中復有陰陽之殊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雞鳴陽氣未出,故曰天之陰,平旦陽氣已升,故曰陰中之陽。)
故人亦應之。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
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臟,謂五神臟。
腑,謂六化腑。)
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故背為陽,陽中陽,心也;(心為陽臟,位處上焦,以陽居陽,故為陽中之陽。
《靈樞》曰:心為牡臟。
牡,陽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肺為陰臟,位於上焦,以陽居陰,故謂陰中之陰。
《靈樞》曰:肺為牝臟。
牝,陰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腎為陰臟,位處下焦,以陰居陰,故謂陰中之陰。
《靈樞》曰:腎為牝臟。
牝,陰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肝為陽臟,位處中焦,以陽居陰,故謂陰中之陽。
《靈樞》曰:肝為牡臟。
牡,陽也。
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脾為陰臟,位處中焦,以太陰居陰,故謂陰中之至陰。
《靈樞》曰:脾為牝臟,牝,陰也。
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以其氣象參合,故能上應於天。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