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9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兒育女不能照書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18:3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2-9-7 00:45 編輯

養兒育女不能照書養

 

洪蘭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念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

 

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我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你說的是哪一道菜?」 

 

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趁洗碗時告訴朋友,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她也不願意如此,她是照書在教,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中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導致親子之間不愉快的情緒,要了解孩子是表達心情,父母要耐心聆聽,寬心對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畏懼與不安。」

 

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我問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

 

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以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直話直說不懂得修飾」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上面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如此說,更何況是跟自己的媽媽。

 

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會聽得進去。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

 

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了。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伊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是不會留下人格的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    

 

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處罰,他可以接受,孩子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挫折有時是品格的鍛鍊,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危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

 

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恐怕還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做不對時更需要告誡,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

 

孩子的安全感不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是很感慨。

 

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

 

「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坊間有不少的「親子教養」之類的書,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

 

養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不可以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um8U4X6fERkIQ0UJEquDAQNprN.C/article?mid=53228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1 財富 -600 銀幣 -1000 收起 理由
巨蟹龍 廉貞 違反發文格式規定。已修正。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3 15:15 , Processed in 0.1093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