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噫氣】
噫氣:
《內經》所謂噫,即今所謂噯氣也。
宣明五氣論,以心為噫。
痹論,以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
至真大要論,以太陽司天,少陰之復,皆為噦噫。
四時刺逆從論,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
陰陽別論,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脈解,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此乃噫從心出者也。
厥陰在泉,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玉版論,太陰終者,善噫。
《靈樞》云:足太陰是動病,腹脹善噫。
又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
仲景謂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
(衛出上焦。 )
又云:上焦不歸者,噫而酢酸。
(不歸,不至也。
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故噫而吞酸。 )
由是觀之,噫者是火土之氣鬱而不得發,故噫而出。
王注解心為噫之義,象火炎上,煙隨焰出。
如痰閉膈間,中氣不得伸而噯者,亦土氣內鬱也。
仲景云:痞而噫,旋覆代赭湯主之。
《本事方》心下蓄積,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枳殼散主之。
丹溪云: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故成噯氣。
用二陳東加香附、梔子仁、黃連、蘇子、前胡、青黛、栝蔞,或丸或湯服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AD%89%E6%B2%BB%E6%BA%96%E7%B9%A9/%E9%9B%9C%E7%97%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