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太多,孩子沒責任心】
經常輔導中輟生的少年保護官盧蘇偉認為,現在的孩子表現「幼齡化」,大學生還像小學生,例如開學前返校,爸媽還要開車子一路把他和行李送到宿舍門口,原因在父母呵護過度,不肯放手。
「我們常講親職教育,談父母的教養責任,卻忽略了『子職教育』,孩子也有他的職責,就是學習去喜歡他應該做的事,喜歡他的責任。」
而且,父母急切地填塞知識給孩子,往往剝奪他們從探索中學到東西的樂趣。
台灣師大特教系教授洪儷瑜指出,以前的孩子也許學得不多,但有比較多機會可以自己慢慢摸索、體驗生活,因為親身經歷過,想忘都忘不了。
但現在的孩子靠補習,被動接受重點和答案,想記都記不住,而且也失去了自己主動找答案的興趣。
此外,一直被動接受大人要求的學習,孩子也會疑惑,「我為什麼要學這個,又用不到!」
親子教育專家柯志恩指出,如果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意義,也會令他們提不起勁學習。
盧蘇偉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學習獨立,有些事父母應該讓他自己決定,例如做功課、準備考試、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為課業負責。
不然父母在小孩身邊又盯又?寣A也無法讓他想要主動學習。
著名的幼教專家蒙特梭利曾說,成人對孩子發展最大的「干擾」,就是企圖以自己取代孩子,幫孩子行動。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um8U4X6fERkIQ0UJEquDAQNprN.C/article?mid=38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