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榻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1 07:5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榻本

 

搨本即拓本,又稱為脫本。

 

凡是摹印金石、碑碣、印譜的本子,均可稱之。

 

其用墨色搨印的,稱為墨搨本,用朱色搨印的,稱為朱搨本。

 

最初摹搨的稱為初搨本。

 

因為初搨本字跡清朗,較為一般人所珍貴。

 

又依搨本墨色濃淡而各有稱呼:墨色深黑有光的叫烏金搨,墨色淡而勻淨的為蟬翼(一作蟬衣)搨。

 

我國先民喜歡石刻,遠在先秦,石鼓文就是顯明的例子。

 

漢代以後,石刻更多,而以熹平石經最受推崇,當時石經刻立之後,據後漢書蔡邕傳說:「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

 

由於摹寫石刻上的文字費時費力又復易造成錯誤,於是便有墨搨方法的發明。

 

墨搨方法,大約始於蕭梁時代。

 

這種方法是先在石刻面上塗以漿糊,用事先浸濕了的堅韌薄紙鋪在石刻上面,外面再覆蓋氈布,然後用木棰和刷子輕巧而均勻地敲打和揩抹,直到紙緊緊地附在石面上,並且透入石刻的罅隙處為止。

 

等到紙張晾乾,即用絲綿團或綿絮在紙上刷墨。

 

因為石刻罅隙處不能受墨,只有石刻平面著上了墨,所以把紙張揭下來,就成為墨底白字的一張紙,到此摹拓便告完成。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捶拓銅器、鐵器上的文字或圖形。

 

搨本這一類書,數量很多。

 

金石方面如貞松堂古琴物銘,碑碣方面如唐開元石經、清石經等,印譜方面如西冷八家印選、昔則印存等,都是例子。

 

墨搨是一種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寫文字的複製方法。

 

它跟刻石、印章一樣,是啟發文明雕版印刷術的重要因素。

 

(吳哲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3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02:10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