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濕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0 05:28: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濕疹

 

拼音

 

shīzhěn

 

英文參考

 

eczema;tetter

 

概述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易復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好發于頭面、四肢屈側及會陰等部位,常呈泛發或對稱性分布。

 

濕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密切相關。

 

部分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遺傳因素亦為本病因素之一。

 

病因復雜給本病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古代中醫文獻無“濕疹”之病名,根據其臨床特征,主要歸屬于“浸淫瘡”、“濕毒”之范疇,又據其發病部位不同而名稱各異。

 

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瘡”,生于肘窩或胭窩部叫“四彎風”,生于陰囊叫“繡球風”等名稱不下十余種。

 

對本病的最早記載,見于《黃帝內經》。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論及病機十九條中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浸淫瘡,黃連粉主之。”

 

首先提出中醫治療本病之方藥。

 

嗣后,歷代醫家對本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諸久瘡者¨¨為風濕所乘,濕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

 

明確指出風、濕、熱三邪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機基礎。

 

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補充了飲食不當,內生濕熱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

 

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鑒》描述:“此癥初生如疥,瘙癢無時,蔓延不止,抓津黃水,濕淫成片,由心火脾濕受風而成。”

 

不僅對本病的臨床癥狀作了較詳細的敘述,而且將內因和外因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上論述表明,古代醫家治療本病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濕疹的臨床報道,最早見于1953年。

 

從60年代起,臨床文章逐漸增多,有個案報道,亦有百例以上的大樣本觀察資料,多主張以內服與外治相結合,亦有應用針灸治療本病的報道。

 

進入八、九十年代后,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對本病的病因病機等方面進行了深人研討。

 

如對濕疹的病因,歷來醫家多認為以風、濕、熱、毒為主,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發現血虛風燥亦為本病的病理機轉之一。

 

辨證分型方面正逐步趨向統一。

 

治療方面,在內服中藥與外治法并重的基礎上,又發掘出針灸、磁療,單方驗方療法,使療效進一步提高。

 

目前中醫治療本病的有效率為80%~90%。

 

與此同時,還進行了部分實驗室研究,如為了判斷含鉛中藥外用后能否經皮膚吸收而引起毒副作用,曾對使用含鉛制劑的濕疹患者進行血、尿中含鉛量變化的測定及動物實驗研究。

 

結果表明,含鉛中藥在外用過程中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從而肯定了傳統含鉛中藥制劑在臨床中的實用價值。

 

病因病機本病之發生,古今醫家均認為內、外因兼有之。

 

內因主要與體質、情志、腑臟功能失調有關;

 

外因主要與外感風、濕、熱邪及飲食不當相關,其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外邪襲表腠理素虛,加之經常涉水浸濕,濕性粘滯聚于肌腠,影響衛氣宣發,營衛失和,血行不暢,外衛不固,易受風熱之邪入侵,濕與風、熱三邪互相搏結,充于肌腠,浸淫肌膚,發為濕疹。

 

濕熱內蘊素體陽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煙、濃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運化失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濕熱互結壅于肌膚,影響氣血運行,而發濕疹。

 

血燥風勝向為血熱之軀,因七情過度,致心火熾盛,內擾心營,暗耗心血,血虛風勝,交織于肌膚,致肌腠失榮,瘡疹疊起。

 

脾虛濕阻脾胃素虛,或因飲食失節,戕傷脾胃,致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蓄積,停滯于內,浸淫肌膚,而發濕疹。

 

辨證分型現代醫學將濕疹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根據古今臨床資料分析,本病多遵循新病多實,久病多虛之旨,進行辨證,主要為以下四型:1.熱毒發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損初起,皮膚锨紅潮熱,輕度腫脹,繼而粟疹成片或水瘡密集,滲液流津,瘙癢難忍,抓破后有痛感,伴身熱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舌質紅,舌苔黃膩,脈來弦數。

 

2.濕熱起病較緩,局部皮損多為丘疹,丘皰疹及小水皰,皮膚輕度潮紅,瘙癢不休,抓破后糜爛滲出液較多,伴有身倦微熱,納呆乏味,大便不干或溏,小便短澀。

 

舌質淡紅,苔白膩或淡黃膩,脈來濡數。

 

3.血虛病情遷延反復,瘙癢無度,皮膚干燥脫屑,粗糙發裂,局部糜爛流少量黃水,皮損多呈對稱性分布,皮損處有結血痂、鱗屑,大便秘結,小便黃少。

 

舌質偏紅,苔凈,脈象細數。

 

4.濕阻病程日久,纏綿不已,皮膚粗糙肥厚,伴明顯瘙癢,局部皮損處搔痕、糜爛,抓后津水淋漓,滲液浸淫,皮疹色暗,泛發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悶納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舌質淡胖,舌苔白膩,脈來濡緩。

 

治療療效標準近期治愈:皮損恢復正常,不癢,或有輕微癢感。

 

顯效:70%皮損恢復正常,余下皮損漸趨好轉,伴有輕度瘙癢。

 

好轉:30%皮損恢復正常,余下皮損有肥厚或極少液滲出,伴有瘙癢感,但尚能忍受。

 

無效:局部皮損不到好轉標準,或無改善,甚至惡化。

 

分型治療(1)熱毒治法:清熱解毒,佐以祛濕。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黃芩12克,荊芥7克,防風7克,牛蒡子12克,蟬衣6克,射干15克,梔子9克,丹參10克,土茯苓15克,生甘草3克。

 

加減:瘙癢劇烈酌加白蘚皮、地膚子;

 

抓后皮膚感染化膿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亦可煎汁外洗患處。

 

療效:以上方為基礎方加減共治療364例,近期治愈354例,顯效4例,好轉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9.2%。

 

常用成方:可用牛黃解毒片、銀翹散、消風散、黃連解毒湯、防風通圣散等。

 

(2)濕熱治法:清熱利濕,祛風解毒。

 

處方:萆薜30克,蒼術15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生薏苡仁20克,黃柏12克,川牛膝12克,赤芍12克,苦參15克,黃芩12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

 

加減:若濕疹偏于上部加荊芥、防風;

 

發于中部或肝經所分布者可酌加龍膽草、生山梔;

 

糜爛滲出液甚者加用紫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亦可煎汁外洗患部。

 

療效:以上方化裁共治療301例,近期痊愈288例,顯效6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9.3%。

 

常用成方:二妙丸、四妙丸、萆薢滲濕湯、龍膽瀉肝湯等。

 

(3)血燥治法:養血祛風,清熱化濕。

 

處方:生地15克,當歸20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防風6克,苦參15克,澤瀉12克,黃芩12克,首烏12克,白蘚皮12克,威靈仙12克,生甘草2克。

 

加減:瘙癢甚影響人眠者宜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棗仁;

 

口渴咽干酌加玄參、麥冬、石斛;

 

目睛干澀加枸杞子、菊花;

 

大便艱澀加胡桃仁、核桃仁。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上方加減共治療75例,近期痊愈48例,好轉2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2%。

 

常用成方:可選四物湯、清營湯、涼血地黃湯、當歸補血湯等。

 

(4)濕阻治法:健運脾胃,除濕祛風。

 

處方:生黃芪30克,白術15克,蒼術9克,茯苓20克,米仁30克,陳皮9克,厚樸9克,茵陳9克,澤瀉12克,赤芍12克,防風6克,徐長卿12克,生甘草2克。

 

加減:胃納不香加砂仁、雞內金;

 

胸悶不舒加枳亮、木香;

 

舌苔厚膩加藿香、佩蘭;

 

劇癢滋水浸淫加滑石、苦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48例患者,近期痊愈39例,好轉4例,無效1例,中途轉診4例,總有效率為89.6%。

 

常用成方:胃苓湯、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藿樸夏苓湯等。

 

專方治療(1)地歸烏藥荊防湯組成:荊芥、防風各6克,生地、當歸、烏藥、刺蒺藜、白蘚皮各12克。

 

加減:體弱氣虛加黃芪;

 

皮膚瘙癢加黃芩、蒲公英;

 

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168例,近期治愈142例,好轉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7%。

 

(2)加減當歸拈痛湯組成:當歸、防風、羌活各10克,升麻6克,茵陳蒿12克,苦參12克,黃芩10克,蒼術10克,白術12克,澤瀉12克,豬苓12克,知母10克,生甘草3克。

 

加減:濕熱盛者可加赤小豆、生米仁;

 

血虛風燥加首烏、丹參;

 

血熱加紫草、槐花、地骨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47例患者,近期痊愈38例,顯效5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8%。

 

(3)濕疹三方(外用)組成:①硫黃60克,枯礬150克,煅石膏500克,青黛1.5克。

 

②青黛、薄荷各150克,黃柏120克,黃連45克,人中白9克,硼砂60克,冰片6克。

 

③防風、艾葉、花椒、蒼術、紅花、赤芍、白鮮皮、荊芥、蛇床子各10克,苦參、連翹各15克,白礬、雄黃、樟腦各6克。

 

用法:①方適用于濕熱型患者,②方適用于毒邪熾盛者,③方適用于血虛型患者。

 

將上藥共研細末,過100目篩,香油調搽或干撤患處,每日1次。

 

療效:以上共治療216例,全部治愈。

 

用藥1次者48例,2次者73例,3次者36例,4次者23例,5次以上者36例。

 

(4)加味蛇床子方(外用)組成:蛇床子60克,苦參、明礬、威靈仙各15克,地膚子24克,黃柏20克,冰片10克,白蘚皮、透骨草各30克。

 

加減:滲液明顯加石榴皮、五倍子;

 

紅腫酸痛加蒲公英、蚤休;

 

瘙癢明顯加艾葉、花椒。

 

用法:上藥煎取藥汁,每煎1次加冰片5克,乘熱熏洗陰囊處10~20分鐘,待藥稍涼后徐徐洗皮損處,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洗1次。

 

療效:共治療240例,近期治愈189例,好轉32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92.1%。

 

(5)坐浴方(外用)組成:苦參、白鮮皮、蛇床子、露蜂房各30克,大黃、白芷、紫草各15克,五倍子12克,花椒10克,冰片(另包)、芒硝(另包)各6克。

 

用法:以上中藥除另包外,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煎煮取汁約1000毫升,倒人盆內,加人冰片、芒硝各少許拌均勻,待水溫后坐浴浸泡2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

 

療效:共治療123例肛門濕疹,其中除25例局部感染嚴重加用抗過敏、補鈣、局部換藥與封閉等輔助療法外,余均只用坐浴法,次數最短7天,最長25天,總有效率為94.5%。

 

(6)六合粉(外用)組成:氯霉素片1.5克,強的松片30毫克,異丙嗪片O.15克,苯海拉明0.15克,滑石粉、黃連粉各4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粉末,急性濕疹先用冷開水洗去黃痂滲液,后用六合粉外搽,每日1~2次;

 

慢性濕疹亦先用冷開水洗凈患處,再用適量醫用凡士林或雪花膏與1劑粉劑調勻后涂搽患處,每日1~2次。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濕疹患者352例,用藥1次痊愈者58例,2~4次痊愈者294例;

 

治療慢性濕疹148例,用藥2~4次痊愈者63例,4~15次痊愈者85例。

 

(7)濕疹外洗方組成:生大黃、川連、黃柏、苦參、蒼耳子各10克。

 

加減:滲出液多者加枯礬1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后濾液熏洗患處,每日3次。

 

療效:共治50例嬰兒濕疹,用藥1天治愈者25例,2天治愈者23例,3天治愈者2例,50例全部有效。

 

老中醫經驗朱仁康醫案柴××,男,38歲。

 

初診:1970年9月2日。

 

主訴:全身泛發性濕診,反復不愈已3年。

 

患者3年前冬季開始在兩小腿起兩小片集簇之丘瘡疹,發癢,抓破后滲水,久治不愈,范圍越見擴大。

 

1969年冬漸播散至兩前臂,一般人冬尤甚。

 

今年秋季皮損已漸播散至胸、腹、背部。

 

平時胃脘疼痛,不思飲食,食后腹脹,大便日解1~2次,完谷不化,溏薄。

 

平時不敢食生冷水果。

 

檢查胸、腹及后背、四肢可見成片紅斑、丘疹及集簇之丘皰疹,滲水糜爛,抓痕結痂,部分呈暗褐色。

 

瘙癢無度。

 

舌質淡,苔薄白膩,脈緩滑。

 

證屬脾陽不振,水濕內生,走竄肌膚,浸淫成皰。

 

治宜溫陽健脾,芳香化濕。

 

處方:蒼術9克,陳皮9克,藿香9克,仙靈脾9克,豬苓9克。

 

桂枝9克,茯苓9克,澤瀉9克,六一散9克(包),蛇床子9克。

 

10劑,水煎服。

 

外用:①生地榆30克,水煎后,濕敷患處。

 

②皮濕膏,外敷。

 

復診:藥后皮損減輕,滲水減少,瘙癢不甚,大便溏,胃納仍差,遂宗前法,加健脾醒胃之藥,10劑。

 

再診:皮損繼續減輕,大便成形,胃納見馨,繼從前法,健脾理濕之藥。

 

處方:蒼術9克,炒白術9克,陳皮9克,藿香9克,茯苓9克,澤瀉9克,車前子9克(包),扁豆衣9克,炒薏苡仁9克。

 

如此調理,前后共服藥40余劑,皮疹消退而愈。

 

1975年隨訪,自稱幾年來未再復發。

 

按:本例系泛發性濕疹,纏綿3年,其突出證候為脾陽不振,運化失健,水濕停滯,外串浸淫肌膚而發浸淫瘡,且每逢冬季癥狀加重,這說明陽氣虛弱之故。

 

朱老在治療上抓住主要環節,采用溫陽健脾,芳香化濕之劑,藥癥相符。

 

病程3年,服藥40余劑,不僅脾胃癥狀消失,泛發性皮損亦告痊愈。

 

用藥規律根據用藥在30例以上的臨床報道進行初步統計,這些方藥大都取于80年代中使用的,基本代表了目前治療濕疹的總趨向,結果如下表: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9009白鮮皮。

 

700~8992~11防風、銀花、生甘草、菊花。

 

300~6992~8生地、當歸、黃連、苦參、黃芩、蟬衣、丹皮、白術100~2992~5荊芥、刺蒺藜、黃柏、蒼耳子、羌活、白芷、川芎、蒼術、連翹、滑石、升麻。

 

50~992~4生大黃、白芍、熟地、威靈仙、牛蒡子、梔子、丹參、赤芍、知母、蛇床子、黃芪。

 

從表中可以看到中藥治療濕疹最常用藥當推白鮮皮。

 

白鮮皮向為治療皮膚疾病之主藥,集祛風、燥濕、清熱解毒于一身,故可治“一切疥癩、惡風、疥癬、楊梅、諸瘡熱毒”(《本草原始》),且現代藥理亦證明白蘚皮浸劑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二、三類藥物主要是祛風、活血、燥濕、健脾之類,均為治療濕疹不可缺少的藥物,亦與臨床分型頗為吻合。

 

其他療法(1)針灸①體針取穴:分2組:甲組、合谷,曲池,三陰交;

 

乙組、曲池,足三里。

 

操作:兩組穴交替使用,均采用捻轉瀉法,不留針,針刺深度為0.5~1寸,隔日1次。

 

療效:共治療21例,全部痊愈。

 

其中針刺3次以上者5例,6次者14例,6次以上者2例。

 

②梅花針加休針取穴:主穴:曲池、環跳、陽陵泉。

 

配穴:根據濕疹所在具體部位循經取穴。

 

操作:先針刺主穴,中等刺激,繼以梅花針輕叩脊柱兩側,直至皮膚發紅,然后針刺局部患處,強刺激,留針10分鐘,中間捻轉運針3次,并在它的下方以梅花針叩打同一經脈的穴位,叩打至微見血珠為止。

 

隔日針刺1次,10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療效:共治19例;

 

全部有效。

 

在一個療程內治愈者17例,1例為一個半療程,1例為3個療程。

 

③穴住泣射取穴:箕門。

 

操作:常規消毒后,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當歸注射液2毫升,快速進針刺入,提插得氣后,回抽無血,即將藥液注人。

 

然后,再加艾條灸15分鐘左右。

 

急性發作者每天穴注1次,7天為一療程;

 

慢性患者每天穴注1~2次。

 

雙側穴交替注射,以2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22例,顯效4例,好轉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77.3%。

 

(2)單方驗方①燒鹽散(外用)組成:食鹽、白礬。

 

用法:先將食鹽火燒,白礬煅枯后,再將二藥各等份,研成勻細粉末成散劑,瓶貯。

 

用時先將臍孔及臍周圍用無刺激性消毒藥水清洗,待稍干后取本藥末少許撒于臍孔及周圍(約黃豆大面積),用干藥棉球或干紗布墊覆蓋,并稍加固定。

 

隔日換藥1次,一般用藥2次即可結痂。

 

療效:共治15例臍孔濕疹,均在短期內治愈。

 

②柳汁方組成:柳葉。

 

用法:取新鮮嫩柳葉3~5千克,裝入布袋,用木棒捶擊布袋,取其柳葉青汁備用。

 

使用前加熱至40℃~60℃為宜,并放入75%酒精適量,將患處浸泡在熱液中熏洗,每日晚上1次,約1小時。

 

嚴重者,可將鮮柳葉置于鞋內,行走時便將柳葉踩碎,其汁與腳掌充分接觸。

 

療效:本法對治療濕疹有一定效果。

 

其他措施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皮膚保持清潔,忌用熱水、肥皂等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洗患處,盡量避免用手指抓搔局部患處,并保持情緒安定,切勿焦慮、憂郁。

 

飲食宜清淡而富于營養,忌食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煙、羊肉、魚、蝦等食品。

 

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izhen_3585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3:53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