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十九 針刺類 經脈應天地呼吸分補瀉259】
(《素問‧離合真邪論》)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
(針經之數,共八十一篇也。)
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瀉於榮輸,余知之矣。
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榮衛傾移,謂陰陽偏勝,則虛實內生而為病,非邪氣在經之謂也。)
余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患何如? 取之奈何?
岐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
(宿,謂二十八宿。
度,謂三百六十五度。
經水,謂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河濟漳,以合人之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也。)
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
(人氣與天地相通,故溫和寒冷暑熱卒風暴至,而經脈之應,必隨時為變,邪之中人亦然也,詳如下文。
泣,澀同。
隴,隆同。)
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
(邪氣之自外而入者,或為凝泣,或為淖澤,皆由於寒熱之變。
其入客於經,亦如經水之得風,即血脈之得氣也,故致經脈亦時隴起。
蓋邪在脈中,無非 隨正氣往來以為之動靜耳。
循循,隨順貌。
淖,乃豹切。)
至其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
(邪氣隨脈,必至寸口,有邪則隴起而大,無邪則平和而小,隨其所在而為形見,故行無常處。)
在陰與陽,不可為度。
(隨陽經則入陽分,隨陰經則入陰分。)
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見邪所在,則當遏之。
遏者,製也。
早絕其路,庶無深大之害。
三部九候,詳脈色類五。)
吸則內針,無令氣忤,(此下言呼吸補瀉之法也。
吸則內針,瀉其實也。
蓋吸則氣至而盛,迎而奪之,其氣可泄,所謂刺實者,刺其來也。
去其逆氣,故令無忤。)
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前氣未除,後氣將至,故當靜留其針,俟而瀉之,無令邪氣復布也。)
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邪氣未泄,候病者再吸,乃轉其針。
轉,搓轉也,謂之催氣。
得氣為故,以針下得氣之故為度也。)
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入氣曰吸,出氣曰呼。
引,引退也。
去,出針也。
候呼引至其門,則氣去不能復聚;呼盡乃離其穴,則大邪之氣隨泄而散,經氣以平,故謂之瀉。
《調經論》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先以手捫摸其處,欲令血氣溫舒也。
捫,音門。)
切而散之,(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氣之行散也。)
推而按之,(再以指揉按其肌膚,欲針道之流利也。)
彈而怒之,(以指彈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則氣必隨之,故脈絡 滿如怒起也。)
抓而下之,(用法如前,然後以左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針也。
抓,爪同,又平、去二聲。)
通而取之,(下針之後,必候氣通以取其疾,如下文者。)
外引其門,以閉其神,(門,穴門也。
此得氣出針之法,詳下文。)
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此詳言用補之法也。
呼盡則氣出,氣出內針,追而濟之也,故虛者可實,所謂刺虛者刺其去也。
氣至義見後,為故義如前。)
如待所貴,不知日暮,(靜以久留,以候氣至,如待貴人,毋厭毋忽也。)
其氣以至,適而自護,(以,已同。
適,調適也。
護,愛護也。
《寶命全形論》曰︰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即此謂也。
義如下文。)
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候吸引針則氣充於內,推闔其門則氣固於外,神存氣留故謂之補。
《調經論》曰︰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愚按︰近代用針撮要,凡足以發明本經、開導後人等法,有不可不知者。
如用針之道,以氣為主,知虛知實,方可無誤。
虛則脈虛而為痒為麻,實則脈實而為腫為痛。
虛則補之,氣至則實;實則瀉之,氣去則虛。
故用補用瀉,必於呼吸之際,隨氣下針,則其要也。
下針之法,先以左手捫摸其處,隨用大指爪重按切掐其穴,右手置針於穴上。
凡用補者,令病患咳嗽一聲,隨嗽下針,氣出針入。
初刺入皮,天之分也;少停進針,次至肉中,人之分也;又停進針,至於筋骨之間,地之分也。
然深淺隨宜,各有所用。
針入之後,將針搖動搓彈,謂之催氣。
覺針下沉緊,倒針朝病,向內搓轉,用法補之。
或針下氣熱,是氣至足矣,令病者吸氣一口,退針至人之分,候吸出針,急以指按其穴,此補法也。
凡用瀉者,令其吸氣,隨吸入針,針與氣俱內。
初至天分,少停進針,直至於地,亦深淺隨宜而用。
卻細細搖動,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以催其氣。
約行五六次,覺針下氣緊,即倒針迎氣,向外搓轉以用瀉法。
停之良久,退至人分,隨嗽出針,不閉其穴,此為瀉法。
故曰欲補先呼後吸,欲瀉先吸後呼,即此法也。
所謂轉針者,搓轉其針,如搓線之狀,慢慢轉之,勿令太緊,瀉左則左轉,瀉右則右轉,故曰拈針向外瀉之方,拈針向內補之訣也。
所謂候氣者,必使患者精神已潮,而後可入針;針既入矣,又必使患者精神寧定,而後可行氣。
若氣不潮針,則輕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未可刺也。
必候神氣既至,針下緊澀,便可依法施用。
入針後輕浮虛滑遲慢,如閑居靜室、寂然無聞者,乃氣之未到;入針後沉重澀滯緊實,如魚吞釣、或沉或浮而動者,乃氣之已來。
虛則推內進搓以補其氣,實在循捫彈怒以引其氣。
氣未至則以手循攝,以爪切 ,以針搖動,進拈搓彈,其氣必至。
氣既至,必審寒熱而施治。
刺熱須其寒者,必留針候其陰氣隆至也,刺寒須其熱者,必留針候其陽氣隆至也,然後可以出針。
然氣至速者,效亦速而病易痊;氣至遲者,效亦遲而病難愈。
生者澀而死者虛,候氣不至,必死無疑,此因氣可知吉凶也。
所謂出針者,病勢既退,針氣必松;病未退者,針氣固澀,推之不動,轉之不移,此為邪氣吸拔其針。
真氣未至,不可出而出之,其病即復,必須再施補瀉以待其氣,直候微松,方可出針豆許,搖而少停,補者候吸,徐出針而急按其穴;瀉者候呼,疾出針而不閉其穴。
故曰下針貴遲,太急傷血;出針貴緩,太急傷氣也。
所謂迎隨者,如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逆其氣為迎為瀉,順其氣為隨為補也。
所謂血氣多少者,如陽明多血多氣,刺之者出血氣;太陽厥陰多血少氣,刺之者出血惡氣;少陽少陰太陰多氣少血,刺之者出氣惡血也。
所謂子母補瀉者,濟母益其不足,奪子平其有餘。
如心病虛者補其肝木,心病實者瀉其脾土,故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然本經亦有補瀉,心虛者取少海之水,所以伐其勝也;心實者取少府之火,所以泄其實也。
又如貴賤之體有不同者,賤者硬而貴者脆也。
男女之取法有異者,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氣早在下而晚在上;午前為早屬陽,午後為晚屬陰。
男女上下,其分在腰,足不過膝,手不過肘,補瀉之宜,各有其時也。
又如陰陽經穴取各有法者,凡陽部陽經多在筋骨之側,必取之骨旁陷下者為真,如合谷、三裡、陽陵泉之類是也。
凡陰部陰經,必取於 隙之間動脈應手者為真,如箕門、五裡、太沖之類是也。
至於針製有九,所以應陽九之數也。
針義有五,所以合五行之用也。
古人以砭石,後人代以九針,其體則金也。
長短小大各隨所宜,其勁直象木也。
川原壅塞,可決於江河,血氣凝滯,可疏於經絡,其流通象水也。
將欲行針,先摸其穴,含針於口,然後刺之,借我之陽氣,資彼之虛寒,其氣溫象火也。
入針以按,出針以捫,按者鎮其氣道,捫者閉其氣門,其填補象土也。
諸如此類,皆針家之要,所不可不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