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票嚴重 香港選舉蒙羞】
美麗島電子報╱王慧麟 (香港now新聞台節目主持) 2011-12-06 08:29
連續三個星期,傳媒不斷揭發多個區議會選區出現種票問題,令外界質疑本次區議會選舉的公正性。
廉政公署周一高調檢控涉嫌在區議會種票的市民,為打擊種票行為揭開序幕。
廉署及警方能否有力打擊此等行為,是挽回市民對選舉信心之關鍵。
區議會選舉結果已經塵埃落定,但多個選區之種票問題,不斷遭傳媒揭發曝光。
有報道揭發,有選區出現一屋七姓十三票,戶主是廣東省茂名市政協,而這個選區之結果是建制派大勝。
另外,懷疑種票或問題選票的事件亦越揭越多,包括有選民登記資料失實,地址不明,以至亂填個人資料等,選民登記制度之紕漏,此刻完全曝光。
香港的選民登記是自願制度,每年選舉事務處都會更新選民名冊,但在登記及更新的過程中,卻有讓人可操作的空間。
市民作選民登記時,無須提交住址證明,而且在投票的時候,也只需帶備身份證前往票站即可。
這個做法,表面上有利市民投票,卻造成種票的機會,有利不誠實的市民利用漏洞,登記多位選民於一個單位之內,甚至可以借此操控這些選民的投票行為。
過去多次選舉之中,有部分參選人已經懷疑,其選區內出現猖狂之「種票」行為,因為在投票日前後,其選區內忽然多了選民,而且更多了一些陌生面孔的市民投票。
不過,隨著傳媒揭發及檢舉,各黨派群起提出證據,以及執法機關(包括警方及廉署)的行動,相信陸續有涉及種票的事件曝光。
事實上,所謂一戶多票的情況,有多種可能性。
例如,有些已搬走之前業主或租客,沒有更新住址,所以仍用舊地址通訊,加上新戶主之選民登記,造成一戶多姓之情況。
有些則是已搬走之子女仍沿用舊有之家庭住址作選民登記等,不一而足。有政黨指出,這些情況可以考慮不作起訴,但故意種票,意圖影響投票結果的則應嚴肅處理。
由於傳媒揭發的懷疑種票的主要個案,多是建制派或親北京團體候選人勝出之選區,因此亦有人指出,要求主力追查種票的,多是泛民政黨,其主要目的是要轉移視線,將選戰失敗的理由,歸咎於種票,掩飾其地區工作不足之事實。
但無論如何,近一個月來,針對建制派的選舉不當行為不斷曝光,包括有報導指有深圳旅遊巴士接載香港人過關投票,每票三百元人民幣;
有報導說,有中方內部文件指示地方省市之香港政協委員,需要協助選民登記,並在投票日催票;
更有報導指有前北京之駐港聯絡辦公室官員,懷疑2003年變身為地區人士,參與區議會並勝出。
這些消息之背後,可見北京背後之政治介入香港事務甚深,為了操控香港,贏得選舉,達至無孔不入之階段。
現在連選出特首之選委會委員選舉,亦爆出有建制派團體涉及種票之行為,可見香港選舉之種票文化,已植根在部分團體及人士之心中。
選舉腐敗,政府有責。
香港執法機關若不採取果斷及有效行動,必定打擊市民對香港選舉制度之信心。
可悲的是,下一屆特首參選人,無論是唐英年或梁振英,都推給現屆政府處理,沒有對此作出更有力的批評及論述!
引用:http://n.yam.com/my-formosa/china/201112/201112068050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