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文化】
一、中國養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經曆了漫長的歲月。
遠古時代是養 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是中醫養生文化形成期。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社會日漸衰落下去,封建社會逐漸建立 、鞏固。
文化領域出現了“諸子峰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學術流派,中國古哲學開始 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影響著自然科學及其它科學的産生與發展。
中醫養生文化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中形成 ,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試從以下幾點分析: 1.中國古哲學對中醫養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
《周易》中的陰陽觀,《洪範》中的五行學說,莊子學說中 的精氣理論,一方面奠定了中醫養生理論的哲學基礎,一方面又直接構成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和概念。
如腎陰、 腎陽、脾氣、肝火等。
陰陽五行學說的引入,構建了中國特色的養生理論框架,把自然、社會、人的一切統統 納入這個結構之中,充分運用發揮古哲們的思辨能力,在當時實證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醫學家 們歸納總結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
直觀的經驗只能代代簡單重複相傳,而理性的認識可以擴大、提高、不斷豐 富。
中醫文化引入陰陽五行學說後,就開始超越經驗直觀,跨入理性思維的殿堂,不斷産生、豐富著中國醫學 的內涵,沿著這條道路不斷擴張、包容、吸收、發展,也使得中醫養生理論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中醫養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導作用。
道家泛指以老莊學說為 中心的哲學流派以及後世的道教而言。
代表作是《道德經》,其學術思想基礎是屬于自然主義的哲學。
道家的 宗旨之一是追求長生不老,通過養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許多道士同時又是名醫 藥學家、養生家,道家思想對養生文化有重大影響。
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氣、神等基本概念為中醫養生文化 所接受。
道家認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要素,萬物的生成與毀滅都是由于“氣”的凝聚或消散的緣故。
中醫的典 籍《內經》中提出人生有三寶:精、氣、神是也。
采用了道家的這些概念,中醫氣功學更把精氣神作為重要的 理論來指導練功。
其次,道家的重要思想為中醫養生文化吸收。
道家非常崇尚自然,提倡“返樸歸真”、“清 靜無為”,要人的思想安靜、清閑、少欲、使神志健全,精神內守。
再次,是道家修煉的一些具體方法也為中 醫養生文化所采用。
道士們的煉丹術對中醫藥養生的發展豐富作了很大貢獻。
尤其道家創立的崇尚自然、順乎 自然的氣功養生法,對中醫養生文化貢獻巨大。
由此可見,道家文化對中醫養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是巨 大的,以至有人認為是道家開創了養生文化。
3.儒家文化促進和豐富了中醫養生文化。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我國的官學,其主要特征是以“求 善”為目標的“倫理型”文化。
這種文化對養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響。
第一,儒家注意心理調整。
《中庸》雲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西漢董仲舒認為“欲惡度禮,動靜順性,喜怒正于中,憂懼反之正。”
“能以 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
醫學養生文化中這些思想也很明顯,《內經》:“智者之養生也……和喜怒而安 居處”,“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髒不受邪也”。
《養生延命錄》雲:“能中和者必久壽。”
第二,主張從倫理道德的修養來養性長壽。
儒家要求人們對封建倫理道德的履踐作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 的。
並把這種養性觀溶入中醫養生文化之中。
高尚聖潔的倫理觀既是人們自我人格完善的途徑,也是養生的重 要方法。
孔子提出“仁者壽”,大仁者必長壽,認為“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
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長壽之 路。
因此養身在養心,養心在養性,養性才能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就能真正延年益壽。
二、中醫養生文化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中醫養生文化在其曆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思想原則,這些原則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 的背景。
1.防重于治,未老養生的未病思想。
中醫古典醫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
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雲:“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 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
金元時期朱丹溪亦說:“與其治療于有病之後,不如攝養于先 病之前。”
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還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長生命是可以辦到的,這種預防為 主的養生思想告訴人們,必須自幼注意養生,平時注意養生,尤其在生命的轉折關頭,尤應高度注意養生。
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預防衰老疾病的發生,這種防病抗衰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 周易•系辭下》雲:“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這種注重矛盾轉化、防徽杜漸的辯證哲學思想是中國古哲學的 精華。
2.天人合一,形神一體的整體觀 中國傳統哲學十分強調自然界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整體,提出天人相應,天人感應等思想。
認為天地萬物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著的。
中醫養生文化中亦體現出這 種原則。
中醫養生學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這裏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整 體看待。
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
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會之中,不能離開社會群體而 生存。
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了的客 觀事實。
中醫養生從“天人相應”和“七情六欲”等觀點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去理解和認識 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並貫穿在病因考查,診斷治療以及保健預防的各 個環節中,如強調養生要“順四時而適寒暑”。
同時中醫認為人體本身也是有機整體。
把人的五髒與五體、九竅、五聲、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聯系 起來,組成整個人體和五個系統,在此基礎上又根據髒腑的表裏關系通過經絡聯系起來 3.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中醫養生學認為陰陽分別代表人體內相對 的雙方。
《內經》說:“生之本,本于陰陽”,說明人的形成和生長發展的規律離不開陰陽。
在人體正常生理 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 態。
人體養生,無論是飲食起居,精神調攝,自我鍛煉,藥物作用都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人的衰老, 或為陰虛,或為陽虛,或陰陽俱虛。
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盛,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
故防治衰老,貴在 調和陰陽,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對稱,強調平衡的哲學根底。
4.動靜結合的恒動觀 中國哲學對動靜的辯證關系認識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動靜有常”,《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 不蠹”,自然界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只有運動,才發生變化,只有運動,才産生萬物。
中醫認為人的 生命活動,從發生、發展到消亡的全部過程,始終貫穿著一系列內部矛盾運動,這種運動就是升降出入。
《內經》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變化矣”。
運動是自然規律,也是維持人體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運動 的規律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人體的升降出入運動發生障礙就是患病。
所以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用運動變 化的觀點來指導防病治病。
生命在于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 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中國哲學亦有“主靜”說。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之正”,“不俗以靜”;明蔡清說:“天地之所以長久 者,以其氣運于內而不泄耳,故仁者靜而壽”,中國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靜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氣功都 對中國文化影響巨大。
中國養生學也受此影響,發展成養生、修身理論,吸收了道家氣功為醫療氣功。
這裏的“靜”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另一種運動形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的相對的,動靜結合,相輔相 成,是養生保健之大旨。
5.養生方法中的辯證觀 辯證法是中國哲學的特色和優勢。
中醫確定的整體辯證觀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這一特色。
中醫養生強調因時 、因地、因人而宜,強調養生保健要根據時令、地域和個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方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聯系,人必須認識自然、順應自然、適應自然,同時根據個體的陰 陽盛衰情況進行調攝,達到健康長壽。
這充分體現了中醫的原則性和靈活性,中醫將這種原則概括為“知常達 變”。
中醫養生理論突出辯證施治。
辨別各種症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質和發展趨勢,結合具體情況來確定疾病 性質,全面制定治療原則,整體地施行治療方法,叫辯證施治。
在練功時,根據不同年齡、體質、季節及所患病的性質來選擇有關鍛煉項目,采取適當的鍛煉方法,以提高練功的效果。
中醫養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突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
三、中國文化與中醫養生文化必將煥發新的生命力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文化經過漫長的艱難曲折的曆程,不斷地豐富發展,不斷汰其糟粕,存其精華。
今天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西方文化不斷湧進,猛烈衝擊著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中國文化中的落後因素,不 科學成分將進一步被淘 汰;另一方面,西方的優秀文化將被吸收、補充,豐富著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將不斷革新,創造出新的燦爛文化。
中醫養生文化在改革開放的曆史大背景中,也將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昭示 著美好的未來。
中醫養生學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目前,國內外已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醫養生 熱,對中醫養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中醫養生文化面對這種新形勢,必須盡快提出科學可 行的發展策略。
愚以為,中醫養生發展策略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中醫養生文化應更注重研究社會、心理變化對人的影響,著眼于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社會環境對人 的影響,及人如何適應社會環境,對長壽有重大意義。
我國古代一直非常重視心理養生,在一定意義上說,儒 家的修身養性就是一種心理養生。
當今,醫學模式已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轉變,這與中醫養生文化曆來主張不謀而合。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精神壓力也在加大,社 會矛盾衝突錯綜複雜,這造成人的心理負荷增加。
中醫養生文化必須深入研究社會、心理對人的影響,並采取 積極主動的方法進行調適以適應新環境,駕駛新環境,充分發揮中醫養生文化的優勢,修性養生。
二是中醫養生應重視研究老年養生。
我國老年人的日益增多,必然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保健有更高的要求。
同時,老年人在養生上也與中青年人有不同的特點,老年人脾胃虛弱,腎氣虧耗,骨弱腿軟,怕熱怕寒,凡此等等均對養生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促使老年養生學成為中醫養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格外受到重視。
同時中年人的保健也應成為中醫養生學的重點之一。
我國的中年人肩負生活和工作的兩副擔子,十分辛苦,由于 他們頑強的代償能力,往往掩蓋了其潛在的危險。
養生學也一直未把他們作為重點,我國一些中年知識分子、 中年科學家,英年早逝,使人痛心疾首。
我國中年人的身體差,疾病多是驚人的,世稱中年為”多事之秋“。
隨著中國人社會負擔的加重,如何提高其體質,防止其衰老是刻不容緩的。
中年人的養生一般來講,就是一個未衰先養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突破將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學術價值。
三是加緊對中醫養生發掘和抗衰老中藥的研究。
在中醫養生學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養生方劑便是這座寶庫裏一顆燦爛的明珠。
所存 方劑大多由植物藥構成,強身抗衰老作用明顯,毒副作用 小,可以長期服用。
如何利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進行篩選、提煉,選擇一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甚徽的抗衰老方 劑,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醫養生專家和藥物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醫學界乃至道、佛、儒各家 都未停止過對抗衰老中草藥物的研究,尋找理想的抗衰老藥物一直是多少代人的追求。
中醫養生學源遠流長,在探索衰老的原因和延年益壽方法的道路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留下了豐富的遺産。
從先秦時代的《黃帝內經》,漢唐時期的《論衡》、《抱樸子•內篇》、《養生論》、《千金要方》至宋 金元的《養老奉親書》、《飲膳正要》和明清的《保養論》、《遵生八箋》等書中,都反映了我國古代養生學 走過的艱難曆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我們相信,中醫養生學這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 必將煥發青春,迅速發展,在強身防病、延年益壽方面,為中華民族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通訊處:南京中醫學院)
引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1217/12/16186_2969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