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我本善良 於 2012-5-8 23:38 編輯
【道德經十四章學習心得】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晚上7點術龍老師解惑。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摶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曒,在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
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心得:
聽完老師的講解後,自己深受啓發,感覺到了真正知識的重要性和自身這種知識的不足,求知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了。
老師講課之前在網上看了一下對這篇文章的解釋,自己在講述的時候都覺得好笑,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麽,也不知道它在告訴我們什麽。
其實道德經每篇文章都是在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和方式方法 ,只是因為我們知識的不足不能看到其真正的內涵。
本篇文章告訴我們距今久遠年代的學術,起源開端,用的話現在還存在,要用這種學問識見來驅逐我們的愚昧無知,辨別真偽,這樣才能不被騙,不被人愚弄。
不然就像文章所講因為沒有看到未來,以為後面就會很好,只去聽一面之詞,就像現實社會中很多推銷的商品一樣,只會聽他講這種東西有多麼的好,一些江湖術士,裝神弄鬼的門頭大仙,說他如何厲害,我們以後會怎麼怎麼樣,要如何去做。
而我們自己沒有辦法了解與驗證其結果,找不到相互對應的依據,最後的結果得到的是什麽呢?被騙財物,被愚弄的感覺,其它一無所獲,只是這樣而已。
人都是平等的,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高有高的壞處,低有低的好處,各有利弊,重要是規劃和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用知識與智慧,規矩與準則約束好自己,這樣在未來人生的路途中才不會迷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