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卷六射集傷寒溫病附方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飲
〔重訂〕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閉,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傷寒諸風藥不愈。
東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氣也,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目,而為腫耳。
此方治之,活者甚眾。
連翹 黃連 黃芩〔瀉心肺之火。〕
玄參〔治無根之火,〕
青黛〔散鬱火,止熱煩。〕
薄荷 荊芥〔散風熱,清頭目。〕
牛蒡〔散風熱,消浮腫。〕
甘菊〔治頭目腫痛。〕
甘草 桔梗〔為舟楫之劑,恐其速下也。〕
柴胡〔為升提之藥,欲其達上也。〕
橘紅〔利氣以開壅。〕
人參〔扶正以驅邪,不虛勿加。〕
便秘加酒炒大黃。
〔從其實而瀉,釜底抽薪之法也。
共為細末,半用湯調,時時呷之。
病在上者,服藥不厭少而頻也,半用蜜丸,噙化就臥,令藥性上行也。〕
此方總以散邪退熱消毒為主。
大抵治法不宜峻攻,攻則邪氣不去,反傷其正。
若大便熱結,方可用酒浸大黃,或玄明粉,微下通之。
若人虛脈弱者,方可認加人參三、五分。
此症若先發於鼻額,面目紅腫者,是屬陽明,渴者加石膏。
若發於耳目之前後上下,頭角紅腫者,乃屬少陽,倍加柴胡、花粉。
若發於頭頂,連於巔頂者,乃屬太陽,加羌活。
若三陽受邪,合並頭面前後耳鼻,頭大如瓮者,加羌、葛,倍柴胡治之。
外用清涼救苦散敷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