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老老餘編(上) 養老新書鈔2416】
文公家禮曰︰子事父母,婦事舅姑。
天欲明,咸起盥漱,櫛總,具冠帶。
昧爽,適父母舅姑之所省問。
父母舅姑起,子供湯藥,婦具晨羞,供具畢乃退,各從其事。
《內則》曰︰子事父母,婦事舅姑。
雞初鳴適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氣怡聲,問衣懊寒、疾痛、 癢,而敬抑搔之。
(怡,悅也。
,瘡也。
抑,按也。
搔,摩也。
溫公曰︰丈夫作揖,婦人隨小拜,問侍者︰夜來安否?何如?侍曰安,乃退。
其或不安節,則侍者以告。
此即禮之(晨省之道也。)
出則或先或後而敬扶持之。
(先後,隨時更也。)
進盥,少者捧盤,長者捧水請沃盥上,卒授巾。
(盤,承盥水者。)
問所欲而敬進之。
(所欲如下文 ○ 之類。)
柔色以溫之。
(溫,和也,承尊者必和顏色也。)
○ 、(粥也,稠者為,而稀者為○ 。)
酒醴、(濃者為酒,薄者為醴。)
羹、(魚肉為羹, 之為菜。)
菽麥 稻黍粱秫,(菽,大豆也。
,麻也。
稻黍粱秫,皆米也。)
唯所欲。
(隨所愛。)
棗栗飴蜜以甘之,(飴,餳也。
四者味皆甘。)
堇 榆免薨 以滑之,(堇與 相類, 與榆相類,四物新者日免;乾者曰薨;,溲也;,滑也。
數者性甘滑。)
脂膏以澤之。
(脂膏亦類也。
角者曰脂,無魚者曰膏。
二者皆脂而澤者也。)
父母舅姑必嘗之而後退。
(尊長舉箸,子婦乃各退就食。
溫公曰︰藥物乃關身之切務,人子當始自檢數,調煮供進,不可但委婢仆。
脫若有誤,即其禍不測。
晨羞,俗謂點心。
《易》曰在中饋,《詩》早惟酒食是議。
凡烹調飲膳,婦人之職也。
近年婦女驕倨,皆不肯入庖廚。
今縱不親執刀尺,亦當檢校監視,務令精潔。
劉氏曰︰問其意之所欲食者,則敬順其心以進之,和柔其色以溫之,芬芳其意以奉之,庶其親喜而不厭也。
孝子之事其親,必養其志,常使欣欣,樂其子之能養。)
《曲禮》曰︰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定,安其床荐也,省,問其定否何如。
溫公曰︰父母舅姑將寢,則安置而退。
丈夫作揖,婦人小拜,安置。
此即禮之昏定也。)
老萊子少以孝行食親,年七十父母俱存,著五色斑爛之衣為嬰兒戲於親之側,言不稱老,為親取食,上堂足跌而偃,困臥地為嬰兒啼,或弄雛於親側,欲親之喜。
身老壽而雙親俱慶,亙古今鮮儷者也。
東漢黃香事父,竭力致養,暑則扇床枕,寒則以身溫席。
晉王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隆冬盛寒,體常無全衣,而親極滋味,二人孝行甚相類也。
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從後。
長文尚少,載之車上。
既至,荀使淑慈應門,慈明行酒,余六龍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於時奏真人東行,兩家父子會聚之樂至矣哉﹗(陳,字仲弓,為太丘長。
荀淑,舉方正,補朗陵候相。
紀,字元方,長子,至德絕俗,與 高名並著,而弟諶又配之。
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號三君。
諶,字季方。
淑有八子,時曰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署其裡為高陽裡,號曰八龍。
於時德星聚,太史奏上︰五百裡有賢人樂也。)
有客詣陳太丘,談鋒甚敏。
太丘令元方、季方炊飯。
太丘問炊飲遲,元方長跪曰︰君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簞,今皆成糜。
太丘曰︰爾頗有所識否?二子長跪︰俱記,言無遺失。
太丘曰︰如此俱成糜自可,何必飯耶?柳 曰;崔山南昆弟子孫之盛,鄉族罕比。
山南曾祖王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日櫛縱笄拜於階下,即升堂乳其姑,長孫夫人不粒食數年而康寧。
一日疾病,長幼咸萃,宣言無以報新婦恩,願新婦有子有孫皆如新婦孝敬,則崔之門安得不昌乎?東漢姜詩事母至孝,妻奉順尤篤。
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裡,妻常溯流而汲。
姑嗜魚,又不能獨食。
夫婦常力作供,呼鄰母共之。
舍側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輒出雙鯉魚常以供二母之膳。
子婦同心竭力以致其養,不易得也。
節孝徐先生事母謹嚴,非有大故未嘗去其側。
日具太夫人所嗜,或不獲,即奔走 市,若有所亡。
人或慕其純孝,損直以售之。
親戚故人或致甘,誠不至禮不恭,弗受也。
所奉饌皆手自調味。
太夫人飲食時,先生率家人在左上為兒戲,或謳歌以悅之。
故太夫人雖在窮巷,而奉養與富貴家等,無須臾不快也。
任元受事母盡孝,母老,多疾病,未嘗離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
其得疾之由,或以飲食,或以燥濕,或以語話稍多,或以愛喜稍過,盡言皆朝暮候之,無毫發不盡。
五臟六腑中事,皆洞見曲折,不待切脈而後知,故用藥必效,雖名醫不逮也。
張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幕,元受力辭曰︰盡言方養親,使得一神丹可以長生,必持以遺母,不以獻公也,況能舍母而與公軍事邪?魏公太息而許之。
程明道先生曰︰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醫。
陸放翁曰︰先公守南都時,直秘閣張山者,開封人,判留司御史台事,年八十餘矣,視聽,步履,飲食悉如少壯。
或問︰何術至此?曰︰吾無他術,但頃嘗遇異人授一藥,服之數年,未嘗一日輟耳。
其方用香附子、薑黃、甘草三物同未之沸湯點,晨起空心服二三錢,名降氣湯。
以為人所以多疾病者,多由火起不降,放下虛而上實,此藥能導之使歸下耳。
鄉人有效之者,或返致虛弱,蓋香附、薑黃瀉氣太甚而然,不知山南何以獨能取效如此,意其別有他術,特記此藥以語人耳。
及渡江,見一武官王升者,亦七十餘矣,康健無病,問何所服藥?則與山南相同,而後知人之於藥各有所宜,不可強也。
吳隱之事母孝謹,與太常韓康伯鄰居。
康伯母,賢明婦人也。
謂康伯曰︰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某人。
及康伯為吏部,隱之遂階清級。
古人以孝行取人,賢明之婦亦知此義。
呂侍講言︰孝子事親,須事事躬親,不可委之使令也。
嘗說《谷梁》言,天子親耕以供粢盛,王後親蠶以供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祖彌,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
此說最盡事親之道。
又說為人子者,聽於無聲,視於無形,未嘗頃刻離親也。
事親如天,頃刻離親則有時而違天,天不可得而遠也。
(呂侍講,字原明,申國正獻公公著之長子。
正獻公居家簡重寡默,不以事物輕心。
而申國夫人性嚴有法度,雖甚愛公,然教公事事循蹈規矩。
甫七歲祁寒暑雨侍立終日,不命坐,不敢坐也。
日必冠帶以見長者,平居雖盛熱,在父母長者之側不得去巾、 、縛、,衣服唯謹,行步出入無得入茶肆、酒肆。
市井裡巷之語、鄭衛之音未嘗一經於可。
內則正獻公與申國夫人數訓之嚴,外有焦先生千之字伯強化導之篤,故公德器成就,大異眾人。
公常言︰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司馬溫公曰︰凡諸卑幼事無大小,毋得專行,必咨稟於家長。
又曰︰凡子受父母之命,必藉記而佩之,時省而速行之,事畢則返命焉。
或所命有所不可行者,則和色柔聲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許然後改之;若不許,苟於事無大害者亦當曲從。
若以父母之命為非,而直行己志,雖所執皆善,猶為不順之子,況未必是乎?司馬溫公與其兄伯康友愛尤篤,伯康年將八十,公奉之如嚴父,保之如嬰兒,每食少頃則問曰︰得無飢乎?天少冷則拊背曰︰衣得無薄乎?范忠宣知襄城縣,承事伯兄,照管湯藥,飲食居處衣服必躬必親,如孝子之事嚴父。
事親從兄,仁義之實,敬愛之理,與生俱生,仁之至義之盡也。
唐伸俊年八十五六極康寧,自言少時因讀千字文有所悟,謂心動神疲四字也。
平生遇事未嘗動心,故老而不衰。
太醫孫君,字景初,自號四休居士。
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山谷曰︰此安樂之法也。
夫少欲者不替之家也,知足者極樂之國也。
四休家有三畝園,花木鬱鬱,客來煮茗,談上都貴游,人閑可喜事,或茗寒酒冷,賓主皆忘。
其居與余相望,暇則步草徑相尋,故作小詩遺家僮歌之,以侑酒茗,詩曰︰太醫診得人間病,安樂延年萬事休。
又曰︰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
欲知四休安樂法,聽取山谷老人詩。
山谷四印云︰我提養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贈君。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萬言萬富,不如一默。
無可簡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醫,自覺兩踵生光輝。
團蒲日靜鳥吟時,爐薰一炷試觀之。
四休四印,老少富貧,普同受用。
東坡云︰舊說南陽有菊水,水甘而清,居民三十餘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見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發,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
道人中往往多有壽者。
陸放翁云︰青城山人巢居,食松面,年九十矣。
人有謁之者,但粲然一笑,有所請問,則托言病聵,一語不肯答。
予嘗見之於丈人觀道院。
忽自語養生曰︰為國家致太平與長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
且當守國使不亂,以待奇才之出;衛生使不夭,以須異人之至。
不亂不夭,皆不待異術,惟謹而已。
予大喜,從而叩之,則已復言聵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