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受戒】 經過特定流程以接受佛教內部所制定的戒法。
又稱納戒、稟戒。
傳授戒法者為授戒;
而受納戒法的一方,則為受戒。
受戒的目的,在於防非止惡,依戒律的規範來保持身心的清淨,遠離過失之門。
佛教的教團有七眾之分,因7種身分不同,而有不同戒法的傳授,分別是針對在家男眾的優婆塞戒,在家女眾的優婆夷戒,未滿二十歲而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與準備要出家的成年女性的式叉摩那戒,成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等7種不同的戒法。
在家的善男信女受戒後,稱作優婆塞、優婆夷,他們必須持守的戒法,主要有五戒、八關齋戒及菩薩戒。
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關齋戒為五戒外,再加上不以華鬘裝飾自身與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華麗之床座、午後不再進食等。
佛教徒認為在家眾受持八關齋戒,即使只是一個晝夜,若能清淨持守,也將有不可思議的果報。
而菩薩戒乃是佛弟子發心修菩薩行,謹守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此三戒;
其中第一項乃屬「止持」,及消極地作惡行的禁制,後兩項可歸為「作持」,乃積極地勸發善行的實踐。
五戒不僅是在家眾的戒法,也是一切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人所應共同受持的,因此成為所有佛教徒的根本律儀。
比丘、比丘尼所受的出家戒,因為戒品中具足一切善法,使持戒者能遠離一切惡而趨於完善,因此稱為「具足戒」,一般而言,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在各種受戒儀式中,是最隆重、最具規模的。
無論是在家戒或出家戒的傳授,一般皆有傳授戒法之戒和尚、講授戒法之教授師、教導戒場相關作法之羯磨師等「三師」來主持受戒儀式。
傳戒時所依據的戒本,於西元5世紀初陸續譯出,至今計有《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等。
最初盛行者為《十誦律》、《僧祇律》、《五分律》;
自中國隋唐時,《四分律》開始廣行於世。
隨著傳戒之流行,精研戒律之風也隨之盛行,除設立戒壇、戒場外,中國亦出現以戒律為專研核心的律宗。
中國戒法保持完整的特色,也引起不同佛教文化的注目,如西藏佛教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曾多次派人來臺,請教有關中國佛教比丘尼戒的傳承問題。
臺灣現今傳戒的時間及傳戒單位並不固定;
小型的三皈五戒,各個道場皆可自行舉辦。
至於三壇大戒,主要由較具規模、僧眾為數較多的道場(如佛光山、中台山等),統籌傳戒事宜,並開放給各地僧眾參加。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