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很】
①[hěnㄏㄣˇ]
[『廣韻』胡墾切,上很,匣。]
1.違逆;
不聽從。
『國語·吳語』:“今王將很天而伐齊。”
韋昭注:“很,違也。”
『莊子·漁父』:“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
南朝齊王琰『冥祥記·何澹之』:“慧遠曰:‘……君能轉心向法,則此鬼自消。’
澹之迷很不革,頃之遂死。”
宋司馬光『史贊評議·貫高』:“高祖以驕失臣,貫高以很亡君。”
2.謂倔強執拗而不肯前行。
『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白羊性很,不得獨留。”
3.狠毒;
殘忍。
后多作“狠”。
『書·酒誥』:“厥心疾很,不克畏死。”
唐韓愈『雜說』之三:“即有平脅曼膚,顔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則人,其心則禽獸,又惡可謂之人邪!”
淸兪樾『茶香室三鈔·彭天錫串戲』:“明張岱『夢憶』云:彭天錫串戲妙天下,多扮丑淨,千古之姦雄佞倖,經天錫之心肝,而愈很。”
按,今本『陶庵夢憶』作“狠”。
4.引申爲狂暴。
唐韓愈『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5.爭訟;
爭斗。
『禮記·曲禮上』:“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鄭玄注:“很,鬩也。
謂爭訟也。”
『詩·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毛傳:“鬩,很也。”
唐孔穎達疏:“很者,忿爭之名。”
6.副詞。
甚;
非常。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果要千金,也不打緊。
只是我大孺人很專會作賤人。”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這好的很了。
只是事不宜遲,老爺就要去辦。”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六章:“他很后悔,剛才一時發怒,消耗了過多的彈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