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移植排斥反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04:5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移植排斥反應

 

拼音

 

yízhípáichìfǎnyìng

 

英文參考

 

graft-rejection;

 

transplantrejection在同種異體組織、器官移植時,受者的免疫系統常對移植物產生排異反應(transplantrejection),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免疫學現象,涉及細胞和抗體介導的多種免疫損傷機制,都是針對移植物中的人類主要組織兼容抗原HLA(humanleucocyteantigen)的反應,供者與受者HLA的差異程度決定了排異反應的輕或重。

 

除單卵雙生外,二個個體具有完全相同的HLA系統的組織配型幾乎是不存在的,但選擇供者與受者配型盡可能地接近,是異體組織器官移植成功的關鍵。

 

HLA系統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復雜的基因群—HLA復合體,或稱MHC基因的編碼產物。

 

HLA復合體位于第六對染色體的短臂,是免疫遺傳的調控中心。

 

每個基因位點存在多種等位基因,導致HLA系統的高度多態性。

 

HLA復合體的基因位點,從功能角度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包含基因位點HLA-A·B·C,所有真核細胞均具有Ⅰ類基因位點。

 

第二類即HLA-D(DR)位點,主要見于抗原遞呈細胞、B細胞及T輔助細胞,此外,血管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等如果受到淋巴因子IFN-γ的誘導,亦可表達Ⅱ類抗原。

 

第三類則屬于編碼補體C2、C4和B因子的基因位點。

 

HLA分子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將抗原遞呈給T細胞,因而無論對誘導體液及細胞免疫反應均起重要作用。

 

已知調控免疫反應的Ir(immuneresponse)基因亦位于HLA-D區,所以Ⅱ類抗原的基因亦具有Ir基因的功能,調控免疫反應的幅度。

 

因而可以認為與HLA直接相關的免疫病理現象是:移植排斥反應、對疾病的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

 

排斥反應的機制

 

移植排斥反應過程很復雜,既有細胞介導的又有的抗體介導的免疫反應參與作用。

 

T細胞介導的排斥反應在人體和實驗性組織、器官移植中證實,T細胞介導的遲發性超敏反應與細胞毒作用對移植物的排斥起著重要的作用。

 

移植物中供體的淋巴細胞(過路淋巴細胞)、樹突細胞等具有豐富的HLA-Ⅰ、Ⅱ抗原,是主要的致敏原,它們一旦被受體的淋巴細胞識別,即可引起以下系列變化(圖4-3)。

 

(1)CD8+細胞毒性T細胞(CTL)前細胞:前細胞具有HLA-I受體,與HLA-i抗原結合后可引起分化,成為成熟的CTL,溶解移植組織。

 

(2)CD4+T輔助細胞(TH):TH細胞能識別HLA-Ⅱ抗原并與之發生作用引起移植物中抗原遞呈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I(IL-I),后者可促進TH細胞增生和釋放IL-2,而IL-2可進而促進TH細胞增生并為CTL細胞的分化提供輔助信號。

 

除了IL-2之外,TH細胞還能產生IL-4、IL-5、促進B細胞分化并產生抗移植物的抗體,參與移植排斥。

 

此外與遲發變態反應相拌隨的血管損害、組織缺血及巨噬細胞介導的破壞作用,也是移植物毀損的重要機制。

 

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T細胞在移植排斥反應中無疑起著主要作用,但抗體也能介導排斥反應,其形式有二:①過敏排斥反應,發生在移植前循環中已有HLA抗體存在的受者。

 

該抗體來自過支曾多次妊娠、接受輸血、人工透析或感染過某些其表面抗原與供者HLA有交叉反應的細菌或病毒。

 

在這種情況下,器官移植后立即可發生排斥反應(超急性排斥),此乃由于循環抗體(抗HLA)固定于移植物的血管內皮(表達HLA)發生Ⅱ型變態反應,引起血管內皮受損,導致血管壁的炎癥、血栓形成和組織壞死;

 

②在原先并無致敏的個體中,隨著T細胞介導的排斥反應的形成,可同時有抗HLA抗體形成,此抗體在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中對激發晚期急性排斥反應頗為重要。

 

免疫抑制藥雖能一定程度上抑制T細胞反應,但抗體仍在繼續形成,并能過補體介導的細胞毒(CMC)、依賴抗體介導的細胞毒(ADCC)及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形成等方式,引起移植物損害。

 

圖1組織不相容性移植物破壞過程示意圖

 

排斥反應的類型

 

在同種異體移植中,排斥反應有兩種基本類型:宿主抗移植物反應(hostversusgraftreaction,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R),臨床最多見的是前者;

 

根據發生的機制、時間、速度和臨床表現,HVGR又可分為3種類型。

 

1.超急排斥反應發生在移植物與受者血管接通的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出現壞死性血管炎表現,移植物功能喪失,患者有全身癥狀。

 

發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循環內存在抗供者的抗體,常見于下列情況:①ABO血型不符;

 

②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復輸血等使受者體內存在抗HLA抗體;

 

③移植物保存或處理不當等其他原因。

 

超急排斥發生迅速,反應強烈,不可逆轉;

 

需立即切除移植物,否則會導致受者死亡。

 

如果事先認真進行ABO基至Rh血型檢查和交叉配合試驗,多可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2.急性排斥反應是排斥反應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多發生在移植后數周到1年內,發生迅速,臨床表現多有發熱、移植部位脹痛和移植器官功能減退等;

 

病理特點是移植物實質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單個核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間質水腫與血管損害,后期在大動脈壁上有急性纖維素樣炎癥。

 

急性排斥出現得早晚和反應的輕重與供-受者HLA相容和程度有直接的關系,相容性高則反應發生晚、癥狀輕、有些可遲至移植后2年才出現。

 

急性排斥反應經過及時恰當的免疫抑制治療多可緩解。

 

3.慢性排斥反應屬于遲發型變態反應,發生于移植后數月甚至數年之后,表現為進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減退直至喪失;

 

病理特點是血管壁細胞浸潤、間質纖維化和瘢痕形成,有時伴有血管硬化性改變。

 

本型反應雖然進展緩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療無明顯的臨床效果。

 

4.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多發生于同種骨髓移植者,也可見于脾、胸腺和小腸移植中;

 

此時患者的免疫狀態極度低下,而移植物中豐富的免疫活性細胞則將受者細胞視為非己抗原,對其發生免疫應答;

 

移植物的T細胞在受者淋巴組織中增殖并產生一系列損傷性效應。

 

GVHR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型。

 

急性型多見,多發生于移植后3個月以內,患者出現肝脾腫大、高熱、皮疹和腹瀉等癥狀;

 

雖是可逆性變化,但死亡率較高;

 

慢性型由急性型轉來,患者呈現嚴重的免疫失調,表現為全身消瘦,多個器官損害,以皮膚和粘膜變化最突出,病人往往因嚴重感染或惡液質而死亡。

 

排斥反應的病變

 

移植排斥反應按形態變化及發病機制的不同有超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三類。

 

茲以腎移植中各類排斥反應的病理變化為例加以說明。

 

類似的變化亦可見于其他組織、器官的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應是受體對移植物的一種迅速而劇烈的反應,一般于移植后數分鐘至24小時內出現.本型反應的發生與受體血循環中已先有供體特異性HLA抗體存在,或受體、供體ABO血型不符有關.這主要是由于循環抗體與移植物細胞表面HLA抗原相結合并激活補本系統,釋放出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從而引起局部炎癥、血管內皮細胞損害、血栓形成和組織損傷。

 

本質上屬Ⅱ型變態反應,但廣泛分布的急性小動脈炎、血栓形成和因而引起的組織缺血性壞死,在形態上類似于Arthus反應。

 

移植腎肉眼觀表現為色澤迅速由粉紅色轉變為暗紅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現花班狀外觀。

 

體積明顯腫大,質地柔軟,無泌尿功能。

 

鏡下表現為廣泛的急性小動脈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壞死。

 

受累的動脈壁有纖維素樣壞死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并有IgG、IgM、補體沉積;

 

管腔中有纖維蛋白和細胞碎屑阻塞。

 

腎小球腫大,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缺血性壞死,間質水腫并有中性粒細胞浸潤,有時還可有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

 

急性排斥反應較常見,在未經治療者此反應可發生在移植后數天之內;

 

而經過免疫抑制治療者,可在數月或數年后突然發生。

 

此種排斥反應可以細胞免疫為主,也可以體液免疫為主,有時兩者可同時參與作用。

 

(1)細胞型排斥反應:常發生在移植后幾個月,臨床上表現為驟然發生的移植腎功能衰竭。

 

鏡下可見腎間質明顯水腫伴有大量細胞浸潤,以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為主,并夾雜一些具有嗜酸性胞漿和水泡狀胞核的轉化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免疫組化染色證實有大量CD4+、CD8+細胞存在。

 

腎小球及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中有大量單核細胞,間質中浸潤的淋巴細胞可侵襲腎小管壁,引起局部腎小管壞死(圖2)。

 

圖2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腎間質水腫,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間質及毛細血管內有大量單核細胞(2)血管型排斥反應:主要為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CMC,ADCC和免疫復合物形成),往往在稍后出現,以突出的血管病變為特征。

 

表現為腎細、小動脈的壞死性血管炎,可呈彌漫或局灶性分布。

 

免疫熒光證實有免疫球蛋白、補體及纖維蛋白沉積,腎小球毛細血管袢亦可受累。

 

纖維蛋白樣壞死的血管壁內常有淋巴細胞、泡沫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腔內可有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圖3)。

 

后期的血管內膜纖維化,管腔狹窄。

 

間質內常有不同程度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及漿細胞浸潤。

 

肉眼觀,腎常明顯腫大,呈暗紅色并有出血點,有時可出現黃褐色的梗死灶,可伴有腎盂及腎盞出血(圖4).臨床上,移植腎出現功能減退,大劑量免疫抑制劑療效不佳。

 

圖3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小葉間動脈呈纖維素樣壞死,并有大單核細胞及中性白細胞浸潤和血栓形成圖4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腎腫脹,明顯出血,腎盞及腎盂中充滿血塊慢性排斥反應慢性排斥是反復急性排斥的積累,其突出的病變是血管內膜纖維化,常累及小葉間弓形動脈。

 

動脈內膜纖維化引起管腔嚴重狹窄(圖5),導致腎缺血,表現為腎小球毛細管袢萎縮、纖維化、玻璃樣變,腎小球萎縮,間質除纖維化外尚有中等量單核、淋巴細胞浸潤。

 

肉眼觀,腎體積明顯縮小,并有多少不等的瘢痕(“小瘢痕腎”)。

 

包膜明顯增厚并有粘連。

 

患者腎功能呈進行性減退,其程度與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球、腎小管萎縮的程度成正比。

 

圖5腎移植慢性排斥反應小葉間動脈管壁纖維化,管腔閉塞,內膜有中等量單核細胞浸潤,管周組織內也有類似的細胞浸潤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是免疫缺陷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可發生的一種反應,。

 

在此過程中,移植骨髓的部分干細胞分化成T細胞或B細胞,當其與宿主組織HLA相接觸時可誘發:①CTL和淋巴因子形成,導致細胞介導免疫反應;

 

②抗宿主HLA抗體形成,導致體液免疫反應,是GVH發生的主要機制。

 

臨床上,患者表現發熱、體重減輕、剝脫性皮炎、腸吸收不良、肺炎及肝脾腫大等,其中些是由于感染所致。

 

GVH的程度與供體和受體的HLA差別程度有關。

 

本型反應多見于用骨髓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特別是經細胞毒性藥物或放射治療后正常造血細胞和白血病細胞均被消滅的病例。

 

排斥反應的免疫學監測

 

排斥反應的臨床判斷主要依靠癥狀和體征、移植物功能狀態及實驗室檢測等綜合指標。

 

超急排斥很容易診斷,急性排斥和GVHR的臨床表現較明顯,慢性排斥多無典型臨床表現。

 

移植器官的功能測定根據移植物不同而異,多需做大量的生化測定和血液學指標,某些輔助檢查例如B型超聲和彩色多普勒等對了解移植器官的形態、血管通暢性和血流量等也有一定的幫助。

 

免疫學監測是在排斥反應發生之前檢查受者體內參與反應的免疫細胞及某些免疫分子的變化,對判斷患者是否會出現排斥反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外周血T細胞計數用單克隆抗體免疫熒光法或流式細胞儀測定T細胞及其亞群,在急性排斥的臨床癥狀出現前1~5天,T細胞總數和CD4/CD8比值升高,巨細胞病毒感染時比值降低;

 

各家報道的比值不同,一般認為當比值大于1.2時,預示急性排斥即將發生;

 

比值小于1.08則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能進行動態監測,對急性排斥和感染的鑒別診斷會有重要價值。

 

另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對測定T細胞總數和功能狀態也有一定意義。

 

2.殺傷細胞活性測定移植后因免疫抑制劑的應用,殺傷細胞的活性受抑制,但在急性排斥前會明顯增高。

 

取供者淋巴滅活后作為刺激細胞,分離患者淋巴細胞作反應細胞,將兩種細胞混合直接做CML,測得的結果是Tc細胞和NK細胞共同作用的結果;

 

進行動態監測的意義更大一些。

 

3.血清IL-2R測定T細胞激活后可釋出IL-2R,在急性排斥和病毒感染時IL-2R的血清含量升高,以巨細胞病毒感染時增高最明顯。

 

環孢霉素A腎毒性的腎功能減退時血清肌酐值增高,而IL-2R明顯降低。

 

血清肌酐值和IL-2R同時增高對急性排斥的診斷有意義。

 

但個體間血清IL-2R的含量差別顯著,無公認的診斷標準,限制了它的臨床的應用,動態測定可克服這一缺點。

 

4.抗供者HLA抗體的檢測利用交叉配合試驗檢測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供者HLA的抗體,抗體的存在預示著排斥反應的可能性。

 

其他方法如血清補體測定等也有報道,但其意義不確切。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zhipaichifanying_4883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20:10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