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麻疹病毒肺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0 05:1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麻疹病毒肺炎

 

拼音

 

mázhěnbìngdúfèiyán

 

英文參考

 

measlespneumonia

 

疾病別名麻疹肺炎,measlespneumonia

 

疾病代碼ICD:J17.1*

 

疾病分類呼吸內科

 

疾病概述麻疹病毒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以嬰幼兒及免疫低下者為多,多發生于疾病的早期。

 

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以嬰幼兒免疫低下者為多,多發生于疾病的早期。

 

并發肺炎時麻疹患兒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常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鼻翼扇動、發紺。

 

肺部能聞及干濕啰音多隨麻疹熱退、皮疹隱退而肺炎亦逐漸消散。

 

疾病描述麻疹病毒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以嬰幼兒及免疫低下者為多,多發生于疾病的早期。

 

并發肺炎時麻疹患兒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常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鼻翼扇動、發紺。

 

肺部能聞及干濕啰音。

 

大多隨麻疹熱退、皮疹隱退而肺炎亦逐漸消散。

 

但營養不良、體弱免疫力低下者發生巨細胞肺炎,病情常遷延不愈。

 

癥狀體征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以嬰幼兒免疫低下者為多,多發生于疾病的早期。

 

并發肺炎時麻疹患兒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常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鼻翼扇動、發紺。

 

肺部能聞及干濕啰音多隨麻疹熱退、皮疹隱退而肺炎亦逐漸消散。

 

但營養不良、體弱免疫力低下者發生巨細胞肺炎,病情常遷延不愈。

 

發疹期和疹后期體溫居高不退,或熱退后又發熱,呼吸道癥狀加重,白細胞增高,則提示并發細菌性肺炎可能,并發膿胸的機會亦較多。

 

過去接種過麻疹滅活疫苗,由于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不高,若干年后傳染上麻疹,可產生非典型麻疹綜合征(AMS)。

 

偶亦見于曾接受減毒活疫苗者。

 

癥狀不典型,往往中毒癥狀重而卡他癥狀少。

 

有高熱、頭痛、干咳、腹痛、肌痛等癥狀,黏膜斑極少見到。

 

皮疹首發于四肢,此后向心擴散,常并發肺炎,可產生胸腔積液,肺內病變可持續數月后始吸收。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患者僅具部分免疫力而對麻疹病毒產生的超敏反應有關,現已不用滅活麻疹疫苗而改為接種減毒麻疹活疫苗,故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已極少見。

 

疾病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virus)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麻疹病毒肺炎(measlespneumonia)。

 

麻疹病毒可侵犯整個呼吸道黏膜并產生肺炎,可發生于麻疹出疹前期和發疹期,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兒常無皮疹,極易發生巨細胞肺炎。

 

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廣泛損害,在出疹期或疹后期常伴發細菌性感染,多發生于營養不良、體弱的兒童。

 

致病菌以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為常見,其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尤為多見,病情多較嚴重。

 

少數患兒尚可并發腺病毒感染。

 

麻疹同時并發細菌性感染和腺病毒感染時,病情則更為嚴重,常為麻疹肺炎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麻疹的主要病理改變是廣泛的細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細胞。

 

麻疹病毒肺炎的病理表現是呼吸道包括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上皮細胞急性炎癥,黏膜水腫、充血、壞死可形成潰瘍伴纖毛脫落,間質有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形成。

 

病變累及細支氣管周圍,發生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單核細胞浸潤性間質性肺炎,肺內病灶可融合,侵犯網狀內皮系統,引起淋巴結腫大。

 

呼吸道和肺泡壁出現上皮多核巨細胞,其核和細胞質內含有嗜酸性包涵體稱為巨細胞肺炎。

 

肺泡內充滿脫落的變性上皮細胞、多核細胞和單核細胞,肺泡壁有透明膜形成,支氣管分泌物以及脫落細胞可使支氣管部分阻塞而引起局部肺氣腫和肺大皰完全阻塞時可發生肺不張。

 

伴發細菌性感染產生支氣管肺炎的病理改變,有時并發膿胸或膿氣胸。

 

病灶遷延不愈可產生支氣管擴張癥。

 

診斷檢查診斷:根據特征性的口腔黏膜斑和皮疹,結合流行病學病人2~3周有麻疹接觸史及胸部X線的肺炎表現可作出診斷。

 

鼻咽部分泌物、痰涂片作瑞氏法染色光鏡下觀察到多核巨細胞、或檢測出麻疹病毒熒光抗原,或組織培養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可確定早期診斷。

 

于急性期和恢復期作血凝抑制、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G、麻疹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有4倍以上增高,有助于診斷。

 

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M,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有早期診斷價值。

 

實驗室檢查:鼻咽部分泌物、痰液細菌涂片檢查痰涂片。

 

于急性期和恢復期作血凝抑制、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G、麻疹補體結合試驗檢測。

 

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M,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有早期診斷價值。

 

其他輔助檢查:胸部X線檢查,麻疹病毒肺炎表現為彌漫性細支氣管和肺間質炎癥改變,肺紋理性細菌感染的炎癥浸潤常為肺段分布的支氣管肺炎,多位于一側或雙側肺部的下葉。

 

鑒別診斷應與其他病毒性、出疹性疾病鑒別,如風疹、細小病毒、腸道病毒等。

 

治療方案目前,對麻疹病毒至今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一般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經霧吸或靜脈注射均未證明有任何確定效用。

 

麻疹病毒肺炎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支持療法和預防治療并發癥。

 

采用適當抗生素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已并發細菌性肺部感染患者,應針對致病菌并結合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伴發喉炎出現喉梗阻時,除予氧療外,應結合病情考慮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以改善通氣。

 

并發癥常并發細菌性肺炎。

 

預后及預防預后:麻疹肺炎的病死率較高。

 

20年前麻疹肺炎病死率為60.1%,現仍為10%左右。

 

預防:我國自廣泛接種減毒麻疹活疫苗后,麻疹已很少發生,麻疹肺炎則更為少見,由于麻疹肺炎的病情嚴重,特別是繼發細菌感染和腺病毒感染肺炎的病死率高,臨床上就警惕這些合并癥的存在,以便盡早作出診斷和處理。

 

流行病學麻疹病毒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亦可自眼結膜侵入或通過接觸感染。

 

發病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由于在母體獲得免疫力,一般不易感染。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而以冬、春季為多見。

 

有發熱、流涕、流淚、干咳、眼結膜充血等癥狀。

 

起病2~3天首先在口腔頰黏膜出現麻疹黏膜斑,1~2天后,散在的斑丘疹先于耳后發際出現,以后迅速發展至面頸部、軀干,自四肢近端向遠端擴展,直至手心、腳底,這是麻疹的典型臨床表現。

 

麻疹肺炎的發生率隨流行地區有較大出入,過去報道國外為7%~50%,我國為13.8%~88.1%,但自國內外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以來,該病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

 

體弱多病、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者麻疹病毒肺炎的發生率增加,如腫瘤病人麻疹58%并發麻疹肺炎,艾滋病患者患麻疹則有82%患有麻疹肺炎。

 

引用:http://big5.wiki8.com/mazhenbingdufeiyan_3629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02:5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