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顧松園醫鏡卷十四數集胃脘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4 07:4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顧松園醫鏡卷十四數集胃脘痛

 

胃脘痛(胸痛、心痛、腹痛。)

 

胃脘痛,俗呼心痛。

 

蓋胃之上口名賁門,與心相近,故經亦言胃脘當心而痛,若真心痛必死。

 

經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不能客也,客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故諸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其心痛之與包絡痛別者,包絡之痛,在兩乳中間;其與胃脘痛別者,心痛在岐骨陷處,胃脘痛在心之下;其與胸痛別者,胸痛在心之上。

 

橫滿胸間也。

 

但胸痛宜分屬肺屬心、屬肝,辯之既明,治之自效。

 

而胃痛之因亦異,有因氣鬱,因血瘀。

 

有因食積,因痰飲,因寒,因火,因蟲,因虛之不同。

 

宜分別而治之。

 

包絡之痛,皆因思慮傷神,涸血所致,須參胃痛之條分治,但無食耳。

 

按丹溪云:治胃痛宜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於初病之時,當用溫散溫利之劑。

 

若稍久則鬱蒸成熱,再用溫劑,寧不助火添痛乎?故古方多用山梔為君,稍加溫熱,為之向導,則邪易伏,病易起。

 

腹痛之因,亦同胃痛分治,但有應下一法。

 

又須辯其因食積,因瘀血,因痰飲之異。

 

更有內癰作痛,最宜審慎。

 

如胃脘生癰,亦在中脘,手不可按,或寒熱作渴。

 

腸癰則小腹硬痛,頻數如淋。

 

丹溪言:內癰症,因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鬱而成。

 

故初起時,急宜清熱解毒,涼血破瘀之劑下之,須參外科諸書治之則善。

 

按景岳云:近治痛,有以諸痛為實,痛無補法者,有以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者,有以痛隨利減者,皆為不易之法。

 

不知形實病實 秘不通者,乃為相宜;若形弱脈弱,食少便泄者,豈容混治。

 

須知拒按者為實,可按者為虛;疼痛而脹閉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喜寒者多按實,愛熱者多虛;飽則甚者多實,飢則甚者多虛;脈實氣粗多實,脈虛氣少者多虛,新病年壯者多實,久病年老者多者虛;補而不效者多實,攻而愈劇者多虛。

 

必以望、聞、問、切,四者詳辯,則虛實自明。

 

仲景云:陽明中土,萬物所歸。

 

故世人之患胃痛腹痛者甚多,而其治病之因,亦難以悉數,臨症之際,當潛心會通各門,參究施治,庶不致誤。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20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9 15:52 , Processed in 0.08788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