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足菌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1:0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足菌腫

 

拼音

 

zújun1zhǒng

 

英文參考

 

maduromycosis

 

疾病別名馬杜拉足,馬杜拉菌病,足菌病,足分枝菌病,足分支菌病,巴林格爾氏病,madurafoot,maduromycosis

 

疾病代碼ICD:B47.9

 

疾病分類感染科

 

疾病概述足菌腫(Mycetoma)又稱馬杜拉足(madurafoot)或馬杜拉菌病(maduromycosis),是由自然環境中的真菌或放線菌侵入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而引起的,以菌體包裹形成顆粒為特征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

 

本病多見于中年人,男多于女。

 

好發于四肢暴露部位,尤以手、足部常見。

 

病程呈慢性經過。

 

常有外傷史。

 

皮損開始為暗紅色丘疹、結節、膿皰,逐漸融合成腫塊和多發性膿腫,與皮膚粘連,表面暗紅色。

 

膿腫破潰后形成瘺管,瘺管引流液呈膿性及血性,皮下組織破壞時有脂狀液流出。

 

疾病描述足菌腫(Mycetoma)又稱馬杜拉足(madurafoot)或馬杜拉菌病(maduromycosis),是由自然環境中的真菌或放線菌侵入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而引起的,以菌體包裹形成顆粒為特征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

 

需要說明的是,除足菌腫外,許多病原菌可形成顆粒樣結構。

 

但多數為病理現象,而非病原菌所構成。

 

許多絲狀真菌在空腔如肺中可形成真菌球也是一種顆粒樣結構,曲霉最常見,此外包括粗球孢子菌和波氏假性阿利什霉等。

 

此外,皮膚癬菌感染毛發后,菌絲體松散結合形成巨細胞,稱為假性足菌腫,因為是由已感染(而非環境中)的菌侵入所形成。

 

在波氏假性阿利什霉系統感染組織病理中可見到由菌絲致密結合形成的假性顆粒。

 

癥狀體征本病多見于中年人,男多于女。

 

好發于四肢暴露部位,尤以手、足部常見。

 

病程呈慢性經過。

 

常有外傷史。

 

皮損開始為暗紅色丘疹、結節、膿皰,逐漸融合成腫塊和多發性膿腫,與皮膚粘連,表面暗紅色。

 

膿腫破潰后形成瘺管,瘺管引流液呈膿性及血性,皮下組織破壞時有脂狀液流出。

 

引流物中混有顆粒,顆粒根據病原菌不同可呈黃、白、黑等不同顏色,大小約0.3~4μm直徑不等。

 

日久,部分老皮損瘢痕形成,新結節又不斷出現,形成結節、腫塊、瘺管及瘢痕同時布滿受累肢體。

 

膿腫侵及鄰近結構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壞死,導致嚴重的畸形和殘疾。

 

病情緩慢進展,一般不累及全身,但有些病原菌可經淋巴和血行播散,累及內臟。

 

疾病病因主要病原菌為奴卡菌和足菌腫馬杜拉菌。

 

根據病原菌不同,足菌腫分為兩類:真菌性足菌腫(eumyceticmycetoma):病原菌包括形成白色顆粒的鐮狀霉、雷氏枝孢霉、吉林支孢霉、構巢曲霉、黃曲霉、茄病鐮孢、羅薩梯新龜甲形菌、假性阿利什霉(異名尖端賽多孢),和形成黑色顆粒的新月彎孢、膝曲彎孢、甄氏外瓶霉、塞內加爾小球腔菌、湯普金斯小球腔菌、足菌腫馬杜拉菌、灰馬杜拉菌、羅麥盧棘殼孢和麥金諾棘殼孢。

 

放線菌性足菌腫(actinomyceticmycetoma)參見放線菌病。

 

病理生理是由自然環境中的真菌或放線菌侵入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而引起的,以菌體包裹形成顆粒為特征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

 

皮膚和皮下組織具瘺管的化膿性肉芽腫,可見典型顆粒。

 

顆粒周圍有中性粒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浸潤。

 

診斷檢查診斷: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在膿液或組織中查到顆粒并鏡檢其結構,或組織病理中發現顆粒,可做出診斷。

 

菌培養可確定病原菌種。

 

由于本病的一些病原菌亦可引起其他真菌病如暗色絲孢霉病或放線菌病等,故只有符合本病臨床特點時才能診斷為足菌腫。

 

1.觀察顆粒標本取自瘺管深層引流的膿液,或刮取病灶內的組織以及活檢材料。

 

放在無菌平皿中觀察其中的顆粒,為圓形或不規則形團塊。

 

病原菌不同其所形成顆粒大小、質地和顏色等方面也存在差異,見表1。

 

2.病原菌檢查。

 

3.影像學檢查骨受累時X線可顯示骨壞死,骨質疏松和小骨的融合,有局限性骨肥大和骨溶解。

 

肺部感染時可表現為廣泛的浸潤性陰影。

 

4.組織病理。

 

實驗室檢查:細菌培養可確定病原菌種。

 

病原菌檢查:1.直接鏡檢將顆粒用生理鹽水沖洗后,放于載玻片上,加20%氫氧化鈉1滴,鏡下可見團塊由菌絲和孢子交織而成。

 

菌絲寬而有分隔,直徑約2~5μm,菌絲末端和顆粒的周邊有許多腫脹細胞,有的顆粒中可見厚壁孢子。

 

若沒有寬大菌絲,則可能由放線菌引起。

 

2.培養在含有抗生素的沙堡瓊脂上培養,再鑒定菌種。

 

由于治療和預后不同,鑒別菌種十分重要。

 

其他輔助檢查:影像學檢查:骨受累時X線可顯示骨壞死,骨質疏松和小骨的融合,有局限性骨肥大和骨溶解。

 

肺部感染時可表現為廣泛的浸潤性陰影。

 

組織病理:皮膚和皮下組織具瘺管的化膿性肉芽腫,可見典型顆粒。

 

顆粒周圍有中性粒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浸潤。

 

少數病例還可表現退行性肌炎、淋巴管炎、骨膜炎、骨質溶解和骨纖維變性等變化。

 

鑒別診斷應與有竇道形成的疾病相鑒別,如葡萄狀菌病、惡性腫瘤如鱗狀細胞癌、軟骨肉瘤和卡波肉瘤。

 

此外需與皮膚結核、象皮腫及其他深部真菌病相鑒別。

 

治療方案早期局限性損害可行徹底手術切除。

 

廣泛損害者依據病原菌不同,選擇敏感藥物。

 

真菌性足菌腫選用兩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療程至少3個月;

 

放線菌性足菌腫選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并發癥膿腫侵及鄰近結構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時可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壞死,導致畸形和殘疾。

 

預后及預防預后:膿腫侵及鄰近結構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壞死,導致嚴重的畸形和殘疾。

 

預防:由于本病多因田間勞動時,皮膚破損致病菌侵入而引起,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避免外傷和接觸腐爛物質,有外傷時應及時清創處理。

 

對于較小的病損應盡早治療,可避免加重。

 

流行病學足菌腫好發于熱帶、潮濕和多雨的地區和季節。

 

雖發生于世界各地,但以中美、南美、非洲以及印度等地區發病率高,我國有散在發病。

 

外傷是本病的重要誘因。

 

引用:http://big5.wiki8.com/zujunzhong_3789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05: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