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經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1 11:5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經絡

 

拼音

 

jīngluò

 

英文參考

 

channelsandcollaterals

 

概述

 

經絡,中醫學術語之一,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

 

經脈沿一定的循行路徑分布于身體的較深部,是經絡中直行的主干,與各臟腑密切聯系。

 

經脈的分枝稱為絡脈,橫行于身體較淺表部,沒有一定的循行路徑。

 

絡脈上細小的分枝為孫絡。

 

經脈主要包括十二經脈(又稱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中的督、任二脈合稱十四經;

 

每一經脈均有分枝的絡脈。

 

錯縱復雜的經絡內聯五臟六腑,外絡皮肉筋骨,貫通上下,遍布全身,使人體成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中醫理論認為經絡既是運行氣血,內屬臟腑、外絡肢節,發揮營衛之氣防御作用的通道;

 

又是外邪入侵的途徑,所以當人體生病時,經絡便是疾病進犯機體和把內臟病變表現于體表的途徑。

 

經絡學說不僅和陰陽、五行一樣是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臨床診治、用藥、針炙等均有實際指導意義。

 

在中醫典籍《醫學入門》中“醫者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的說法,充分體現了經絡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經絡進行的多方面研究,肯定了經絡的存在,但對其實質尚無統一的、完善的解釋。

 

《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

 

其常見者,足太陰過于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

 

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屬于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于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

 

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者有“徑”之意思,如路徑可通達各處,且是直行之干線;

 

“絡”者有“網”之意思,縱橫連結之網路,是橫出的旁枝;

 

此絡網可將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外等連結,進而或深或淺地將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頭面、軀干、四肢等都連系起來,用真氣來促進全身細胞生理的作用,顯現生命的現象。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五絡,以及很多絡脈和孫絡脈等總稱之名。

 

經絡的理論形成

 

早期對經絡(血管路線、針刺感傳路線、腧穴遠道主治規律、氣功感傳路線)和腧穴(針灸治療特殊的部位)的認識,是古人解剖實踐、醫療實踐和養生修煉實踐結合的產物,而從單純的"線"和"點"的結合上升到經絡、腧穴理論體系,則還結合了古人對世間萬物的哲學思辨,在當時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氣一元論"、"天人相應"等文化思想的影響下,古人才創立了完整的經脈腧穴理論體系。

 

早期文獻現存的經絡腧穴文獻原以《內經》為最早,近代發現漢墓出土的古帛書和竹簡中都記載有“十一脈”,為《脈書》的主要內容,這一名稱與《史記·倉公列傳》所說的倉公淳于意受其師陽慶傳授“黃帝、扁鵲之《脈書》”之說相符合。

 

《脈書》有屬于黃帝,有屬于扁鵲,可知有不同的本子。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就有幾種文本:一種內容較簡單按先“足三陽三陰脈”后"臂三陰三陽脈"排列,因稱為"《足臂十一脈灸經》);

 

另一種內容較詳,按先六陽脈后五陰脈次序排列,因稱為"陰陽本"(《陰陽十一脈灸經》)。

 

后者在帛書中有甲、乙兩寫本;

 

又有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簡書本。

 

可見其傳抄較多,影響更廣。

 

帛書的記載見《馬王堆漢墓帛書》和《五十二病方》書中。

 

戰國初期的醫學家秦越人(扁鵲),曾刺“三陽五會(輸)”救治虢太子尸厥;

 

馬王堆出土帛書《脈法》中的“陽上于環二寸而益為一久(灸)”;

 

《五十二病方》中的“久足中指”,“久左”等,都是有關腧穴早期臨床應用的文獻記載。

 

西漢初期,著名醫家淳于意(倉公)用針灸給人治病,已經明確提到了什么病,當刺什么部位。

 

這些部位倉公稱之為“俞”(“論俞所居”),或稱“砭灸處”。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的問世,標志著針灸從醫療實踐上升到系統的理論時代。

 

《內經》包括現存的《靈樞》和《素問》。

 

其寫作時間當是《靈樞》在先,《素問》在后。

 

關于經絡的記載以《靈樞》為最詳,如《經脈》、《經別》、《經筋》、《脈度》、《根結》等篇;

 

《素問》則是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闡發和討論,如《脈解篇》、《皮部論》、《經絡論》、《骨空論》、《調經論》、《太陰陽明論》、《陽明脈論》等。

 

但《素問》所引古文獻并不完全與現存的《靈樞》相同,如《脈解》所載經脈文字不同于《靈樞·經脈》,卻接近于帛書記載,這當是古《脈書》的另一傳本。

 

凡名為"解"者自然是晚于原書的解釋性著述。

 

《內經》在早期經絡文獻《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的基礎上,結合其他醫學文獻和醫療經驗的總結,完善了十二經脈手足三陰三陽的命名及分類;

 

全面論述了十二經脈與內在臟腑的屬絡關系,經脈不僅內連臟腑,外絡肢節,而且陰經與陽經、臟與腑之間還構成了表里相合的互相聯系。

 

經脈的循行連接,脈行之逆順,以及營衛氣血在十二經脈的流注也從《內經》開始論述。

 

營氣行于脈中,自手太陰肺經始而終于足厥陰肝經,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周而復始。

 

《內經》還補充完善了十二經脈等的病候和主治,并通過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由皮毛到絡、經、內臟的傳變及其絡脈變化,闡明了經絡系統的防御功能、反應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功能。

 

此外,《內經》討論了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六經皮部的分布及奇經八脈的循行,闡述了十二經標本和根結在上下內外的對應關系,全面論述了經絡"與天地同紀",與自然界變化的密切關系等(參見第一章)。

 

從腧穴理論看,《內經》記載了五輸穴、原穴、俞募穴、下合穴、交會穴等的含義及其作用,記述了160余個腧穴的名稱、部位或取法,對腧穴的功能特點已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靈樞·九針十二原》對腧穴作了基本的定義: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內經》將腧穴比作“節”、“會”和“絡”,指出腧穴是人體神氣(人體最精華之氣)聚集、留止、游行、出入之處,也是經絡之氣向周圍滲灌之處。

 

綜合分析《內經》有關腧穴的多種名稱(如空、孔、竅、骨空、穴、節、會、府、氣府、原、絡、俞、溪、谷等)字義,《內經》已較為完整準確地闡述了腧穴的主要功能特點,腧穴作為人體經脈與外界的通道,可以傳導經氣,轉輸臟腑氣血精華,對周圍組織起滲灌作用;

 

而“五臟有疾,應出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又進一步說明腧穴可以作為疾病診斷重要的參考;

 

腧穴能接受外來刺激,對人體起調節和治療作用。

 

略晚于《黃帝內經》時代的醫學著作還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原有書有圖,可惜這部專門論述經穴的著作早已散佚,但其主要內容保留在晉以后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中,書中其對腧穴的記述已較《內經》更為完整,充實了腧穴學的基本理論及腧穴的臨床應用,與《內經》同樣是針灸經穴理論的奠基作。

 

《難經》《難經》原稱《八十一難》,是對《內經》等古經提出各種問題進行解答。

 

《難經》有關經絡的問題特注重寸口脈診、原氣、奇經八脈以及對“是動”“所生病”的解釋,《難經》第一次完整論述了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的區別,形象論述了奇經八脈調節氣血、不參予十二經脈循環的功能特點,以及經別理論等等。

 

十二經脈原文循行路線之后分“是動則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敘述,在《難經》中釋作“是動者,氣也;

 

所生病者,血也”,又說:“氣流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

 

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后病也”。

 

用氣血、先后解釋經脈病候并不符合《內經》的原意,但對后來溫病學派創用衛、氣、營、血辨證卻具有啟發的意義。

 

《難經》對腧穴理論的論述主要有原穴、八脈交會穴、俞募穴和五輸配屬五行等。

 

《難經》明確提出了“原氣”是“人之生命”,是“十二經之根本”,闡述了原氣通過三焦通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其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即是“原穴”,并在《內經》基礎上補充了心經原穴和六腑原穴,使十二原穴趨于完整。

 

《難經》還提出了氣血筋脈骨髓臟腑八會穴、“五臟募皆在陰,而俞皆在陽”,以及五輸穴配屬五行的理論,特別對臨床應用有所闡發,成為子午流注學說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提出的“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和“瀉南補北”理論,不僅是針灸臨床配穴大法,而且也是中醫治療各科疾病的原則之一。

 

《針灸甲乙經》現存的經穴專著以魏晉時皇甫謐編集的《針灸甲乙經》(全稱《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為最早,是匯集《素問》、《九卷》、(又稱《針經》,即今《靈樞》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分類整理而成。

 

針對當時腧穴定位出現差異(如武威出土的東漢醫簡將足三里定于“膝下五寸”;

 

呂廣將太倉(中脘)定在“臍上三寸”等),書中對腧穴分布進行了整理,頭面軀干以分區劃線排列,四肢以分經排列,記載經絡所屬穴名共349名,其中有交會關系者84穴。

 

諸穴穴名、別名、位置、取法、主治、配伍、何經脈氣所發、何經所會、針刺深淺、留針時間、艾灸壯數、禁刺禁灸以及針灸意外等均有全面論述。

 

《甲乙經》確立了針灸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奠定了針灸學成為一門獨立的臨床醫學學科的基礎。

 

東漢末,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等書著成《傷寒雜病論》(《傷寒論》),所稱《九卷》,即后來所稱的《靈樞》。

 

說明《傷寒論》一書以六經辨證,是對《內經》、《難經》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經絡理論的靈活運用,為后人樹立典范。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絡脈和浮絡、孫絡等。

 

經絡的正經十二脈,是構成整體循環的主體,奇經八脈是調節十二經脈之作用。

 

也可說前者為一般人皆具足之經脈,后者為修行者所開發出來之特有經脈。

 

經絡主要由經脈和絡脈組成。

 

經,原意是指縱行的絲,又有"徑"的含義,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

 

絡,則有"網"的含義,譬如網絡,指小而淺的橫行支脈;

 

脈,則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運行的通道。

 

概括來說,經絡就是全身運行氣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為經脈,小的分支為絡脈,總稱為經絡.經脈的主體部分經脈在體內縱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線和名稱,是運行氣血營衛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經絡系統的主體。

 

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脈向外聯絡肢體,內行連屬臟腑,將人體聯貫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奇經八脈則對全身經脈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

 

十二經脈各有專屬的穴位,而奇經八脈中除任脈、督脈外,無專屬的穴位。

 

絡脈是由經脈分出行于淺層的支脈,由經脈別行分出的較大絡脈主要有十五絡,是十二經脈在四肢部以及軀干前、后、側三部的重要支脈,起溝通表里和滲灌氣血的作用。

 

絡脈再別出的細小分支稱孫絡,其浮現于皮膚表層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稱浮絡、血絡,它們縱橫交錯,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彌散網絡全身。

 

十二正經從四肢肘膝部別行正經深入體腔的支脈稱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它們的作用主要是溝通臟腑,加強表里二經之間的聯系,也是經絡的主體部分。

 

經絡的連屬部分經絡的連屬部分包括內屬和外連兩大部分。

 

經絡內屬于五臟六腑。

 

十二經脈的每一條經脈各連屬了一個臟腑。

 

連屬于臟的經脈為陰經,連屬于腑的經脈為陽經。

 

經絡的外連部分包括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于筋肉關節的外周連屬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約束骨骼,利于關節的屈伸活動,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

 

十二皮部則是十二經脈之氣在體表的分布。

 

皮部位于人體最外層,具有保護機體、抵抗病邪入侵、反應相應臟腑經絡病變的作用。

 

經絡組成概表(內)--臟腑--經絡所歸屬(陰經連屬于臟,陽經連屬于腑)↑│┌十二經脈--經絡的主體,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節,起運行氣血的主導作用││奇經八脈--具有特殊作用的經脈,對各經絡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經絡┤十二經別--經脈的深部分支,溝通臟腑,起加強表里經聯系的作用││十五絡脈--經脈的外部分支,起溝通表里和滲灌氣血的作用│└三百六十五絡--經絡的小支,分布到全身各腧穴↓┌十二經筋--受經絡支配的筋肉(外)┤└十二皮部--皮膚按經絡分布附:經絡系統陰陽五行對合表┌肺經---金---大腸經┐│絡脈(列缺)----(偏歷)絡脈│┌手太陰┤├手陽明┐││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心經---火---小腸經┐│││絡脈(通里)----(支正)絡脈││手三陰┤手少陰┤├手太陽├手三陽││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心包經--相火---三焦經┐│││絡脈(內關)----(外關)絡脈││└手厥陰┤├手少陽┘│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脾經---土---胃經┐│絡脈(公孫)----(豐隆)絡脈│┌足太陰┤脾大絡(大包)├足陽明┐││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腎經---水---膀胱經┐│││絡脈(大鐘)----(飛揚)絡脈││足三陰┤足少陰┤├足太陽├足三陽││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肝經---木---膽經┐│││絡脈(蠡溝)----(光明)絡脈││└足厥陰┤├足少陽┘│經別---合---經別│└經筋-------經筋┘┌任脈------------督脈┐│任脈絡(鳩尾)(長強)督脈絡│奇經(陰)┤沖脈------------帶脈├(陽)奇經│陰蹻------------陽蹻│└陰維------------陽維┘

 

人體經絡分布頭額及耳部巔:本字當作“顛”,指頭頂部,又稱“腦蓋”。

 

足太陽經:“交巔”。

 

督脈分支相同。

 

足厥陰經:“與督脈會于巔”。

 

手少陽經別:“別于巔”。

 

足少陽之筋:“交巔上”。

 

腦為髓之海,其輸在于其蓋。

 

腦:《說文》:“腦,頭髓也”。

 

髓者以腦為主,腦為髓海。

 

足太陽經:直者“入絡腦”。

 

督脈分支相同。

 

足陽明經:“循眼系入絡腦”(見《靈樞·動輸》)。

 

額,額顱,額角:額,古又稱“顙”,其中部稱“額顱”,兩旁隆起處稱“額角”,又簡稱“角”。

 

或稱“頭角”。

 

足陽明經:“循發際至額顱”。

 

足太陽經:“上額”。

 

足厥陰經:“上出額”。

 

足少陽之筋:直者“上額角”。

 

手少陽之筋:“結于角”。

 

手少陰絡、足少陰絡、手太陰絡、足太陰絡、足陽明絡:此五絡皆會于耳中,上絡左角(見《素問·繆刺論》)。

 

頭,頭角:頭上部稱“頭”,頭上兩旁隆起處稱“頭角”,指額骨結節(額角),也有指頂骨結節。

 

足少陽經:“上抵頭角”。

 

足太陽之筋:“直者上頭”。

 

手陽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絡頭”。

 

督脈別絡:“散頭上”。

 

耳,耳上角,耳后完骨:以耳為中心,分耳中、耳后、耳前、耳上角(耳上方)、耳后完骨(乳突部)。

 

足太陽經:支者“至耳上角”。

 

足太陽之筋:“上結于完骨”。

 

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

 

足少陽經:“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太陽經:“入耳中”。

 

手少陽經:“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陽明別絡:“入耳合于宗脈”。

 

足少陽之筋:“出太陽之前,循耳后”。

 

足陽明之筋:支者“結于耳前”。

 

手太陽之筋:“結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

 

手厥陰經別:“出耳后,合少陽完骨之下”。

 

手少陰絡、足少陰經別、手太陰絡、足太陰絡、足陽明絡:五絡皆會于耳中,上絡左角(見《素問·繆刺論》)。

 

枕骨:《素問·骨空論》:“頭橫骨為枕”。

 

足太陽之筋:“直者結于枕骨”。

 

足少陰之筋:“結于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

 

顏面部顏面前發際以下至頜總稱“面”,眉目之間稱“顏”。

 

任脈:“循面”。

 

足少陽經別:“散于面”。

 

諸陽之會皆在于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

 

足太陽之筋:“下顏”。

 

目,目系,內眥,銳眥:《靈樞·癲狂》:“目眥外決于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

 

《靈樞·大惑論》:“五藏六府之精皆上注于目……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

 

督脈:“與太陽起于目內眥(同足太陽經),其少腹直上者,上系兩目之下(同任脈)”。

 

蹻脈:“屬目內眥”。

 

足太陽:有通項入于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內)眥。

 

足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

 

足陽明之筋:“上合于太陽,為目下綱”。

 

足少陽之筋:“支者結于目眥為外維”。

 

足陽明經別:“還系目系”。

 

足少陽經:“起目銳眥”,“至銳眥后”。

 

手太陽經:“至目銳眥”。

 

手少陰經別:“合目內眥”。

 

足少陽經別:“系目系,合少陽于外眥”。

 

手少陰經:“系目系”。

 

足厥陰經:“連目系”。

 

諸脈者皆屬于目: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

 

鼻,頞:鼻下為鼻孔。

 

上部為鼻根,稱“頞”。

 

鼻號“明堂”。

 

手陽明經:“上挾鼻孔”。

 

足陽明經:“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

 

手太陽經:支者“抵鼻”。

 

足陽明之筋:“下結于鼻”。

 

足太陽之筋:“結于鼻”。

 

,頄:(音拙),頄(音求),均指顴骨部。

 

《靈樞·經脈》多用“”,有釋作目下部。

 

《靈樞·經筋》多用“頄”,《太素》寫作“鼽”,楊上善注:“鼻形謂之鼽也。”

 

與《說文》“病寒鼻窒”(鼻寒)的解釋不相合。

 

作部位名,似當以字為正。

 

手太陽經:支者“上”。

 

手少陽經:“至”。

 

足少陽經:“抵于”。

 

足陽明經別:“上頞、”。

 

足太陽之筋:支者“下結于頄”。

 

足陽明之筋:“合于頄”。

 

手陽明之筋:支者“結于頄”。

 

足少陽之筋:“結于頄”。

 

蹻脈:“入頄”。

 

唇,口,人中:足陽明經:“環唇”。

 

足厥陰經:“環唇內”。

 

手陽明經:“挾口”。

 

足陽明經:“上挾口”。

 

足陽明經別:“出于口”。

 

沖任之脈:“絡唇口”。

 

手陽明經:“交人中”。

 

頤,頷:頤,頷,均指下頜部,又釋頤為頷中,頷為腮下。

 

頷又作,指顳側部。

 

任脈:“上頤”。

 

督脈:“上頤”(同任脈)。

 

足陽明經:“循頤后下廉”。

 

足少陽經別:“出頤頷中”。

 

足少陽之筋:“下走頷”。

 

手太陽之筋:“結于頷”。

 

手少陽之筋:“上乘頷”。

 

手陽明之筋:“上左角,絡頭,下右頷”。

 

后三“頷”字《太素》作“”。

 

頰,曲頰:面旁總稱“頰”,下頜角部稱“曲頰”,口頰內稱“頰里”。

 

手陽明經:支者“貫頰”。

 

手太陽經:支者“循頸上頰”,又“當曲頰”。

 

手少陽經:“下頰”。

 

足少陽經:“下加頰車”,又“在耳下曲頰之后(天容)”。

 

足陽明經:“循頰車”。

 

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

 

足厥陰經:支者“下頰里”。

 

齒,牙,曲牙:通稱牙齒,分別稱門牙、犬牙為“牙”,臼齒為“齒”。

 

又分稱“上齒”和“下齒”。

 

下頜關節支,稱“曲牙”。

 

手陽明經:“入下齒中”。

 

足陽明經:“入上齒中”。

 

手陽明別絡:“遍齒”。

 

手少陽之筋:“支者上曲牙”。

 

足陽明經:“循牙車”。

 

手陽明、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見《靈樞·寒熱病》)。

 

舌,舌本,舌中,舌下:足太陰經:“連舌本,散舌下”。

 

足太陰經別:“貫舌中”。

 

足少陰經:“挾舌本”。

 

足少陰經別:“直者,系舌本”。

 

足少陰經:“舌下”(廉泉,見《素問·氣府論》)。

 

手少陰絡:“系舌本”。

 

手少陽之筋:支者“入系舌本”。

 

足太陽之筋:“支者別入結于舌本”。

 

足厥陰脈:“絡于舌本”(見《靈樞·經脈》)。

 

頸項、咽喉部頸、項:頭與胸背之間為“頸”,頸之后為“項”。

 

督脈:“上項”。

 

督脈:“別下項”(同足太陽)。

 

足太陽經:“下項”。

 

足太陽經別:“從膂上出于項”。

 

足少陰經別:“系舌本,復出于項”。

 

足少陰之筋:“挾膂上至項”。

 

手少陰經“上項”。

 

足少陽經:“循頸”。

 

手太陽經:“循頸”。

 

手太陽之筋:其支者“循頸,出走太陽之前”。

 

手陽明之筋:直者“從肩髃上頸”。

 

咽喉(咽)、嗌:《靈樞·憂恚無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

 

又單稱“咽”,為食道通稱,后人又稱作“胃系”。

 

《說文》:“咽,嗌也”。

 

據《靈樞》所說,“嗌”多指咽的上段。

 

任脈:“至咽喉”。

 

督脈:“入喉”。

 

沖脈、任脈:“會于咽喉”。

 

手太陽經:“循咽”。

 

手少陰經:支者“上挾咽”。

 

足少陽經別:“上挾咽”。

 

足陽明經別:“上循咽”。

 

足太陰經別:“合于陽明,與別俱行,上結于咽”。

 

足陽明:“挾喉之動脈”(見《靈樞·本輸》)。

 

足太陰脈:“絡嗌”(見《素問·太陰陽明論》)。

 

喉嚨(喉)、肺系:《靈樞·憂恚無言》:“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

 

又單稱“喉”,為氣管的通稱,又稱“肺系”。

 

足陽明經:“循喉嚨”。

 

足少陰經:“循喉嚨”。

 

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

 

手少陰經別:“上走喉嚨”。

 

手厥陰經:“出循喉嚨”。

 

手陽明經別:“上循喉嚨”。

 

手太陰經:“從肺系橫出腋下”。

 

頏顙:《靈樞·憂恚無言》:“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

 

楊上善解釋作:“喉嚨上孔”,滑壽解釋作“咽顙”,即指咽喉上部。

 

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

 

沖脈:“上者出于頏顙”。

 

會厭:《靈樞·憂恚無言》:“會厭者,音聲之戶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

 

足之少陰:“上系于舌,絡于橫骨,終于會厭”。

 

任脈:“會厭之脈:上絡任脈”。

 

肩背部肩(肩解、肩胛、肩上):肩關節和肩胛岡部稱“肩解”,肩峰端稱“髃骨”,成片骨稱“肩胛”,肩胛區肌肉稱“肩膊”,內上方稱“肩上:”。

 

足太陽經:“循肩膊內”,“別下貫胛”。

 

足少陽經:“至肩上”。

 

手太陽經:“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

 

手陽明經:“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手少陽經:“循臑外上肩”。

 

手太陽絡:“絡肩髃”。

 

手陽明絡:“上乘肩髃”。

 

足太陽之筋:支者“結于肩髃”。

 

手陽明之筋:“結于髃。

 

其支者,繞肩胛”。

 

手太陰之筋:“結肩前髃”。

 

督脈之絡:“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

 

足太陽經:“挾脊”。

 

足少陰經:“貫脊”。

 

足陽明之筋:“上循脅屬脊”。

 

足太陰之筋:“內者著于脊”。

 

足少陰之筋:“循脊內”。

 

手陽明之筋:支者“挾脊”。

 

督脈:“貫脊”。

 

腰:《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

 

足太陽經:“抵腰中”。

 

足少陰絡:“貫腰脊”。

 

督脈:“挾脊抵腰中”(同足太陽經)。

 

腎:足少陰經:“屬腎”。

 

足太陽經:“絡腎”。

 

足少陰經別:“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

 

沖脈:“與少陰之大絡:起于腎下”。

 

胞絡者:“系于腎”。

 

臀:足太陽經:“貫臀”。

 

足太陽之筋:“上結于臀”。

 

督脈:“別繞臀”。

 

尻:足少陽之筋:“后者結于尻”。

 

足太陽經別:“下尻五寸,別入于肛”。

 

胸脅部胸中(胸里):《靈樞·脹論》:“胸腹,藏府之郭也”。

 

《素問·脈要精微論》:“背者胸中之府”,其臟為心、肺。

 

手太陰之筋:“下結胸里”。

 

手少陰之筋:“結下胸中”。

 

手厥陰之筋:“入腋散胸中”。

 

手厥陰經:“起于胸中”。

 

手厥陰經別:“下淵腋三寸,入于胸中”。

 

手少陽絡:“注胸中”。

 

沖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蹻脈:“上循胸里”。

 

膻中:《靈樞·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為氣之海。

 

手少陽經:“布膻中”。

 

足厥陰經:“絡于膻中”(見《靈樞·根結》)。

 

肺:手太陰經:“屬肺”。

 

手陽明經:“絡肺”。

 

手少陰經:“上肺”。

 

足少陰經:直者“入肺中”。

 

足厥陰經:“上注肺”。

 

心:手少陰經:“起于心中,出屬心系”。

 

手少陰絡:“入于心中”。

 

手太陽經:“絡心”。

 

足太陰經:支者“注心中”。

 

足少陰經:支者“絡心”。

 

足太陽經別:“其一道循膂當心入散”。

 

足少陽經別:“貫心”。

 

足陽明經別:“上通于心”。

 

手厥陰絡:“絡心系”。

 

督脈:“上貫心”。

 

心包:手厥陰經:“屬心包絡”。

 

手少陽經:“散絡心包”。

 

足少陰絡:“上走于心包下”。

 

乳,膺乳:足陽明經:“下乳內廉”。

 

手陽明經別:“從手循膺乳”。

 

足少陽之筋:“系于膺乳”。

 

手少陰之筋:“交太陰,挾乳里”。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左乳下”(見《素問·平人氣象論》)。

 

腋,淵腋:足少陽經:“下腋”。

 

手太陰經:“橫出腋下”。

 

手少陰經:“下出腋下”。

 

手厥陰經:“上抵腋下”。

 

手太陽經別:“入腋走心”。

 

手少陰經別:“入淵腋兩筋之間”。

 

手厥陰經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

 

手太陰經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

 

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從腋后外廉,入腋下”。

 

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走腋前廉”。

 

手太陽之筋:“入結于腋下”。

 

脾之大絡:名大包,“出淵腋下三寸”。

 

脅,肋,季脅:足少陽經:“循脅里”,“過季脅”。

 

手厥陰經:“出脅”。

 

足厥陰經:“布脅肋”。

 

足陽明之筋:“上循脅”。

 

手太陰之筋:“下抵季脅”。

 

手厥陰之筋:“前后挾脅”。

 

足太陰之筋:“循腹里,結于肋”。

 

脾之大絡:“布胸脅”。

 

肝:足厥陰經:“屬肝”。

 

足少陽經:“絡肝”。

 

足少陰經:“上貫肝膈”。

 

足少陽經別:“散之上肝”。

 

膽:足少陽經:“屬膽”。

 

足厥陰經:“絡膽”。

 

腹部腹:足陽明經別:“入于腹里”。

 

足陽明之筋:“上腹而布”。

 

足太陰經:“入腹”。

 

足厥陰經:“抵小腹”。

 

任脈:“循腹里”。

 

任脈絡:“下鳩尾,散于腹”。

 

臍:足陽明經:“下挾臍”。

 

足太陰之筋:“結于臍”。

 

手少陰之筋:“下系于臍”。

 

沖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督脈: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同任脈)。

 

脾:足太陰經:“屬脾”。

 

足陽明經:“絡脾”。

 

胃:足陽明經:“屬胃”。

 

足太陰經:“絡胃”。

 

手太陽經:“抵胃”。

 

足厥陰經:“挾胃”。

 

手太陰經:“循胃口”。

 

大、小腸:手陽明經:“屬大腸”。

 

手太陰經:“絡大腸”。

 

足太陰經:“入絡腸胃”。

 

手太陽經:“屬小腸”。

 

手少陰經:“絡小腸”。

 

三焦:手少陽經:“屬三焦”。

 

手厥陰經:“絡三焦”。

 

手太陰經:“起于中焦”。

 

膀胱:足太陽經:“屬膀胱”。

 

足少陰經:“絡膀胱”。

 

足太陽經別:“三焦下腧(下合穴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

 

陰部陰器,睪,宗筋,纂:篡,應作“纂”,指肛門部。

 

足厥陰經:“過陰器”。

 

足陽明之筋:“聚于陰器”。

 

足太陰之筋:直者“聚于陰器”。

 

足少陰之筋:“并太陰之筋而上結于陰器”。

 

足厥陰之筋:“結于陰器”。

 

足厥陰絡:“循脛上睪,結于莖”。

 

任脈:“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

 

督脈:“起于少腹之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蹻脈:“循陰股入陰”。

 

太陽、陽明:“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陽、陽明之所合也”(《素問·厥論》)。

 

沖脈:“與陽明合于宗筋”(《素問·痿論》)。

 

經絡的作用

 

《靈樞·經脈》指出:"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概括說明了經絡系統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能決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聯系人體內外,起著運行氣血的基本作用;

 

所以能處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癥候的作用;

 

所以能調整虛實,是因其具有傳導感應,起補虛瀉實的作用。

 

經絡作用體現在臨床運用中,從臨床實踐認識經的作用,二者是相互結合的,說明經絡理論來自臨床又用于指導臨床。

 

聯系內外,網絡全身經絡系統由主體部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經別、絡脈)、內屬部分(屬絡臟腑)和外連部分(經筋、皮部)組成,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聯結人體各個部分的基本途徑。

 

人體的臟腑、器官、皮毛、孔竅、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經絡的溝通和聯結而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系統外行于體表,內屬于臟腑,縱橫交錯,溝通表里,貫穿上下,通過多種通路和途徑將機體上下、左右、前后各個部分,以及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臟腑與體表,體表與臟腑,官竅、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其具體聯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點:十二經脈和十二經別,著重在體表與臟腑以及臟腑之間的聯系;

 

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著重在體表與體表,以及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系;

 

十二經脈通過奇經八脈,加強經與經之間的聯系;

 

十二經脈的標本、氣街和四海,則加強人體前后腹背和頭身上下的分段聯系。

 

正如《靈樞·海論》所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節”。

 

臟腑居于內,支節居于外,其間是通過經絡系統相聯系。

 

經絡系統是以頭身的四海為總綱,以十二經脈為主體,分散為三百六十五絡遍布于全身,將人體各部位緊密地聯系起來,使有機體各部分之間保持著完整和統一。

 

運行氣血,協調陰陽《靈樞·本藏》論經絡的作用是:“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

 

經氣推動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約束氣血的運行軌道,調節氣血的容量,對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協調平衡起著總領的作用。

 

沒有經絡系統對全身的維系、協調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機體正常的生命運動。

 

(1)運行血氣運行氣血的功能,首先取決于“宗氣”。

 

《靈樞·邪客》說:“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

 

《太素》“心脈”作“心肺”,可知宗氣是總括心肺的活動功能。

 

《靈樞·五十營》說的:“呼吸定息,氣行六寸”。

 

意指一呼一吸,脈氣可運行六寸,這就是呼吸與經脈運行的關系進行討論,脈氣的宗主即稱宗氣。

 

其次取決于出自“臍下、腎間”的“原氣”。

 

《難經·八難》指出:“臍下、腎間動氣”是“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

 

經絡的功能活動表現稱為“經氣”。

 

經氣來源于真氣,真氣來自先天之原氣,又依賴后天水谷精微之氣的不斷充養,是人體生命活動最根本的動力。

 

原氣與胸內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別稱為上下氣海。

 

此外,產生于中部的營氣和衛氣,依賴于飲食,由“水谷之氣”轉化而成,營氣運行于經脈之中,起濡養全身的作用,并變化為血液;

 

衛氣寓布到經脈之外,起保衛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調節體溫、管理汗液分泌、充實皮膚和溫煦肌肉等功能。

 

由于宗氣和原氣的參與和推動,“內溉臟腑,外濡腠理”(見《靈樞·脈度》),從而使體內的臟腑和體表的五官七竅,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協調一致。

 

(2)營陰陽營陰陽除指經絡氣血營運全身,濡養所有器官組織外,還有“協調陰陽”的意義。

 

如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后、臟腑、表里之間,不僅由于經脈的聯系使生命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而且由于陰陽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使氣血盛衰、機能動靜保持正常節律,從而使機體成為統一的、協調而穩定,并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的有機整體。

 

這是經絡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抗御病邪,反應癥候經絡的功能活動表現稱為“經氣”。

 

經氣不僅表現為“行氣血、營陰陽”,還表現為經絡的“反應性”和“傳導性”。

 

在疾病狀態下,經絡的反應性和傳導性表現為抵御外邪、傳入疾病和反映疾病。

 

(1)抗御病邪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網絡周身,當人體正氣充足時,經脈之氣就能首當其充,奮起抵御外邪的入侵;

 

而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經絡便會成為疾病的傳入通路。

 

邪氣(致病因素)侵入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由表向里,由淺入深,傳入內臟,并且還會通過經絡系統影響到人體的其他部分。

 

《素問·氣穴論》說:“孫絡”能“以溢奇邪,以通營衛”,這是因為孫絡分布范圍最廣,最先接觸到病邪,而營衛──特別是衛氣,就是通過孫絡散布到全身皮部。

 

當病邪侵犯時,孫絡和衛氣發揮了重要的抗御作用。

 

臨床上發現的體表反應點,一般均可從孫絡的“溢奇邪”、“通營衛”的作用來理解。

 

穴位(包括反應點)是孫絡分布的所在,也是衛氣所停留和邪氣所侵犯的部位,即《素問·五藏生成篇》所說:“……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

 

正邪交爭,在體表可出現異常現象。

 

如果疾病發展,則可由表及里,從孫絡、絡脈、經脈……逐步深入,并出現相應的癥候。

 

《素問·繆刺論》說:“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孫絡;

 

留而不去,入舍于絡脈;

 

留而不去入舍于經脈,內連五臟,散于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于五臟之次第也,如此則治其經焉。”

 

溫病學派運用“衛、氣、營、血”概念來分析熱性病發展過程的淺深關系,其理論依據也是以運行營衛血氣的生理功能為基礎。

 

經絡及其所運行的營衛血氣,是有層次地抗御病邪,同時也有層次地反映癥候。

 

(2)反映癥候另一方面,臟腑病變有時也會通過經絡傳出體表,在體表某些部位出現壓痛、結節、隆起、凹陷、充血等反應,這類反應常可用以幫助診斷有關內臟的疾病。

 

因此經絡又有診斷疾病的作用。

 

經絡反映癥候,可分局部的、一經的、數經的和整體的。

 

一般來說,經絡氣血阻滯而不通暢,就會造成有關部位的疼痛或腫脹;

 

氣血郁積而化熱,則出現紅、腫、熱、痛,這些都屬經絡的實證。

 

如果氣血運行不足,就會出現病變部位麻木不仁、肌膚萎軟及功能減退等,這些都屬經絡的實證。

 

如果經絡的陽氣(包括衛氣、原氣)不足,就會出現局部發涼或全身怕冷等癥狀,這就是《素問·瘧論》所說的:“陽虛則寒”;

 

經絡的陰氣(包括營氣、血液)不足而陽氣亢盛,則會出現五心煩熱(陰虛內熱)或全身發熱等癥狀,這就是所說的“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

 

可見寒熱虛實的多種癥候都是以經絡的陰陽氣血盛衰為根據。

 

經絡與經絡之間,經絡與臟腑之間,在反映癥候上也是互相聯系。

 

如《傷寒論》一書所總結的熱性病的“六經傳變”規律,疾病的發展由表入里,可以從太陽經傳至陽明經或少陽經,也可以由三陽經傳入三陰經,在經絡和臟腑之間病邪也可以相傳,如太陽病可出現“熱結膀胱”和小腸的腑證,陽明病也有“胃家實”證等。

 

關于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絡脈、經筋等各有所屬病癥,是各經絡所反映的癥候,同時又是該經絡穴位所能主治的適應癥,兩者是一致的。

 

由此可以理解,運用針灸等治法激發了經氣和經絡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從而疏通經脈,通行周身,調節陰陽平衡,促使人體功能活動向正常狀態恢復。

 

傳導感應,調整虛實針灸、按摩、氣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經絡具有傳導感應和調整虛實的作用。

 

《靈樞·官能》說:“審于調氣,明于經隧”。

 

即是說,運用針灸等治法要講究“調氣”,要明了經絡的通路。

 

針刺治療必須“得氣”,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是經絡傳導感應現象的表現。

 

(1)經氣與神氣與經絡密切相關的氣有原氣、宗氣、營氣、衛氣,行于經絡則概稱為“經氣”,這是將“經”與“氣”緊密結合起來說明經絡的多種功能。

 

經氣所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又稱做“神氣”,經絡所屬的腧穴就是“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見《靈樞·九針十二原》)。

 

《黃庭內景經》說:“泥丸、百節皆有神”,意思是腦及全身百節都有神氣活動。

 

針刺中的“得氣”、“行氣”等感覺現象說的“氣”,與“神”是密切相關的,所謂“氣行則神行,神行則氣行”(張志聰:《靈樞集注·行針》),故經絡傳導感應的功能又可說是“神氣”的活動。

 

“神”與腦有關,后人所稱“腦為元神之府”(《本草綱目》辛夷條),在《靈樞·本神》里主要把它說成與“心”和“脈”有關,說:“心藏神,脈舍神”以及“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等。

 

從“脈舍神”的意義來理解,可見經絡與神氣活動是直接結合在一起的。

 

(2)調整虛實經絡的調整虛實功能是以正常情況下的協調陰陽作為基礎,針灸等治法就是通過適當的穴位和運用適量的刺激方法激發經絡本身的功能,調節機體失常的機能使之趨向平衡,“瀉其有余,補其不足,陰陽平復”(見《靈樞·刺節真邪》)。

 

當疾病表現為“實”時,選取適當腧穴、采用不同針刺艾灸方“瀉”其有余,反之則“補”其不足,從而達到體內平衡。

 

經絡調整虛實的功能,還指經絡在針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變化都向有利于機體恢復的方向轉化。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經絡對機體各個系統和器官都能發揮多方面、多環節、多途徑的調整作用。

 

例如:針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時,對胃弛緩者可使收縮波加強,而對胃緊張者可使之弛緩,這種影響對病人更為明顯;

 

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對亢進者有抑制作用,對抑制者有興奮作用。

 

臨床研究還證明,不同的經絡穴位具有相對的特異性。

 

例如針刺心經和心包經的神門、曲澤、內關等穴治療心律紊亂獲得較好的療效,心電圖檢查顯示心率調整,心肌勞損也有好轉,而針刺脾經的三陰交、胃經的足三里和膀胱經的昆侖等穴,則效果較差。

 

通過X線鋇餐檢查以及胃計波攝影,發現正常人胃蠕動較少者針刺足三里后胃蠕動增多,波幅增大,針刺非穴位則變化不明顯等等。

 

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經絡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主要有診斷和治療兩方面。

 

各條經脈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

 

根據病變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屬經絡臟腑,根據經絡來切脈、診察體表和辨別癥候,這種方法叫作“分經論證”(“經絡診法”);

 

而根據各條經絡的生理、病理特點來分析臨床癥候的,則稱作“分經辨證”;

 

根據經絡聯系全身以及經氣的傳導作用,根據經絡的生理病理特點在相應經脈循經取穴施術,運用不同的治法及藥物治療,稱為“循經治療”(循經取穴和分經用藥)。

 

根據經絡協調平衡全身陰陽的作用,便可通過各種刺灸方法補虛瀉實,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具體內容參見《中醫診法》和《針灸治療學》等)。

 

經絡診法《靈樞·經水》說:“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這些都是就經絡部位進行診察的方法,如審查、指切、推循、捫摸、按壓,以及觀察該部寒溫和氣血盛衰現象。

 

《素問·三部九候論》說的“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也是同一意思。

 

“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檢查經絡的基本方法。

 

經絡外診多用直接的檢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觀的檢測方法,如從皮膚電現象等作觀察等,使檢查探測方法趨于多樣化。

 

分經切脈,原屬經絡診法的主要內容。

 

《靈樞》以寸口脈診候陰經病證的虛實,人迎脈診候陽經病證的虛實。

 

又以陽明脈所最盛,其下部可診候沖陽(趺陽)脈,腎所盛衰則可診候太溪脈。

 

分部診絡,則是指分皮部診察血絡的色澤,以辨痛、痹、寒、熱等,這在皮部中已有說明。

 

近人又有從皮疹辨證,也屬于診絡法。

 

壓痛的檢查,對臨床取穴尤為重要。

 

“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懈)”(見《靈樞·背腧》),這既是取穴法,也是經絡診法之一。

 

分經辨證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內至五臟六腑,都以經絡為綱,按經絡來分析病證即稱分經辨證。

 

《素問·皮部論》說:“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指出皮膚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結,骨骼連屬和長短,都是以經脈為綱紀,從而分析其所發生的不同病證。

 

十二經脈各有“是動則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記載,意指此經脈變動就出現有關的病證,此經脈腧穴能主治其所發生的病證,這就是經脈的主病。

 

各經脈既有其循行所過部位的所稱外經病(證),又有其有關的臟腑病(證)。

 

此外,絡脈、經筋也各有主病;

 

皮部之病實即經絡之病的綜合反映,總分為六經病。

 

奇經八脈與各經相交會,其所主病證又有其特殊性質。

 

分經辨證,主要也就是分十二經(合為六經)和奇經八脈,一般以十二經為正經,主疾病之常;

 

奇經為十二經的錯綜組合,主疾病之變。

 

循經取穴經絡各有所屬腧穴,腧穴于分經之外還有不同的類別,腧穴以經絡為綱,經絡以腧穴為目,經絡的分布既有縱向的分線(分行)關系,還有橫向的分部(分段)關系,這種縱橫關系結合有關腧穴其意義更為明顯。

 

循經取穴的意義應當從這種關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經絡遠道取穴是循經,按經絡鄰近取穴也是循經。

 

《內經》所說的“治主病者”就是指取用能主治該病癥的經穴。

 

經脈的“是主某所生病”,說的就是這一經所屬穴的主治癥,這主要以四肢部經穴為依據。

 

作為特定類別的四肢經穴就有井、滎、輸、原、經、合、絡、郄等。

 

在頭面、軀干部,則有處于分段關系的臟腑俞募穴及眾多的交會穴。

 

對臟腑五官說來,取用頭面軀干部的經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經穴是遠取法。

 

循經遠取和遠近配合,在臨床治療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其具體內容請參見《針灸治療學》有關配穴法的論述。

 

藥物歸經藥物按其主治性能歸入某經和某幾經,簡稱藥物歸經,此說是在分經辨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因病癥可以分經,主治某些病癥的藥物也就成為某經和某幾經之藥。

 

宋、金以來,如醫家張元素(潔古)等發揚此說,為掌握藥物主治性能提供方便。

 

清代徐靈胎《醫學源流論》說:“如柴胡治寒熱往來,能愈少陽之病;

 

桂枝治畏寒發熱,能愈太陽之病;

 

葛根治肢體大熱,能愈陽明之病。

 

蓋其止寒熱、已畏寒、除大熱,此乃柴胡、桂枝、葛根專長之事。

 

因其能治何經之病病后人即指為何經之藥”。

 

近代藥物書中多有歸經的記載。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ngluo_1336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11: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