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方不能天天服 間斷使用才安全】
更新日期:2010/12/21 00:2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中藥常被形容為「無毒、久服不傷人」,所以常有民眾每天三餐熬藥當水喝,但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所長蔡東湖指出,從藥物動力學的角度來看,服中藥、藥茶養生、治病,最好間斷服用,避免長時間大量服某藥材。
中醫神農本草經將365種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將其中120種歸屬上品,認為其「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可為君藥,主用於「養命以應天」。但蔡東湖所長提醒,所謂無毒中藥雖然「安全度較大」,但並非絕對不會引起中毒反應。
蔡東湖表示,藥物都有最低中毒濃度及最低有效濃度,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都可能產生中毒反應。
他指出,坊間部分觀念總認為有些中藥可以煮來當茶天天喝,但從藥物動力學學理上來看,這種說法可能不正確。
雖然一些常用中藥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因為吃太多、太久,藥物分子在體內進行吸收,最後因代謝或排泄過程飽和而出現毒性反應。
蔡東湖指出,服用中藥養生最好「斷斷續續」,而非長時間大量應用。是否出現不適反應與加工炮制、配伍、劑型、用量、體質,給藥途徑皆有關,並不單指藥物本身的成分問題。
炮制影響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以傳統四物湯中的熟地黃來說,依照古法,從生到熟,需要九蒸九曬,熟地黃還需要用中藥砂仁拌炒過,否則吃下去很多人覺得礙胃,不利消化;中藥材地黃剛採收未加工者稱為生地黃,有清熱涼血作用,生地黃九蒸九曬後即為熟地黃,有補血作用。
病人若腸胃不佳,常常覺得腹脹難消化,食慾不振,這些人用熟地黃往往太滋膩,在中醫來說,是指脾虛腹滿,痰濕盛者,忌用太多地黃。現代地黃的炮制因怕費工耗時,大多不完整,很難做到九蒸九曬。
熟地與生地適用上有差異。醫師指出,容易長痘痘、便秘的人喝四物湯,考慮用藥性較涼的生地或乾地黃和赤芍;而若容易頭暈、腹瀉的人,體質虛寒的人可能要用熟地和白芍,具體用藥處方仍需由醫師診斷後決定。
天然藥材成分不一定都能被人體輕鬆代謝、清除。蔡東湖所長表示,如甘草中的甘草酸成分,即屬於「非線性」藥物動力學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成分會隨著使用劑量、時間增加,容易出現「蓄積」反應。
蔡東湖指出,甘草酸隨著劑量增加,半衰期延長,清除率下降,所以長期大量服用甘草,很容易因為蓄積引起副作用。服用含甘草製劑,不宜過久,過量,否則會有低血鉀,浮腫,血壓升高的現象,類似濫用類固醇的副作用。
甘草也具有皮質激素樣的抗發炎作用,在複方中因此能緩和一些藥物的刺激性或偏性。醫師指出,其有鎮咳去痰的藥效,如同皮質類固醇般,長期大量使用,可能造成人體排鉀量增加,體內造成鈉離子與水留滯導致水腫與高血壓。
中藥通常需要搭配使用。
中醫師亦舉潤肺止咳的款冬花為例,其性辛散,會升高血壓,為單獨使用有較大副作用藥材,蜜炙法炮制可降低,最好搭配複方將偏性減至最低。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21/128/2jchr.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