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土成金 自來水淤泥變建材】
更新日期:2010/12/07 04:11
台大團隊研發新技術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台大環境工程所、台北自來水處全球首創把自來水廠淨水後的淤泥,加入固化劑,未來可取代混凝土中三十%的細粒砂石,這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新技術,既環保又省錢,並獲選為TOP5最佳海報論文獎。
這項研究是台大環工所特聘教授駱尚廉、博士李育輯、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副處長陳曼莉、工務所主任蔡鐘洲四人合作,在今年國際水協會(IWA)舉辦的「世界水會議及展覽會」發表。
獲選TOP5最佳海報論文獎
在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擔任工程師的李育輯分析,水中會有許多泥沙及懸浮固體,因此,自來水淨水場利用明礬、多元氯化鋁,讓水中的濁度物質沈澱為淤泥,並製成淤泥餅。
目前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應台北市、部分台北縣區域的自來水,根據估算,每年淨水過程生成的淤泥餅約七萬公噸。
李育輯指出,這些淤泥餅通常會尋找地方掩埋,或送往東部的水泥廠做為水泥原料,然而台灣愈來愈難找到掩埋地點,且砂石車長途運送,成本既高,交通安全亦有疑慮。他們因此投入自來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的研發。
李育輯指出,經過長期的研發,把淤泥餅、水泥、固化劑等多種配料混合混凝土,可做為一般建築使用的混凝土中三十%的砂石配料。
駱尚廉強調,這項研發已通過台大環工所的壓力測試,可作為一般建築的原料,但仍需要環保署訂定再利用的標準。
李育輯估算,這項研發如果應用,可以減少約三十%河砂中細粒砂石的開採使用量,同時減少淤泥掩埋量,大量的淤泥餅可就近送往自來水廠近郊的營造商直接進行混凝土生產,省下運輸成本,兼具環保、減廢及省錢的效果。
可望減少30%河砂開採
駱尚廉教授是國際水協會中唯一的華人會士,他發表的「以奈米零價鐵降解與吸附水中的三氯乙烯」研究,可改善地下水污染,降低致癌機率;至於「以奈米零價鐵還原水中硝酸鹽的動力學」,則是透過研發特殊材料,把水中的硝酸鹽還原,可改善嬰兒喝入硝酸鹽含量過高的沖泡奶粉所導致的「藍嬰症」。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12/5/2iupc.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