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中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2 11:3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中風

 

拼音

 

zhòngfēng

 

英文參考

 

apoplexy;stroke;palsy

 

概述

 

中風又稱急性腦血管意外,以偏癱、失語,甚則突然意識喪失為臨床主癥。

 

本病起病急驟,往往在短時間內腦部損害癥狀達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則神經功能恢復緩慢。

 

其中以動脈硬化性腦梗崇最為常見。

 

本病發病率高,病殘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國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

 

現代醫學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但目前尚無公認降低顱內壓的藥物,而在恢復期或后遺癥期更乏特效措施。

 

在中醫學中,本病又名卒中。

 

《黃帝內經》對中風已有不少記載,當時在認識上以癥狀為主,描述為“偏枯”、“仆擊”等,治療則重針灸。

 

至漢代《金匱要略》始定名為中風,將喁僻不遂、不識人、舌強難言等癥統一于一個疾病。

 

然而,從秦漢直至隋唐,始終認為本病病因以“虛中外風”為主,治療多用驅風、扶正的方藥,《備急千金要方》還倡用酒劑和灸法。

 

宋、金、元時期,對中風病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非風學說興起,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火氣痰虛有關,非獨外風所致。

 

至明代,內風為主的病因說得到肯定,從而推動了治療的改革,出現順氣化痰、健脾益氣、養血活血、補腎滋陰等新的治法和相應的方劑,并開創閉脫救治。

 

至清代,中風分類趨于精細,如分為真中風、類中風、陰中、陽中、熱閉、寒閉等;

 

辨證用藥更為精當,創制了多種有效方劑,如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迄今仍廣泛用于臨床。

 

中醫治療中風的現代臨床報道,始見于1952年。

 

50年代,以個案資料為主,亦有用針灸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多病例觀察。

 

60年代,具有一定數量樣本的臨床文章逐漸增多,但辨治上,多繼承傳統方藥。

 

自70年代開始,中醫藥治療中風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少新的方藥研制應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頭針)的發現,使得中風及其后遺癥的治療效果,有明顯的提高。

 

80~90年代,可以說是我圄中醫研究中風的全盛時期。

 

這一時期,所發表的臨床文章及所積累的病例,臨床和實驗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著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中風基礎理論研究上,應用大量客觀資料,進行對中風病因、誘發因子、中風發病死亡與時間的關系以及中風復發病因等的探索;

 

在中風診斷學的研究上,系統地探討了中風的舌象、脈象的特征,中風病人腦CT與中醫辨證的關系,中風微觀辨證的規范化問題等;

 

在臨床治療的研究上)一方面對中醫治則進行了反復的驗證,如有人對1002例缺血性中風分析,發現應用活血化瘀法則治療,有效率優于其他中、西醫藥治療的效果。

 

另一方面,對方藥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革新。

 

近年來,對治療中風有效方藥進行了篩選和研究,包括水蛭、紅花、川芎、山雞椒、丹參等藥物及溫病三寶(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紫雪丹)、蘇合香丸等。

 

同時,在藥物研究、劑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另外,針灸在治療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無論在穴位刺激的多樣化,還是在臨床療效的客觀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在中醫辨治中風的機理研究上,早期多基于傳統理論的闡述,近10余年來,已普遍采用多種現代先進指標,對中風的中醫微觀辨證的具體特點,中藥對中風病人的作用原理,針灸治療中風的機理等,都作了比較系統和深入的考察。

 

如腦CT發現中經絡、中臟腑的腦部病理性改變有明顯差異,從甲皺微循環中觀察到,有典型微循環改變的中風病,可分四種類型。

 

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在治療缺血性中風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變性異常、改善微循環灌流、降低毛細血管脆性等作用。

 

針灸也可明顯提高中風患者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腦組織的氧分壓,加強病灶周圍的腦細胞營養,改善抑制的皮層狀態,從而有利于癱瘓肢體及語言障礙的恢復。

 

中風的病因病機

 

中風的病因,通過現代醫家的大量實踐,已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

 

目前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中風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1.體質因素:通過對中風病人體質調查顯示,陰盛陽虛者多見;

 

2.年齡因素:以50歲以上老年人多見;

 

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風的重要誘因;

 

4.時間氣候因素:調查研究發現中風發病多見于春三月,且與氣溫氣壓關系密切,表明外風確能引動內風;

 

5.飲食勞倦因素。

 

中風病機則可歸納為痰、風、火、瘀、虛。

 

風、火、痰是主因;

 

病變涉及心、肝、脾、腎等臟。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無度,濕滯釀痰,或因勞倦、憂思,脾失健運,津液內停,聚濕成痰,痰阻經絡而發為半身不遂。

 

風素體陰虛,陽亢化風,或因七情過極,極而生風,內風旋轉,氣血隨之上沖,可夾痰夾水,絡破血溢,致成中風危候。

 

火多為內生之火,或因將息失宜,或因喜怒過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陽暴張,氣血上逆,心神昏冒,卒發昏仆。

 

虛或因年邁力衰,腎元不固,或形體肥胖,氣虛于中,或思慮煩勞,氣血虧損。

 

虛損不足,是導致中風的根本原因,以氣虛、陰虛最常見。

 

氣虛可生痰,又可因氣虛運行無力,而血行阻滯;

 

陰虛則可使肝風動越,心火亢盛,而發生中風之病。

 

瘀或因氣血上逆于腦,絡破血出,瘀積不散,或系氣滯血不暢行,氣虛運血無力,瘀阻經絡、清竅,致肢體器官失養而出現半身不遂,失語諸癥。

 

痰、風、火、虛、瘀,筏疾病演變過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密切關聯。

 

臨床上常見痰火互結,風火相煽,瘀痰阻滯等。

 

中風的辨證分型中風先兆癥見眩暈,心悸,肢體麻木,手足乏力,舌強。

 

中經絡癥見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語言不利,甚或舌強語蹇,半身不遂,病位淺,多無神志改變。

 

脈絡空虛,風邪入中者苔薄白,脈弦滑或弦數;

 

肝腎陰虛,風陽上擾者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舌紅苔黃,脈弦細而數或弦滑。

 

中臟腑癥見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病位較深,病情危重。

 

閉證:伴口,半身不遂,牙關緊閉,兩手握固,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不通,脈弦滑而數。

 

脫證:伴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撤肢冷,二便失禁,脈細弱;

 

如見汗出如油,瞳孔散大或兩側不對稱,脈微欲絕或浮大無根,為真陽外越之危候。

 

分型歸納中風的中醫辨證,各家意見不一,有按病位,有據癥候,而從多數臨床文獻看,以后者多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中風的舌象、脈象等診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舌象調查發現,舌質以瘀者多見,舌苔以黃膩、白膩據多,表明本病多為瘀血、痰熱。

 

另外,出血性中風者多紅絳舌厚苔,缺血性中風者多青紫舌。

 

而脈圖表明,中風病人極大多數為弦脈,包括弦滑、弦細、弦數、弦實等。

 

綜合各家分型,可歸納為以下四型:1.肝陽暴張頭暈頭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嘔吐呃逆,半身不遂,語言不利,肢體震顫,筋脈拘急。

 

舌紅苔黃,脈弦數。

 

2.痰濁內阻形體肥胖,胸腹痞滿,神識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溫,喉中痰鳴。

 

舌質暗淡,苔膩,脈弦滑。

 

3.氣虛血瘀頭暈心悸,面黃神疲,氣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偏身麻木。

 

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膩。

 

4.元氣暴脫(亦稱為正氣暴脫)其臨床表現為突然昏仆,肢體癱軟,手撒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自遺。

 

舌質暗紫,苔白膩,脈細弱。

 

這是傳統分型上的脫癥,但中醫證治的資料尚不多。

 

中風的治療療效標準(1)按照統一標準,采用計分法評定:①神志狀態:清醒4分;

 

恍惚(思睡、喚醒后能與人言)3分;

 

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確切)2分;

 

神昏1分;

 

昏憒(神昏兼脫證)0分。

 

②語言表達:正常4分;

 

亠般表達、命名不能3分;

 

說話成句而表達不清2分;

 

不能說單詞、詞組1分;

 

語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

 

③上肢肩關節:正常4分;

 

上舉全而肌力差3分;

 

上舉平肩或略過肩2分;

 

上舉不到肩1分;

 

不能動或前后略擺動0分。

 

④上肢指關節:正常4分;

 

手指分別動作有效而肌力差3分;

 

握拳伸指2分;

 

屈指、握不成拳、不會伸1分;

 

不能動0分。

 

⑤下肢髖關節:正常4分;

 

抬高45度以上3分;

 

不足45度者2分;

 

擺動、能平移1分;

 

不能動0分。

 

⑥下肢趾關節:正常4分;

 

伸屈自如、力弱3分;

 

伸屈不全2分;

 

略動1分;

 

不會動0分。

 

⑦綜合功能:生活自理、自由交往4分;

 

基本自理、尚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

 

部分自理、需人輔助、可行走2分;

 

站立邁步、需人照料1分;

 

臣卜床0分。

 

(2)療效評定:滿分為28分,起點分不超過18分。

 

基本痊愈:積分>24分;

 

顯效:積分增加超過10分;

 

有效:積分增加超過4分;

 

無效:積分增加不足4分或反而減少者;

 

死亡。

 

分型治療(1)肝陽暴張治法: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處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決明、右決明、丹參各30克,玄參、赤芍、全蝎、僵蠶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條。

 

加減:頭痛眩暈加蔓荊子;

 

惡心嘔吐加竹茹、赭石;

 

便秘加大黃、番瀉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鎮肝熄風湯等。

 

(2)痰濁內阻治法:化痰通腑,通絡熄風。

 

處方:半夏10克,橘紅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膽星、菖蒲各15克,白術12克。

 

加減:痰涎壅盛加竹瀝、天竺黃;

 

眩暈加鉤藤、菊花;

 

舌紅煩躁加鮮生地、沙參、麥冬。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術天麻湯、導痰湯、滌痰湯等。

 

(3)氣虛血瘀治法:益氣活血,祛瘀通絡。

 

處方:黃芪30~120克,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牛膝各10克,雞血藤30克。

 

加減:肢癱重加桂枝、杜仲;

 

語蹇加菖蒲、遠志;

 

納呆加砂仁;

 

痰多加瓜蔞、陳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補陽還五湯等。

 

(4)元氣暴脫治法:回陽固脫。

 

處方:人參10~15克,附子10~15克。

 

用法:急煎湯灌服或鼻飼。

 

常用成方:參附湯、四逆湯加人參等。

 

療效:上述四型,共治療2203例,基本痊愈680例,顯效746例,有效692例,無效及死亡85例,總有效率為96.1%。

 

專方治療(1)腦脈復原湯組成:黃芪20克,丹參15克,水蛭15艽,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黃精10克,靈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沖),茯苓15克,紅花10克,菊花10克,地龍15克,全蝎6克,白花蛇1條,膽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黃連10克。

 

加減:風痰上擾,痰火搏結,去黃芪,加牛膝、川軍;

 

氣血虛弱,經脈失養,加白術、人參。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兩次服下,每日1劑;

 

亦可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分裝人膠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療效:本方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風,共治療652例,基本痊愈256例,顯效276例,有效102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7.2%。

 

(2)腦血康口服液組成:由動物類活血化瘀藥物提取制成,配方從略。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口服,昏迷者可鼻飼。

 

大便干結可加服大黃粉3克;

 

痰盛加服竹瀝水。

 

療效:共治療180例,基本痊愈107例;

 

壺效挽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0%。

 

腦血康具有增強吞噬細胞功能、促進血腫吸收、加速纖維蛋白溶解、改善腦部微循環等作用。

 

(3)清開靈注射液。

 

組成:配方從略。

 

用法:取清開靈注射液40~60毫升,兌人葡萄溏注射液500毫升,靜脈滴注。

 

每日1次,連用28天為一療程。

 

療效:本藥主要用于邪熱、痰濁、瘀血等標實癥狀突出的中風急性期,不宜用于氣虛、陽虛、脫癥等。

 

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111例,基本痊愈32例,顯效22例,有效36例,無效及死亡21例,總有效率為81.1%;

 

治腦出血23例,基本痊愈7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及死亡2例,總有效率為91.3%。

 

(4)紅丹組成:丹藥(系水銀、火硝、皂礬、食鹽煉制而成)50克,石青(白砒、硫磺煉制而成)25克,銀翠(銀塊、石青煉制而成)150克,麝香25克,牛黃5克,羚羊角5克,熊膽5克,冰片5克,棗泥25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充分混合,以棗泥為粘合劑,研勻搓丸,每丸0。

 

5克。

 

以朱砂為衣,裝瓶密封備用。

 

口服或鼻飼,每天2次,每次1丸,7天為一療程。

 

療效:除腦水腫加甘露醇外,以本藥治療371例,基本痊愈171例,顯效84例,有效90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為93%。

 

(5)再生丸組成:全蝎、麝香、鹿茸、白花蛇、當歸、川芎、赤芍、杜仲、防風、木瓜、天麻、桂枝、高麗參、馬錢子、全瓜蔞、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馬錢子沙炒去毛皮,余藥按常規炮制。

 

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煉蜜為丸,每丸為2.5克。

 

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過7丸。

 

如需白天服,以1~2丸為宜。

 

妊娠、重感冒、腹瀉及血壓過高者禁用。

 

2~3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300例,基本痊愈279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7.7%。

 

(6)血栓解組成:水蛭、郁金、川芎。

 

用法:上藥以1.5:2:3的比例進行粉碎、混合,加人賦形劑后壓制成片,每片重0.3克。

 

每日服3次,每次6片。

 

療效:共治療211例,基本痊愈97例,顯效73例,進步5例,無效36例,總有效率為82.9%。

 

(7)參麝活絡九組成:系在大活絡丸基礎上減去21味藥,增加三七等,共34味。

 

配方從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3次,每次1丸,3個半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73例,基本痊愈79例,顯效32例,有效50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3.1%。

 

(8)抗癱靈組成:制馬錢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馬錢子按藥材炮制規范加工。

 

先將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細饣粉(以減少毒副作用),再與研為細粉的其他三藥合勻,裝人膠囊,每粒含藥粉3克,貯瓶備用。

 

于每晚睡前開水送服1~5粒。

 

服后即臥床,切忌活動。

 

應從小劑量開始服,服后肢體有蟻行、灼熱或麻木感,均屬正常反應。

 

如無此反應,次日遞增2粒,以后隔周遞增1粒,連服90天,停服2~3月。

 

療效:共治療100例,基本痊愈31例,顯效38例,有效2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3%。

 

老中醫經驗何任醫案包××,女,64歲。

 

1974年5月3日初診。

 

患者中風以后,半身不遂,口喁流涎,語言蹇澀,尿多不禁,脈緩。

 

宜益氣通絡。

 

處方:黃芪30克,地龍4.5克,炒僵蠶9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山萸肉6克,桃仁6克,紅花6克,石菖蒲6克,赤白芍各6克。

 

7劑。

 

于5月10日復診。

 

服后流涎見少,尿略減,半身稍能活動。

 

原方再續:黃芪30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地龍6克,桃仨6克,石菖蒲9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紅花9克,萸肉9克,鉤藤12克910劑。

 

上方服完已能扶持起立,言語大致清楚。

 

按:王清任補陽還五湯是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的有效方劑o本病屬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的癥候,系本方之適應癥。

 

以黃芪補氣為主,配合當歸、川芎、桃仨、紅花、地龍等活血通絡之品,使氣足血行,脈絡得通而獲效。

 

用藥規律中風用藥,古今有所不同,分述如下:(1)對歷代醫家409首方中統計,中風用藥333種,其中應用較為集中的藥物如下表:應用頻度(次)藥物100~195甘草、人參、當歸、防風、茯苓。

 

50~96白術、生姜、附子、川芎、白芍、半夏、熟地、肉桂、黃芪、羌活。

 

30~49陳皮、麻黃、獨活、辰砂、干姜、天麻、牛膝、麥冬、南星、生地、細辛、大黃、麝香、杏仁、薄荷、山萸肉。

 

(2)對民國初年以前部分著名醫家共23位的56則醫案(實際統計51則)統計表明;

 

用得最多的是甘草,其次依次為茯苓、人參、半夏、白術、陳皮、當歸、生姜、黃芪、牛膝、竹瀝、麥冬、熟地(10次以上)。

 

(3)建國后部分醫家統計77例醫案,用藥221種,用得最多的是當歸(50次),其次為白芍、鉤藤、茯苓、甘草、半夏、牛膝、生地、菖蒲、地龍、黃芪(30次以上)。

 

(4)對80年代發表的20首專方(治療人數2656例)用藥情況統計,歸納如下表: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150011~17丹參、當歸、地龍、川芎。

 

1001~14996~10黃芪、紅花、赤芍、水蛭。

 

≤1000桃仁、全蝎。

 

101~10003~5白花蛇、寄生、鉤藤、牛膝、海藻、馬錢子、葛根、膽南星、雞血藤、蜈蚣。

 

50~1002~3大黃、柴胡、白附子、黃連、石菖蒲、郁金、杜仲、黨參、山萸肉、肉蓯蓉、枸杞子、全瓜蔞、甘草、淫羊霍、三七、防風、木瓜、天麻、桂枝、茯苓、枳實。

 

由上可以看出,古代用藥以扶正祛邪、補益氣血、祛風除痰為主。

 

多用味甘之藥,少用苦寒之品,與受內虛邪中學說影響有關。

 

民國初以前用藥品種及使用規律大致與古方劑類似,以扶正祛邪為主,但順氣祛痰、養血熄風藥物增加。

 

建國后,在用藥上則重視養血益氣、平肝熄風。

 

近十余年來,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急劇增加。

 

曾對黃芪、當歸、川芎、紅花、赤芍、桃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進行測定,發現含有鐵、錳、銅、鉻、锝等,對中風患者的微量元素失常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表明活血益氣的藥物對治療中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針灸治療體針取穴:主穴:分二組。

 

甲組:內關、水溝、極泉、委中、三陰交、尺澤;

 

乙組:肩榭、曲池、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太沖、懸鐘。

 

配穴:分二組。

 

甲組:吞咽困難加風池、翳風;

 

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

 

失語加金津、玉液;

 

乙組:肢癱加肩貞、后溪、風市、秩邊、昆侖、豐隆;

 

面癱加頰車、地倉;

 

失語加啞門、廉泉。

 

操作:每次取一組,主、配穴對應選用。

 

內關,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轉手法(瀉法)1分鐘;

 

繼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瀉法),至流淚或眼球濕潤為度。

 

三陰交,成45度角進針1~1.5寸,采用提插補法,以病人下肢抽動為度。

 

極泉,宜直刺進針1~1.5寸,提插瀉法,至肢體連續抽動3次為度。

 

尺澤、委中針法與極泉同。

 

風池、翳風,快速捻轉手法運針半分鐘。

 

合谷用提插瀉法。

 

金津、玉液以三棱針點刺。

 

第2組穴,針刺得氣后,持續捻轉提插2分鐘,留針15~20分鐘。

 

每5分鐘運針一次。

 

亦可接通電針儀,以斷續波,強度以病人肢體抽動并感舒適為度。

 

每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

 

療效:第一組針法稱醒腦開竅法,適于腦出血恢復期及腦梗塞任何一期治療,共治療671例,其中腦出血患者54例,基本痊愈28例,顯效15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100%;

 

腦梗塞617例,基本痊愈366例,總有效率為99.4%。

 

第二組穴共治療中風后遺癥1013例,總有效率在83%~96.9%之間。

 

半身不遂治則:滋養肝腎,通經活絡。

 

一般刺病側穴,病程較久者“補健側,瀉患側”,先刺健側,后刺患側,補虛瀉實。

 

處方: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方義隨證配穴:半身不遂—患側井穴點刺出血以接續經氣,上肢-肩髎陽池后溪,病程日久-大椎肩外俞,下肢-風市、懸鐘,病程日久-腰陽關白環俞,經筋屈曲拘攣-肘部取曲澤,腕部取大陵,膝部取曲泉,踝部取太溪,陽病取陰,語言蹇澀-啞門廉泉通里,肌膚不仁-皮膚針叩刺患部。

 

操作:毫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為一療程。

 

口角歪斜治則疏調陽明,通經活絡處方地倉頰車合谷內庭太沖方義手足陽明和足厥陰經脈均上達頭面,取地倉、頰車穴疏調局部經氣,遠取合谷、內庭、太沖乃循經取穴,以調本經經氣。

 

隨證配穴按病位酌配牽正、水溝、下關等穴。

 

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為一療程。

 

閉證治則平肝熄風,清心豁痰,醒腦開竅處方十二井穴水溝太沖豐隆方義肝陽化火生風,氣血上逆,痰濁而升,蒙蔽清竅,取十二井穴,接逸十二經氣,調和陰陽;

 

水溝醒腦開竅;

 

太沖潛陽降逆,平肝熄風;

 

豐隆宣通脾胃氣機,蠲化痰濁。

 

隨證配穴牙關緊閉-下關、頰車;

 

兩手握固配合谷;

 

語言不利-啞門、上廉泉。

 

操作十二井穴點刺放血,水溝向上斜刺瀉法,太沖、豐隆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脫證治則回陽固脫處方關元神闕方義關元為任脈和足三陰經交會穴,可扶助元陽;

 

神闕為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系,以回陽固脫。

 

隨證配穴汗出不止-陰郄、復溜,小便失禁-三陰交。

 

操作關元穴大炷艾灸,神闕隔鹽艾灸,直至四肢轉溫為止。

 

頭針取穴: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頂旁2線操作:選28~30號長1.5~2.0寸毫針,針與頭皮呈30。

 

夾角快速刺入頭皮下,快速捻轉2~3min,每次留針30min,留針期間反復捻轉2~3次。

 

治療時讓患者活動肢體,隔日1次。

 

取穴:主穴:運動區、感覺區。

 

配穴:暈聽區、足運感區、語言2區操作:以主穴為主,語言不利加語言2區;

 

眩暈加暈聽區;

 

下肢癱瘓明顯加足運感區。

 

患肢對側取穴,足運感區針雙側,沿頭皮進針至規定深度后,以每分鐘200~250次頻率持續捻轉3~5分鐘,留針15分鐘,或接電針儀,以500~700次/分頻率連續波刺激15~20分鐘,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

 

每日1次,15~20次為一療程。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1805例,總有效率在93.4%~98.5%之間。

 

眼針取穴:上焦、下焦。

 

操作:取患側為主,可配合健側。

 

先在穴區用點眼棒或三棱針柄在眼周眶按壓,尋得反應點(表現為酸、麻、脹、重或發熱、發涼感),以左手指按壓眼球,使眼眶皮膚繃緊,右手持32號5分針輕輕沿皮橫刺或直刺,不用手法,留針5~15分鐘。

 

每日1次,15~20次為一療程。

 

療效:本法只限于缺血性中風的早期患者,肌肉肢體已變形者,療效差。

 

觀察453例,總有效率為97%左右。

 

耳針選穴腦點皮質下肝三焦方法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日1次;

 

后遺癥隔日刺1次,每次留針30min;

 

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單方驗方①蝮蛇抗栓酶注射液組成:蝮蛇抗栓酶,每支含量0.25單位。

 

用法:第一周,以0.2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日1次;

 

第二周增至0.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亦每日1次,用藥2~3周為一療程。

 

本藥主要用于治療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325例,基本痊愈71例,顯效128例,有效84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為87.1%。

 

②山雞椒注射液組成:山雞椒,每毫升含生藥2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2次,20天為一療程,或靜脈注射,20毫升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20天為一療程。

 

本藥亦主要用于治療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118例,基本痊愈63例,顯效25例,有效2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2.4%。

 

③川芎嗪注射液組成:磷酸川芎嗪,每支2毫升含40~50毫克。

 

用法:靜脈滴注。

 

每次以80~100毫克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滴注,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本藥主要用于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267例,基本痊愈82例,顯效109例,有效5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92.1%。

 

推拿取穴:頭部:感覺區、運動區、足運感區、語言區、百會;

 

上肢:合谷、手三里、曲池、外關、養老、少海、肩貞、肩濡;

 

下肢:足三里、豐隆、絕骨、殷門、委中、環跳、命門;

 

腹部:氣海、關元、神闕;

 

背部:大椎。

 

操作:急性期以頭穴為主,行揉、點、按、推等法,然后在肢端穴位點按,操作時間各為5分鐘。

 

恢復期,亦先以同法推按頭穴,接著令患者取仰臥位,用揉、滾法對上、下肢進行放松,點按俞穴,放松關節;

 

再令其取俯臥位,施術于督脈及兩側膀胱經線,用掌根從大椎穴平推至骶部3~5遍,點按俞穴,最后用拍打法從上至下拍打數遍,時間15分鐘。

 

上法每日1次,20~30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4天。

 

療效:共治療中風病人147例,基本痊愈57例,顯效33例,有效4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3.2%。

 

氣功功法:導引靜坐法。

 

導引用擦掌、熨目、按陽明、轉耳輪、鳴天鼓、叩齒、鳴天鼓、擦腎腰、捶環跳、掌擦臉面、擦涌泉穴,共12法,視患者情況行之。

 

靜坐包括趺坐、立腰、垂廉、抵腭、咽津、調息、正念、內視八要點。

 

導引每日上午行1~2次,靜坐每日下午行1~2次,每次1小時。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38例,基本痊愈22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

 

其他措施急性腦出血病人應保持安靜,盡量減少移動,頭部放置冰袋,隨時吸出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中風病人急性期均應加強護理,更換體位,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瘡。

 

癥狀穩定后應逐步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包括被動運動和自主運動。

 

同時要加強心理治療,以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

 

危急患者需配合西醫藥物及手術治療。

 

引用:http://big5.wiki8.com/zhongfeng_529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11:48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