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貧富方程式】
到今年年中的第二季止,美國人的淨資產為53.5兆,比第一季減少了2.7%。
所謂淨資產指房地產及所有儲蓄投資等減掉房貸、卡債等負債。
本次經濟衰退及金融風暴前的淨資產為歷史高點的65.8兆,到2009年第一季跌落至谷底的48.8兆,其後連漲四季後今第二季再現回落。
因此我們的財富要回到兩年前的歷史高點還要再成長23%。
經濟學家估計這可能要等個四五年了,因為財富有32%屬於地產,而地產可能還要低迷好幾年。
個別股票占財富的13%,其他就是退休帳戶、共同基金、銀行存款、債券及珠寶汽車等。今美國家庭平均財富為45萬餘,比2007年的56萬多還差一大截。
上述數據都是指總共或平均而言,美國家庭大部份那有45 萬的淨資產﹖
所謂貧富不均或是M型社會是今日各國一個大問題,而這問題正趨於嚴重。
前金融海嘯經濟衰退若勉強要說有好處,那就是調節一下財富集中的趨向。
窮人沒有地產及股票來跌,因此兩年的地產股市大跌主要是削弱到富人的資產。
為了放鬆銀根,聯準會把利率降到近乎零,有錢人銀行百萬元存款一年下來拿不到什麼利息,想當年有5%利息時,每年五萬利息就是一般人一年的收入。
話說回來,銀行沒利息,對有儲蓄的人,不管多或少,總是一種處罰,這也缺乏正義。
再者,有錢的企業家覺得財富縮水就會減少投資及消費,這又直接打擊一般人急需的就業。
M型社會出自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中下階層的衝擊」一書的概念,是指M型社會中中產階級漸漸消失而轉向富裕與貧窮兩極端,日本、台灣及香港都有這趨勢。
中國因是新興經濟,不見中產階級消失,但貧富差距日漸懸殊。
美國的極化與中產階級的勢微也不容忽視,請見以下數據﹕83%的股票握在1%的人手裡,1%的人靠每月薪水維持生計,2001年至2007年66%的收入成長集中在1%的人,36%的人無以為退休而存款﹔43%的人所存退休金少於一萬元。
公司主管與員工薪資比60年前為30比1,現為300比1。
80%的美國家庭只擁有全國7%的流動資產,50%的貧窮者只擁有不到全國總財富的1%。
在美國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路難以回頭。
1970年代中越南淪陷後,中國說﹕「我們要啟用新鈔了,大家把舊鈔拿來換,最多只能換一定數目。」
搞了幾次後大家錢就差不多一樣多了。中國解決貧富問題有一套,當然現在也不能用。
美國首富及大慈善家巴菲特與蓋茲上月底連袂到中國鼓吹回饋社會捐款理念,他們邀請上百位中國巨富到北京郊區一17世紀法國巴羅克式豪宅座談。
與此等人物見面握手的機會難得,但有近半受邀者沒出席,據說怕被要求當場做某種捐款承諾或怕見光。
有一富豪還說,我們不需模仿美國捐款模式,我們的責任是經營好企業、繳稅及製造就業,這也是出於愛心啊﹗
看來要中國富豪像美國富豪一樣捐款有困難。
全世界都一樣,捐錢要出於內心。
我們承認經濟還要靠富有的人,收入居前面5%的人占了消費者消費的37%,必竟前10%的高收入者占所有人收入的一半。
我們希望大家都富裕,這需要經濟、社會、教育、科技與人心的大配合。
消弭貧富之差實現共富現在沒有具體良方,只看到各個國家社會正從中撕裂。
歐洲皆近社會主義,因國債問題各國正束緊腰帶,大砍支出及福利,小市民上了街頭,前月底全歐洲大示威罷工,幾處都已流了血。
這資產分配問題的演繹,若不正視之,將來苦果每人都嘗得到。(作者為投資顧問)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NHe2OIGTE0aCV39tHd0-/article?mid=53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