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五 脈色類 三部九候51】
(素問三部九候論)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
余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
(屬,付也。
著,紀也。
歃血,飲血而誓也。
數,上聲。
歃。
所甲切。)
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
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
(天地雖大,萬物雖多,莫有能出乎數者,數道大矣,故曰至數。)
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數始於一而終於九,天地自然之數也。
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太極營運乎其中,陽九之數也。
又如四象之位,則老陽一,少陰二,少陽三,老陰四;四象之數,則老陽九,少陰八,少陽七,老陰六。
以一二三四,連九八七六,而五居乎中,亦陽九之數也。
故以天而言歲,則一歲統四季,一季統九十日,是天數之九也。
以地而言位,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位中宮,是洛書之九也。
以人而言事,則黃鐘之數起於九,九而九之,則九九八十一分,以為萬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
九數之外是為十,十則復變為一矣,故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
(一者奇也,故應天。
二者偶也,故應地。
三者參也,故應人。
故曰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所謂三才也。
三而三之,以應九野。
九野者,即洛書九宮、禹貢九州之義,詳見九宮星野等圖。)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謂之三才。
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謂之三部。
於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謂之三候。
三而三之,是謂三部九候。
其通身經隧由此出入,故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而除邪疾也。
愚按︰三部九候,本經明指人身上中下動脈如下文所云者,蓋上古診法,於人身三部九候之脈,各有所候,以診諸臟之氣,而針除邪疾,非獨以寸口為言也。
如仲景脈法,上取寸口,下取趺陽,是亦此意。
觀十八難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
乃單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診,後世言脈者皆宗之,雖亦診家捷法,然非軒岐本旨,學人當並詳其義。)
帝曰︰何謂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侯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
(指而導之,言必受師之指授,庶得其真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額旁動脈,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脈氣所行也。)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兩頰動脈,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脈氣所行也。)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
(耳前動脈,即和 之分,手少陽脈氣所行也。)
中部天,手太陰也;(掌後寸口動脈,經渠之次,肺經脈氣所行也。)
中部地,手陽明也;(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動脈,合谷之次,大腸經脈氣所行也。)
中部人,手少陰也。
(掌後銳骨下動脈,神門之次,心經脈氣所行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氣沖下三寸動脈,五裡之分,肝經脈氣所行也,臥而取之。
女子取太沖,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
下部地,足少陰也;(內踝後跟骨旁動脈,太溪之分,腎經脈氣所行也。)
下部人,足太陰也。
(魚腹上越筋間動脈,直五裡下箕門之分,沉取乃得之,脾經脈氣所行也。
若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上之沖陽。)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陰脈也,故以候肝。)
地以候腎,(足少陰脈也,故以候腎。)
人以候脾胃之氣。
(足太陰脈也,脾胃以膜相連,故可以候脾胃之氣。)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肺,(手太陰脈也,故以候肺。)
地以候胸中之氣,(手陽明大腸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胃脘通於胸中,故以候胸中。)
人以候心。
(手少陰脈也,故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頭角之氣,(兩額動脈,故以候頭角。)
地以候口齒之氣,(兩頰動脈,故以候口齒。)
人以候耳目之氣。
(耳前動脈,故以候耳目。)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上部中部下部各有天地人,是為三部九候。)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
故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
(九野義見前。
九藏,即上文九候之謂。
神藏五,以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
形藏四,即頭角、耳目、口齒、胸中。
共為九藏。
此言人之九藏,正應地之九野,乃合於天地之至數。)
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色者神之幟,臟者神之舍,其色夭者其神去,其神去者其臟敗,故必死矣。
夭者,枯暗不澤而色異常也。)
帝曰︰以侯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候,謂診候其病情。
度,謂度量其虛實。
形之肥瘦者,針有淺深之異,如逆順肥瘦篇之謂者是也。
病之虛實者,治有補瀉之殊,如終始篇、九針、針解等篇者是也。
此雖以針法為言,而用藥者亦可以類推矣。
愚按︰上古針治之法,必察三部九候之脈証,以調九藏之盛衰;今之人,但知按穴以求病,而於諸經虛實之理,茫然不知,曰神曰聖之罕聞者,其在失其本耳。
瀉,去聲。)
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凡有瘀血在脈而為壅塞者,必先刺去壅滯,而後可調虛實也。)
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凡病甚者,奏功非易,故不必問其效之遲速,但當以血氣平和為期則耳。
此與後二十五章同篇,所當互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