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性認定】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23: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會性認定

 

SocialIdent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社會性認定指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團體成員身分,因而形成相關的情感作用與價值判斷,是一種根源於團體成員身分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如知道自己屬於某個國家、種族、公司、學校或班級,形成和所屬團體成員身分有關的情感與規範。

 

一九七○年代泰費爾(H.Taifel)與特諾(J.Turner)等人,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ofBristol)發展出來的社會性認定理論(SocialIdentityTheory),強調團體現象有不可化約的特性(non-reductionistic),也就是說無法以個人行為或心理的觀點圓滿解釋,主張從社會性歸類(socialcategorization)、社會性比較(socialcomparison)與團體競爭等現象,探討團體特性、團體發展、團體作用與團體關係等團體問題。

 

有關學者認為團體偏見與歧視、種族中心主義、團體吸引力、服從團體規範等現象,都與社會性認定作用有關。

 

人依某些性質將事物歸類後所形成的知覺,往往會過分強調同類事物的相似性與不同類者的差異性。

 

當人對社會性刺激加以歸類時,也會發生相同的強化作用(AccentuationEffect),並表現在態度、行為與情感方面,就是所謂的社會性歸類現象。

 

尤其當人以自己為歸類對象,並意識到自己所隸屬的團體時,往往會淡化自己和所屬團體成員的差異,而誇大和其他團體的成員差異,這種自我歸類作用(self-categorization)是社會性認定的基礎。

 

社會性比較理論主張人常與別人比較以確定自己的能力、經驗或意見,社會性認定理論以這項理論為基礎,認為經由本團體與其他團體間的比較,個人的社會性身分可更明確。

 

同時基於正面的我評價的需求,常針對本團體重視的或有利的部分,區別團體間的差異,藉以提升自己的身分。

 

由於各類團體常相互競爭有關的資源、權利與權力,社會性認定理論主張在占有優勢的團體控制下,居於劣勢的團體成員雖可能因而形成負面的認定,但也可能以不同方式,維持正面的認定。

 

如果相信社會結構可以變動(socialmobilitybelief),劣勢團體成員可能放棄原先認同的團體而「跳槽」。

 

如果相信社會改革觀點(socialchangebelief),則可能跟優勢團體「競爭」,或以較有利的社會比較方式(如選擇較有利的特質或和較差的團體比較),保護自己的社會性身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9:09 , Processed in 0.0781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