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22:5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拼音

 

jìnxíngxìnghéshàngxìngmábì

 

英文參考

 

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ralysis;Stein-Leventhalsyndrome

 

疾病別名眼頸肌張力障礙,斯-里-奧叁氏綜合征,核上性麻痹綜合征,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綜合征,oculocervicaldystonia

 

疾病代碼ICD:G23.1

 

疾病分類神經內科

 

疾病概述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PSP)是以腦橋及中腦神經元變性及出現神經元纖維纏結(NFT)為主要病理改變的進行性神經系統變性病。

 

由于本病有頭部過伸的肌張力障礙姿勢及眼球運動障礙,也稱為眼頸肌張力障礙(oculocervicaldystonia)。

 

多在45~75(平均50)歲發病,病程6~10年,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隱襲,病程緩慢持續進展,男性稍多。

 

常見起始癥狀有疲勞、嗜睡、無故跌倒(常為向后跌倒)等,癥狀對稱者約81%。

 

兩眼向上及向下凝視麻痹。

 

兩眼向上及向下凝視麻痹。

 

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咽反射亢進、舌肌僵硬和情緒不穩等假性延髓性麻痹癥狀認知功能減退、情感活動減少、癡呆及空間定向記憶測試較差。

 

疾病描述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PSP)是以腦橋及中腦神經元變性及出現神經元纖維纏結(NFT)為主要病理改變的進行性神經系統變性病。

 

由于本病有頭部過伸的肌張力障礙姿勢及眼球運動障礙,也稱為眼頸肌張力障礙(oculocervicaldystonia)。

 

本病Posey(1904)首先報道,1963年Richardson與Steele和Olszewski把進行性核上性麻痹作為臨床病理的獨立疾病。

 

1972年Steele詳細描述本病的臨床病理特征,亦稱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綜合征,當時醫學文獻中已有73例PSP病例報告,其中尸體解剖22例,幾乎在每個大的神經疾病中心都有幾例,因此PSP并非罕見。

 

本病主要臨床特征是姿勢不穩、運動障礙、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和輕度癡呆等。

 

癥狀體征1.患者多在45~75(平均50)歲發病,病程6~10年;

 

起病隱襲,病程緩慢持續進展,男性稍多。

 

常見起始癥狀有疲勞、嗜睡、無故跌倒(常為向后跌倒)等,癥狀對稱者約81%。

 

運動障礙早期表現步態不穩及平衡障礙,約63%的病例首發癥狀為步態不穩,行走呈大步態,雙膝部呈伸直僵硬狀,轉身時雙下肢交叉,易跌倒,由于眼-前庭功能障礙、軀干強直及少動所致。

 

這種步態與Parkinson綜合征患者小步態、急促步態及轉身困難不同。

 

2.眼球運動障礙是本病特征性表現,兩眼向上及向下凝視麻痹。

 

一般先從兩眼意志追隨性下視麻痹開始,主訴看不到腳尖步行困難,或看不到桌上食品取食困難,漸損及上視功能成為完全性垂直性注視麻痹,眼球固定于正中位。

 

晚期2/3以上的患者可有雙眼側視麻痹,1/3的患者有核間性眼肌麻痹,部分病人出現兩眼會聚不能,瞳孔縮小,光反射及輻輳反射存在。

 

存在頭眼反射及Bell現象說明為核上性,晚期頭眼反射消失為核性病損。

 

3.常見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咽反射亢進、舌肌僵硬和情緒不穩等假性延髓性麻痹癥狀,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可出現腱反射亢進、Babinski征等錐體束受損癥狀,情感失常,少數患者由于強直、少動及面肌張力高使面部出現皺褶,表現驚訝面容。

 

4.認知及行為障礙出現較晚,約52%的病人在病程第1年出現,表現認知功能減退、情感活動減少、癡呆及空間定向記憶測試(spatialorientationmemorytest)較差等,約8%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

 

可出現言語含糊、發音困難、語速變慢或加快、重復言語或模仿言語及共濟失調性言語等,額葉癥狀表現言語流利性及形象思維能力減退、言語模仿或復述困難,性格改變等。

 

疾病病因PSP病因不明,盡管有極少的家族性線索,但缺乏遺傳學證據。

 

本病在腦干有類似嗜睡性腦炎樣神經元纖維纏結,有人懷疑與慢病毒感染有關,但目前在中毒、腦炎、種族及地理因素方面均無病因線索。

 

病理生理PSP時,紋狀體對18F-多巴攝取減少,D2R密度降低。

 

多巴胺(DA)和高香草酸(HVA)含量減少;

 

膽堿能神經元亦受累,膽堿乙酰轉移酶活性降低。

 

額葉、紋狀體、丘腦、小腦葡萄糖代謝或葡萄糖利用率及氧代謝明顯降低,以額葉最明顯,少數患者可顯示為彌漫性糖代謝降低,但以額葉和紋狀體較明顯,與PD時紋狀體代謝正常或增高不同,可能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病理特征:肉眼可見廣泛腦萎縮,包括蒼白球、黑質等,側腦室及第叁腦室擴大。

 

鏡下可見黑質、蒼白球-紋狀體通路、四迭體上丘、導水管周圍白質明顯的病理改變,致密的NFT呈特征性分布,神經纖維網絲形成。

 

后者是鑲嵌在神經纖維網上絲狀結構,不依賴NFT單獨出現,提示PSP是起源于細胞骨架的彌漫性疾病。

 

此外,在基底核及腦干還發現Tau蛋白陽性星形膠質細胞。

 

其他非特異性病理改變包括神經元喪失及膠質細胞增生,大腦及小腦皮質可不受累。

 

診斷檢查診斷:本病診斷較困難,PSP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

 

中老年患者隱匿起病,臨床上出現智能障礙、核上性凝視麻痹,伴步態不穩、強直、易跌倒、少動需考慮PSP可能性。

 

1996年美國國立神經系統疾病與腦卒中研究所(NINDS)與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學會(SPSP)聯合推薦PSP診斷標準,分成可疑的PSP、擬診的PSP及確診的PSP叁個等級。

 

NINDS-SPSP的診斷標準中排除條件非常重要,可提高特異性。

 

1.可疑PSP(1)必備條件:①40歲以后發病,病程逐漸進展;

 

②垂直性向上或向下核上性凝視麻痹或明顯的姿勢不穩伴反復跌倒;

 

③無法用排除條件中所列疾病解釋上述臨床表現。

 

(2)輔助條件:①對稱性運動不能或強直,近端重于遠端;

 

②頸部體位異常,尤其是頸后仰;

 

③PDS對左旋多巴反應欠佳或無反應;

 

④早期出現吞咽困難和構音障礙;

 

⑤早期出現認知障礙如淡漠、抽象思維能力減弱、言語不流暢、應用或模仿行為、額葉釋放癥狀,并至少有兩個上述癥狀。

 

(3)排除條件:①近期有腦炎病史,或有異己肢體綜合征、皮質感覺缺損、局限性額葉或顳葉萎縮;

 

②與多巴胺能藥物無關的幻覺和妄想、AD型皮質性癡呆;

 

③早期出現明顯小腦功能障礙或無法解釋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④嚴重不對稱性PDS如動作遲緩;

 

⑤腦部結構損害(如基底核或腦干梗死、腦葉萎縮)的神經放射學依據;

 

⑥必要時可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排除Whipple病。

 

2.擬診PSP(1)必備條件:①40歲以后發病;

 

②病程逐漸進展;

 

③垂直性向上或向下核上性凝視麻痹,病程第1年出現明顯的姿勢不穩伴反復跌倒;

 

④無法用排除條件中所列疾病解釋上述臨床表現。

 

(2)輔助條件和排除條件:與疑診PSP的診斷標準相同。

 

3.確診PSP必須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

 

實驗室檢查:腦脊液檢查可發現約1/3的患者CSF蛋白含量增高。

 

其他輔助檢查:1.約1/2的患者腦電圖出現非特異性彌漫性異常。

 

2.頭顱CT檢查可見大腦萎縮,MRI檢查可顯示中腦萎縮,伴第叁腦室后部擴大,顳葉前部萎縮;

 

T2WI上部分患者可顯示殼核低信號。

 

鑒別診斷臨床上,PSP應注意與PD、腦炎后或動脈硬化性假性帕金森綜合征、皮質基底神經節變性(CBGD)、多系統萎縮(MSA)、彌漫性Lewy小體病(DLBD)、Creutzfeldt-Jacob病(CJD)等鑒別。

 

治療方案無特效治療。

 

復方多巴、DR激動藥、金剛烷胺對PSP早期的肌強直、動作徐緩、步態障礙有一定改善作用(對眼球運動障礙毫無作用),但療效短暫。

 

其他藥物如培高利特、麥角乙胺等的療效與上述藥物相似。

 

復方多巴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左旋多巴最大劑量可達800mg/d。

 

金剛烷胺的推薦劑量為100mg/次,2次/d,口服。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美西麥角(美舍吉特)及賽庚啶等對PSP的運動和吞咽功能有輕度改善作用,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有一定作用。

 

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改善眼瞼痙攣及其他局灶性肌張力障礙,但對頸過伸無效。

 

尚應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患者跌倒;

 

早期有吞咽困難者,應予柔軟或糊狀飲食,晚期患者則應留置鼻胃管以防吸入性肺炎。

 

并發癥常見并發癥有:假性延髓性麻痹癥狀引起吸入性肺炎,認知功能減退,情感活動減少,感染,跌傷等。

 

預后及預防預后:本病存活期1~20年,平均約5.6年。

 

早期出現跌倒、尿失禁、肌張力障礙者存活期短,以震顫為主要表現者存活期長。

 

發病年齡、性別、早期出現癡呆、垂直性核上性凝視麻痹或軀干強直不影響預后。

 

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肺炎,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如肺動脈栓塞、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腎臟感染。

 

預防:尚無較好的預防發病措施。

 

應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患者跌倒;

 

早期有吞咽困難者,應予柔軟或糊狀飲食,晚期患者則應留置鼻胃管以防吸入性肺炎。

 

流行病學尚未查到較全面的發病率統計學資料。

 

多在45~75(平均50)歲發病,病程6~10年,男性多于女性。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nxingxingheshangxingmabi_3695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15:25 , Processed in 0.2343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