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2-9-5 23:33 編輯
【天下不是的父母】
【聯合報╱王正方】 2009.01.17 03:15 am 北京大學單獨招生,規章中原有項錄取條件是;考生必須孝順父母,若有人舉出不孝事證,成績再好也不錄取。
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
盡孝道的理論根據是父母養育兒女的恩重如山,是一種無條件的奉獻。
紅樓夢的「好了歌」
有一句:「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卻道出許多無奈,古今中外孝子孝女十分罕見,提倡孝道甚有必要。
提倡孝道 本性外的道德觀
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說指出,要盡心養護幼獸,族群才能延續,客觀需要成為本能。
紀錄片見到母鹿奮勇擊退獅子保護小鹿的鏡頭,令人動容。
動物界沒有孝道,中國人指小鹿小羊跪著吃奶,是感恩盡孝,未免太扯。
人類自命為萬物之靈,才提倡孝道,年長的父母安享天年,算是文明的表現。
但這是動物本性之外的道德訴求,孝道不彰並不意外。
當今為人父母的,有幾位敢拍胸脯說:
我們依動物本性,全心全力照顧養育好了下一代!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值得商榷。
歐巴馬的父親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他在夏威夷留學時,停妻再娶,得一子後遠赴哈佛大學讀法律,兩年後離婚,回肯亞做官去了。
歐巴馬十歲才和他父親重逢,相聚一星期,父子再也沒見過面。
老歐巴馬結婚四次,兒女成群、酗酒、玩女人、粗暴不仁,不久因車禍去世。
歐巴馬很懷念父親,成年後去了趟肯亞,拜祭亡父的墳墓,陪了祖母一段時日,算是今之孝子了。
投射自我 硬逼孩子去補習
管生不管養的例子不勝枚舉。
棄養小孩,或是生下來就交給老人家帶,因為忙不過來,要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另外的極端是對子女溺愛不明,縱容嬌慣。
把小孩餵成超級巨嬰,玩具、名牌服飾、電子遊戲等等,有求必應。
花大錢送孩子去各式各樣的課餘訓練班上課,美其名曰提高孩子的競爭力,把天性活潑的小朋友累成愁眉苦臉的小老頭。
成長中的最大樂趣就是玩鬧,全部被剝奪。
父母把今生達不到的宿願(其實是夢想),硬投射在子女身上,逼他們成為音樂家、醫生、科學家。
子女要為父母未完成的幻覺活著,這種父愛、母愛是自我的延伸,鹿和牛都沒這一套。
更加不堪的有;父親打死自己親生的小孩,因為孩子哭鬧。
十一個月的娃兒太吵,大人插了兩根針在娃兒的大腿中。
三歲大的孩子被打到顱內出血,謊報是小孩自己摔的。
父親把幾個小孩關在閣樓許多年,成了弱智兒童。
台灣的社會新聞充滿了這些。
不負責任 連禽獸都算不上
某大法師說,父母子女的關係不外四種:還債、討債、報恩、報怨。
一飲一啄莫非前緣,善了前緣不種惡因便好。
不信轉世輪迴的西方人發展了「好朋友」理論,父母子女理想的關係是成為好朋友,平等、尊重、關懷、保持適當的距離,融洽和諧。
做好朋友得花時間建立友誼,動輒拿小孩當出氣筒,高興了就賞把鈔票,平時只顧到自己,也不符合交友之道。
都起自男貪女愛,有意或無意地生下小孩,人家原本可以不來。
不孝兒女的確是未能盡到做人的本分,不盡責的父母則根本還不符合做禽獸的條件。請看看「動物世界」頻道,動物是怎麼養幼獸的。
偶爾接獲兒女的關懷慰問,甚至於相聚一堂,就該慶幸感動,自己還算是個負責任的動物吧!
(本文作者為電影導演)
【2009/01/17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