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ljx0012 於 2012-5-27 17:39 編輯
太空飛翔……
今天我越過阿波羅航天服,直接寫航天員在太空艙外活動中使用的機動裝置,主要原因是神舟七號下半年就將升空,中國的航天員即將實現太空行走(EVA)。
據報道,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誌說,中國首次航天員出艙活動“不系帶,直接出艙”。
這和以前的報道正好相反,難道中國已經研制出了艙外機動裝置,否則怎麽敢說這樣的話? 因此,今天我用這篇小文簡單回顧航天史上使用過和未使用過的航天員艙外機動裝置,等到中國首次EVA的更多細節披露出來時,大家心裏就有個數了。
系繩也就是臍帶是最早的艙外活動裝置,我想大家對這種簡單東東沒什麽興趣,概括地說,它的優點是成本低、工作可靠,缺點是限制活動範圍、易發生纏繞。
前天那篇文章中有一幅照片,我讓大家猜美國航天員懷特右手拿的是什麽,有幾位答對或者接近正確答案。
懷特手上的設備是美國第一種投入使用的艙外機動裝置——手提式機動裝置(HHMU),它外形有點像帶著儲罐的手槍。
這把“槍”靠噴出罐內的壓縮空氣產生的反作用力機動,有3個噴嘴,1個朝前,2個朝後。
懷特在太空獨自起舞了23分鐘,望著腳下美麗的夏威夷海域不禁感嘆:“我覺得自個兒就像一百萬美元。”
寫到這裏我也不禁感嘆,美國人真是個物質民族,飄在太空抒發情感也不忘一個錢字。
這張照片是懷特飄過搭檔麥克迪維特的窗口時由後者拍攝的,懷特右手拿的正是HHMU 其實這種單手持握的噴氣機動槍並不好用,因為它的力度和方向都不好控制,而且完全依靠航天員的感官判斷進行決策,發出的指令往往不準,懷特用得很不爽,回到地面後就建議開發新裝備了。
這就說到雙子座9A任務了。
此任務指令長是托馬斯•P.•斯塔福德,駕駛員尤金•A.•塞爾南。
本來這次任務輪不到他倆,正選雙子座9任務乘員組是小埃利奧特•M.•希和查爾斯•A.•巴塞特二世,這兩位公認的優秀飛行員在駕駛T-38教練機飛往麥克唐納公司位於聖路易斯的工廠,快到目的地時,他們一頭撞進了該廠101車間,最後摔在旁邊的停車場上,不但自己不幸喪生,而且連累了地面的14個人。
詭異的是,101車間裏正在生產的產品正是他們即將駛往太空的的雙子座9號飛船。
希和巴塞特
希和巴塞特遇難後,斯塔福德與塞爾南成了新任務的正選乘員組。
他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與“加力目標對接接合器”(ATDA)進行交會對接實驗,二是試驗新一代EVA裝備:航天員機動裝置(AMU)。
AMU是一個背包形狀的裝置,重75千克,使用過氧化氫作推進介質,有24個噴嘴,可以提供76.2米/秒的速度增量。
嚴格來說,AMU和NASA的阿波羅計劃無關,是美國空軍為軍用空間站MOL配套研制的。
有了它航天員就可以不受臍帶的束縛,繞著飛船和空間站的外殼飛行、作業。
沒想到禍不單行,先期發射ATDA時火箭出了故障,ATDA很快掉進了大西洋,只能重新制造ATDA,雙子座9任務也隨之更名為雙子座9A任務。
1966年6月3日,第二次發射成功了。
交會很順利,可是對接出了問題:ATDA的整流罩沒有完全打開,張著兩瓣整流罩露出ATDA,用斯塔福德的話說,“活像一條憤怒的短吻鱷”。
對接不成那就趕緊試驗AMU吧。
幹這活的是塞爾南,AMU沒放在雙子座飛船艙內,而是固定在飛船的“屁股”上,塞爾南要爬過整個飛船到後部去“穿”上AMU。
正是這一程序設計導致了問題:塞爾南頭盔的面窗凝結了水汽,在微重力環境下出艙行走已經很難了,再反過背去穿上一塊硬梆梆的鐵坨就更難了,加上他的頭盔面窗能見度很差,雖然塞爾南竭盡全力想完成任務,但經過長時間努力後,塞爾南體力耗盡,近乎虛脫,不得不無功而返。
就這樣,美國第二代出艙機動裝置惟一一次試驗宣告失敗。
下一次出艙機動裝置試驗要等到18年後了。
筋疲力竭的塞爾南在回艙前奮力拍了一張照片
美國人忙著試驗他們簡陋的機動裝置時,蘇聯人也沒閑著。
為給空間站上的航天員提供機動工具,“星辰”1961年開始研制代號DU-1機的動裝置。
和美國的設計不同,蘇聯一開始就考慮把機動裝置放在艙內,這就要充分註意該裝置的尺寸和安全性。
另一點不同的是,DU-1不是背包式設計,而是一個類似呼啦圈的東東,或者換一個比喻,有點像中國傳統社戲中的旱船。
航天員的腰部套在DU-1中間,操縱上面的開關進行機動。
DU-1的噴嘴很多,像蓮蓬似的,它在前後各有一個“蓮蓬”,進退自如。
我感到奇怪的是,它左右沒有噴嘴,難道蘇聯航天員只管前進和後退,其他方向就不要了?
難得見到的DU-1實物,畫面下方是它的尾部 可惜的是,這套裝置雖然造了出來,可是從未上過軌道,到底它在太空能有怎樣的表現,成了一個謎。
時間來到1980年代,美國度過了登月的激情年代,進入航天飛機時代。
與航天飛機配套的機動裝置也開發出來,1984年2月3日,布魯斯•麥坎德利斯首次利用載人機動飛行裝置(MMU)飛離挑戰者號航天飛機97米,在太空中毫無束縛地飛行了90分鐘。
相信下面這幅照片大家都很熟悉了。
照片的主人公就是麥坎德利斯和MMU。
MMU是一個大號“背包”,有兩個操縱臂,使用時伸到航天員手臂下,正好可以作個依托,上面有操作面板,航天員可以靈活地操作整個裝置。
MMU重154千克,推進劑是安全的氮氣,2個儲罐可裝11.8千克,8個角上共有24個噴嘴,分為兩組互為備份,最大可以提供20米/秒的速度增量。
說起來,MMU和中國航天還有一些淵源。
1984年2月,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釋放西聯星-6號衛星失敗。
同年11月14日,發現號航天飛機飛行到距離衛星9米的範圍,兩名航天員出艙,操縱MMU前往衛星,並引導航天飛機上的機械臂將衛星抓回貨艙。
衛星經修整後,被亞洲衛星通信公司購得,命名為亞洲一號。
1990年4月7日由長征三號火箭將亞洲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那次發射的直播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都記得,它開創了中國航天發射直播的先河。
抓獲西聯星-6號
很多人不知道,MMU只在1984年用過3次,此後再也沒有用過。
那麽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美國航天員太空行走靠的是什麽呢? 靠的是艙外活動救援簡易輔助裝置,英文縮寫SAFER。
美國人真能起名字,為了縮寫好聽,哪怕把正名給起得啰啰嗦嗦的。
SAFER可以認為是MMU的簡化版,全重只有37.6千克,減肥這麽有成效一方面是因為在結構上它簡化成了一個可以部分折疊的小長方體,而不是MMU那麽大一個椅背狀支架。
而是雖然它依然有24個噴嘴,但是只分布在4個角上,儲罐裏只裝1.36千克氮氣,最多提供4.52米/秒的速度增量,性能比MMU低了很多,但是已經能夠滿足NASA的要求了。
SAFER第一次露面是在1994年9月16日。
航天員馬克•李走出發現號航天飛機,試驗了艙外救援輔助裝置(SAFER),飛行時間639小時。
試驗證明SAFER設計合理,使用效果良好。
此後,美國EVA就由它一統天下了
SAFER與其上方的便攜式生命維持系統結合得恰到好處
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上的航天員執行STS—122飛行任時,把歐洲航天局建造的“哥倫布”實驗艙安裝到國際空間站上。
航天員背包下半部那個偏黃色的長方體就是SAFER 最後再說回蘇聯。
蘇聯也有一種類似MMU的機動裝置,它有很多名字,通俗一點的叫“太空自行車”,枯燥一點的叫21KS,或者SPK等等。
在這之前,蘇聯航天員進行EVA都靠系繩保證安全,很原始。
1984年,“星辰”開始研制21KS。
它的外形跟MMU挺像,有點MMU斯基的意思,性能也差不多,速度增量30米/秒。
但技術設計則不大一樣。
比如它全重218千克,比MMU重很多。
它有16個噴嘴,分布在4個角上,這倒跟SAFER一樣。
1990年2月1日,“太空自行車”第一次在和平號空間站上試用,航天員駕駛它飛離和平號45米遠,2月5日又使用了一次。
不知為什麽,此後“太空自行車”就一直固定在量子-2號艙段外,再也沒人過問,直到和平號墜入大氣層燒為灰燼。
太空自行車”為數不多的的表演
以上我把蘇美航天員出艙機動裝置簡單介紹了一遍,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中國的出艙機動裝置會是什麽樣子,性能如何,航天員駕駛它遨遊太空會有怎樣的感覺。
引自:http://bbs.news.163.com/bbs/mil/1017508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