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的精神障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0:5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的精神障礙

 

拼音

 

shuǐ、diànjiězhìwěnluàn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

 

疾病代碼ICD:F06.8

 

疾病分類精神科

 

癥狀體征1.脫水癥(高滲綜合征)正常人體血鈉濃度的高低取決于水及溶質之比,血清鈉濃度增高即可引起高滲性脫水,因此高血鈉癥通常是失水的一個表現。

 

血鈉升高(150mmol/L以上),可產生應激功能亢進,臨床表現為興奮狀態、幻覺等,嚴重時可出現意識障礙。

 

引起高滲綜合征的還有非酮癥性高滲性糖尿病和高甘露醇血癥。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興奮狀態、幻覺或意識障礙,甚則昏迷,軀體癥狀有口渴、口干、尿少,但在老年人或意識障礙時,以上癥狀的主動陳述少,應特別注意。

 

治療應補充不引起血糖增高或血鈉增加的液體,如0.45%鹽水或適量的胰島素,維持血液循環及腎功能也甚重要。

 

2.水中毒(低滲綜合征)臨床表現精神障礙常為急性起病,輕者出現精神活動減退,軟弱無力、疲倦等抑制狀態,情感淡漠,寡言少動,動作遲緩,木僵狀態,也有報道出現幻覺妄想狀態,重者出現意識障礙,嗜睡、昏睡、意識混濁、譫妄直至昏迷。

 

神經系統癥狀大部分是由于腦水腫或顱壓高或腦疝等所引起,如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減退、腱反射減退、病理反射陽性等,嚴重者可出現痙攣發作、肌陣攣、癱瘓、延髓性麻痹等癥狀。

 

治療要根據臨床癥狀以及產生低血鈉的原因來提高細胞外的滲透壓,精神癥狀無需特殊處理。

 

3.高鉀血癥臨床癥狀表現為3方面①軀體癥狀,脈搏緩慢,早期血壓輕度升高,后期血壓降低,呼吸不規則,心律失常等。

 

②神經肌肉癥狀,早期表現肌肉疼痛、無力,以四肢末端明顯,四肢末端有異樣麻感及濕冷感等自主神經癥狀,有腓腸肌壓痛、肌張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遲緩性癱瘓,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肌麻痹。

 

③精神癥狀,早期表現為表情淡漠、對外界反應遲鈍、也可出現興奮狀態,情緒不穩、躁動不安等,嚴重時出現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

 

治療原則除針對病因外,要對抗鉀中毒,促使鉀離子的排泄,保護心肌功能。

 

4.低鉀血癥臨床表現,不僅與血清鉀的濃度有關,而且與形成低血鉀的速度密切相關,因此在緩慢起病的患者雖然低血鉀嚴重,但臨床癥狀不一定明顯;

 

相反起病急驟者,低血鉀雖然不重,但臨床癥狀可很顯著。

 

臨床癥狀也可分為3方面①軀體癥狀食欲缺乏、腹脹、口渴、惡心、嘔吐、胸悶、心慌、心肌受累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

 

②神經肌肉癥狀為低血鉀最突出癥狀,重要表現為四肢肌力減退,軟弱無力,出現弛緩性癱瘓及周期性癱瘓。

 

③精神癥狀早期表現為易疲勞、情感淡漠、記憶力減退、抑郁狀態,也可出現木僵。

 

嚴重時出現意識障礙,嗜睡、譫妄直至昏迷。

 

治療原則,去除引起低血鉀原因,在補鉀過程要預防高血鉀癥。

 

一般隨著補鉀,臨床癥狀也隨之恢復,如合并抽搐應注意是否有其他電解質改變,尤其是血鈣的調節。

 

慎用抗精神病藥物以防發生意識障礙。

 

5.高血鈣時的神經精神癥狀有反應遲鈍、對外界不關心、情感淡漠和記憶障礙;

 

也可有幻覺、妄想、抑郁等癥狀;

 

嚴重者可有嗜睡、昏迷等意識障礙。

 

6.低血鈣時常見的神經精神癥狀有手足抽搐、癲癇樣發作、感覺異常、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肌肉壓痛、意識障礙等。

 

7.低血鎂癥臨床可表現眩暈、肌肉無力、震顫、痙攣、聽覺過敏、眼球震顫、運動失調、手足徐動、昏迷等各種癥狀、也可見易激惹、抑郁或興奮、幻覺、定向力障礙、健忘-譫妄綜合征。

 

8.高血鎂癥常發生于腎功能不全時、糖尿病酸中毒治療前、黏液水腫等。

 

神經癥狀主要為抑制作用,是中樞或末梢神經受抑制,出現癱瘓及呼吸麻痹。

 

四肢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常為早期高血鎂癥的重要指針。

 

精神障礙也可出現嗜睡或昏迷等。

 

疾病病因常見的水、電解質紊亂有以下幾種情況:1.脫水癥(高滲綜合征)脫水癥是由于體內水分缺乏而出現的軀體及精神障礙,其原因大致有3:①水分攝取量不足,如意識障礙、吞咽障礙時。

 

②水分排出過多,如高熱、胃腸疾病時的嘔吐、腹瀉,腎臟、肝臟、肺部等疾病時及利尿劑的長期大量應用等。

 

③在攝取高濃度的糖、鹽、蛋白質等情況下,引起水分缺乏。

 

2.水中毒(低滲綜合征)是指作為溶質的血清鈉在體液中較水的缺乏更嚴重,故又稱低血鈉癥(血鈉低于120mmoL/L)。

 

引起低滲綜合征的原因頗多①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可見于手術后、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腎上腺功能減退、精神病患者的過度飲水等。

 

②鈉離子減少,臨床常見于慢性腎炎或腎盂腎炎的病人長期使用利尿劑,糖尿病時的慢性酸中毒,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嚴重或持續的嘔吐、腹瀉、出汗過多等使鈉過多丟失,偶也可由于鉀缺乏使鈉離子從細胞外移向細胞內等。

 

3.高鉀血癥鉀離子和鈉離子一樣,是機體內環境重要的電解質之一,它對于維持細胞內酶的活動、心肌功能、神經肌肉的應激功能,以及維持體液的張力和酸堿平衡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正常血清鉀濃度為3.5~5.0nmol/L,血鉀濃度超過5.5nmoL/L時稱高血鉀癥,當腎功能衰竭,發生少尿或無尿時血清鉀可顯著升高,輸入過多或過速的含鉀溶液,外傷、運動過度、消耗性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以及溶血反應時,心力衰竭、心肌病以及糖尿病性酸中毒等均可使鉀的耐受力減低,而引起鉀中毒。

 

4.低鉀血癥常見原因是攝入量不足,禁食、厭食以及意識障礙患者大量補液后;

 

其次是消化道疾病、腸梗阻、肝、胃、腎手術后使消化液大量喪失;

 

腎功能衰竭,呼吸性或代謝性堿中毒以及利尿劑和激素的大量長期使用;

 

抗精神病藥物使用過程中也可出現低血鉀癥狀;

 

臨床還能見到一種找不到原因的低血鉀癥。

 

5.鈣離子代謝異常血鈣的濃度除受磷的影響外與蛋白質的濃度、維生素D、甲狀旁腺激素等也有關。

 

鈣主要參與成骨作用,以及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它可使神經興奮閾上升及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6.鎂離子代謝異常鎂離子是機體內主要元素之一,它與神經間隙及交感神經節等部位的乙酰膽堿分泌有關,對神經、肌肉有抑制、鎮靜作用,鎂離子缺乏時出現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

 

一般由于鎂的攝入不足、腎小管的再吸收障礙,內分泌障礙,長期禁食、吸收不良、慢性酒精中毒、胰腺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醛固酮增多癥、糖尿病性昏迷、長期使用利尿劑、血紫質病等。

 

低血鎂癥常伴有高血鈣。

 

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精神癥狀的因素往往并非單一因素,各種因素共同是腦功能受累,同時在患者本人性格、心理應激等因素作用下,出現精神癥狀。

 

病理生理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精神癥狀或意識障礙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往往并非單一因素。

 

水電解質紊亂時精神障礙發生的主要因素,尚有其他因素與精神障礙的發生有關,如其他生物學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遺傳因素、人格特征,以及既往的神經精神病史等;

 

心理因素則包括應激狀態、長期的心理矛盾等;

 

環境因素,如居住擁擠,環境嘈雜、潮濕,空氣污染等,均可成為精神障礙的促發因素。

 

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方面:1.能量供給不足由于水、電解質紊亂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導致能量供應不足,致使大腦正常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

 

這是此類精神障礙發生的主要機制。

 

2.腦低氧由于水、電解質紊亂可出現微循環障礙等,均可導致腦供血、供氧不足而發生腦功能受損,這也是發生精神障礙的重要機制。

 

3.機體代謝紊亂水、電解質紊亂時,可體液代謝與酸堿平衡紊亂出現酸中毒、堿中毒、低鉀血癥等,勢必影響腦功能而出現神經精神障礙。

 

4.應激反應水、電解質紊亂時,外源性應激源和心理性應激源作用于機體,通過神經生理、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及免疫機制,產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

 

在這些反應中,大腦直接或間接受累,致使其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響,導致精神障礙的發生。

 

5.個體易感性這可能與遺傳因素和個體素質或性格缺陷有關,如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有家族史者占2%~8%,高于普通群體;

 

性格內向、急躁、固執、任性者軀體疾病時易發生精神障礙;

 

大腦功能穩定性差者,如老年人及兒童軀體疾病時易發生譫妄等。

 

診斷檢查診斷:1.有水、電解質紊亂的相關證據。

 

2.有水、電解質紊亂導致相應功能異常的癥狀和體征。

 

3.精神癥狀隨水、電解質紊亂癥狀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即精神癥狀出現于水、電解質紊亂之后,且發展變化與水、電解質紊亂有平行關系。

 

4.給予相關水、電解質紊亂治療有顯著療效。

 

5.應與其他功能減退伴發精神障礙及其他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癥、癔癥及抑郁癥等相鑒別。

 

實驗室檢查:符合水、電解質紊亂的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

 

其他輔助檢查:符合水、電解質紊亂的輔助檢查改變。

 

鑒別診斷根據有無水、電解質紊亂史及有關的癥狀和體征不難與其他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相鑒別。

 

治療方案治療關鍵要針對病因及時徹底地治療水、電解質紊亂,如補充水分,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保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給予大量維生素及神經營養物質,以促進腦細胞功能的恢復,如給予谷氨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輔酶A、煙酸等。

 

精神障礙一般無特殊處理,必要時可對癥用抗焦慮、抗抑郁類藥,應用精神藥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對有關臟器的進一步損害,加深意識障礙或損害其他臟器功能。

 

并發癥參見水、電解質紊亂的相關章節。

 

預后及預防預后:經治療本病預后良好,治愈后一般不再復發。

 

預防:首先是原發疾病的預防。

 

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防治原則,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常常是某一原發病的伴發現象或結果。

 

應及時采取措施以預防這類失調的發生。

 

一般可每日靜脈滴注5%~10%葡萄糖溶液約1500ml,5%葡萄糖鹽水約500ml,10%KC130~40ml,補充每日需要的水和葡萄糖,以節約蛋白質分解代謝,避免過量脂肪燃燒時可能發生的酮癥酸中毒。

 

對發熱的病人,一般可按體溫每升高1C0,從皮膚喪失低滲體液約3~5ml/kg的標準增加補給量。

 

中度出汗的病人,喪失體液約500~1000ml(含NaCl1.25~2.50g);

 

大量出汗時,喪失體液約1000~1500ml。

 

氣管切開的病人,每天自呼吸蒸發的水分比正常的多2~3倍,計1000ml左右。

 

均需在補液時增加補給。

 

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治療應隨失調的類型而定。

 

總的治療原則是解除病因、補充血容量和電解量,以及糾正酸堿平衡失調等。

 

應補充當日需要量、前1日的額外喪失量和以往的喪失量。

 

但是,以往的喪失量不宜在1天內補足,而應于2~3天,甚至更長時間內分次補給,以免過多的液體進入體內,造成不良后果。

 

必須強調指出,各種輸液、補充電解質或調整酸堿的計算公式,只是作為決定補液的量和質的一種參考,而不應視為一種絕對的法則。

 

只要原發疾病能夠解除,體液的繼續喪失得到控制或補償,又能補充液體使血容量和體液的滲透壓有所恢復,機體自身具有的調節能力,便能使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逐漸恢復。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及時調節用藥種類、輸液速度和輸液總量。

 

同時,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經有助于預防本病發生。

 

較好的性格、心理將有助于減輕患病后精神癥狀的產生。

 

流行病學有關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資料尚匱缺。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ui.A1.A2 ... gshenzhangai_3893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14:2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